馬曉琳
早期妊娠指的是妊娠時間≤14 周的孕婦,這個時候受精卵正處于向胎兒劇烈分化的關鍵階段,這將會引發孕婦出現明顯的妊娠反應,如食欲下降、頭暈乏力以及倦怠嗜睡等。同時,孕婦還有可能出現合并高血壓的問題,這會導致孕婦出現水腫、妊娠期蛋白尿、昏迷以及抽搐等多種癥狀,這不僅會給孕婦的機體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嚴重威脅到胎兒的生命安全,甚至會造成孕婦發生流產的嚴重后果。有研究資料顯示[1],目前妊娠合并高血壓的發生概率約為5%左右,是導致孕婦以及圍產兒出現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為孕婦確診后,需要積極的采取針對性的病情控制措施,避免患者的病情進一步發展。通常對孕婦都是采用藥物治療,但是采用單一藥物對孕婦的治療效果不佳,需要采用聯合用藥的方式,才可以保證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然而,為了避免對胎兒和孕婦造成影響,需要合理的選擇藥物,保證對孕婦治療的安全性。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分析對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壓患者采用拜新同聯合拉貝洛爾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以及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3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壓患者,按照雙色小球法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60 例。甲組患者年齡20~38 歲,平均年齡(27.5±4.4)歲;孕周4~12 周,平均孕周(8.2±2.2)周;其中,初產婦38 例,經產婦22 例。乙組患者年齡21~37 歲,平均年齡(27.3±4.1)歲;孕周4~13 周,平均孕周(8.0±2.0)周;其中,初產婦40 例,經產婦2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孕婦符合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②孕婦的孕周≤14 周;③孕婦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④孕婦能夠積極配合治療;⑤孕婦具有正常語言交流能力,不存在昏迷問題;⑥孕婦的胎兒均為活胎以及單胎。排除標準:①存在合并其他妊娠期疾病的患者;②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③存在合并惡性腫瘤的患者;④存在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⑤在參與本次研究前1 周服用過其他降壓藥物的患者;⑥對本次研究中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的患者。
1.3 方法 兩組孕婦在得到確診后均接受靜養、控制活動量以及調整飲食等常規治療和護理。甲組患者口服拜新同治療,1 次/d,30 mg/次。乙組在甲組基礎上聯合拉貝洛爾治療,給藥方法為口服,3 次/d,50~75 mg/次。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治療前后血壓水平。不良反應包括高尿酸癥、面色潮紅、頭暈/頭痛。根據患者的病情改善情況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分為顯效(患者的血壓恢復正常或者是下降20 mm Hg,乏力、水腫以及蛋白尿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血壓下降10 mm Hg,但未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有一定改善)、無效(患者的血壓未見明顯下降,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改善)[2]。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乙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高于甲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甲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00%,其中發生高尿酸癥4 例、面色潮紅3 例、頭暈/頭痛8 例;乙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其中發生高尿酸癥1 例、面色潮紅2 例、頭暈/頭痛3 例。乙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優于甲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75,P=0.031<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治療前,甲組收縮壓為(161.6±11.2)mm Hg、舒張壓為(98.4±7.9)mm Hg,乙組收縮壓為(162.0±11.0)mm Hg、舒張壓為(98.5±8.2)mm Hg;治療后,甲組收縮壓為(132.3±9.6)mm Hg、舒張壓為(87.1±5.9)mm Hg,乙組收縮壓為(122.5±7.8)mm Hg、舒張壓為(79.7±4.2)mm Hg。治療前,兩組收縮壓和舒張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乙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甲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6.137、7.915,P=0.000、0.000<0.05)。
妊娠是女性最為復雜的一個生理過程,妊娠將會對女性的機體造成極大的影響。還很容易出現多種妊娠期合并癥,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就是合并高血壓。導致孕婦發病的原因比較復雜。有研究資料顯示,年齡>40 歲的初產婦出現合并高血壓的幾率較高。隨著我國現代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晚婚晚育在現代社會中尤為常見,這也使得大齡產婦的數量也是顯著增加,導致合并高血壓的發病率隨之提高[3]。孕婦在出現該癥后,將會對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對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干預措施,不僅會影響孕婦的生命健康,還會影響孕婦的妊娠結局[4]。所以,為了保障母嬰安全,就需要對孕婦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控制孕婦的病情,避免出現嚴重的后果。
目前,常規的治療方案主要是圍繞著降血壓以及避免患者血壓升高的目的進行治療,減輕疾病對患者機體的損害,從而保證母嬰安全。在對孕婦治療時,主要是給予孕婦的降壓藥物治療。而拜新同則是臨床上的常用藥物,該藥屬于鈣通道阻滯劑藥物,可以對人體的細胞膜L 型鈣通道造成影響,控制孕婦體內的鈣流失,這樣就能夠有效減少細胞內鈣離子的濃度,使患者的小動脈可以有效擴張,并大幅減輕患者的總外周壓力,這樣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降壓效果。該藥物雖然不會影響患者血脂、電解質以及血糖等指標,但是如果只采用該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將會延長對患者的治療時間,并且容易引發患者出現多種藥物不良反應,不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5,6]。而拉貝洛爾作為腎上腺受體阻斷劑藥物,能夠對人體腎上腺的α 以及β 受體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還可以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功能進行有效調節,將其對患者使用能夠有效防止其出現腎功能衰竭問題。該藥物具有明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還不會對患者的胎盤血流量以及腎臟血流量造成影響,保證胎兒的健康成長[7,8]。并且,拉貝洛爾在被患者服用后,將可以在短時間內被其胃腸道所吸收,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藥物療效,再加上該藥物具有很長的藥物半衰期,能夠長久的發揮藥物[9,10]。將拉貝洛爾與拜新同聯合使用,則可以取得很好的聯用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患者的病情進一步發展。尤其是拉貝洛爾能夠有效的解除血管擴張所引發的反射性心動過速,提高對患者的用藥安全性,避免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11,1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乙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乙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聯合用藥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后,乙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甲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聯合用藥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乙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高于甲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聯合用藥能夠大幅增強對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壓患者采用拜新同聯合拉貝洛爾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十分確切,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少,可以很好控制患者的血壓,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