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第 王慧敏 潘望 王仁昊
化膿性中耳炎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導致的急性耳鼻喉疾病,主要臨床癥狀為耳痛、鼓膜潮紅等,如果治療不當,或者治療不及時,會出現嚴重并發癥,從而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對其進行干預[1]。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廣東祈福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75 例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以此來研究分析氧氟沙星耳內鏡下沖洗與耳道滴入治療的作用與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廣東祈福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75 例化膿性中耳炎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37 例)與觀察組(38 例)。其中常規組患者年齡22~86 歲,平均年齡(49.25±12.26)歲。觀察組患者年齡34~72 歲,平均年齡(49.63±7.4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通過。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耳鼻咽喉科全書·耳科學》相關診斷標準;②知曉此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無法正常交流者;②藥物禁忌證者;③使用抗生素或者其他藥物治療者。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氧氟沙星耳道滴入治療,協助患者取半側臥位,保持患者患側向上,然后將氧氟沙星滴入患者耳道,叮囑患者保持頭部位置不變,持續時間約為10 min,6~8 滴/次,2 次/d,以2 周為1 個療程,持續治療1 個療程。觀察組患者采取氧氟沙星耳內鏡下沖洗治療,臥位操作與常規組一致,然后通過吸引器來清除患者耳內膿性分泌物,然后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成功后通過氧氟沙星來反復沖洗患者病變處,每3 天1 次,以2 周為1 個療程,持續治療1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聽力恢復情況、生活質量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療效判定標準:根據患者治療后的改善情況,將其評為顯效(患者治療后耳內分泌物以及耳內炎癥完全消失,聽力完全恢復正常)、有效(患者治療后耳內分泌物有所減少,耳內炎癥減輕,聽力有所恢復)和無效(患者治療后耳內分泌物、炎癥以及聽力均無明顯改善,甚至有惡化情況),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聽力恢復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氣導聽閾、骨導聽閾。生活質量評分:采取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36)來進行評定,總分為100 分,分數低則生活質量差,分數高則生活質量優。不良反應包括頭暈、輕度耳痛。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4%(36/38),其中顯效18 例,有效18 例,無效2 例;常規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8.38%(29/37),其中顯效12 例,有效17例,無效8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聽力恢復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氣導聽閾、骨導聽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氣導聽閾、骨導聽閾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聽力恢復情況比較(,dBHL)

表1 兩組患者聽力恢復情況比較(,dBHL)
注:與常規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常規組比較,a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53%(4/38)略低于常規組的8.11%(3/37),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耳鼻喉疾病中,化膿性中耳炎較為常見,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導致,具有高發性的特點。化膿性中耳炎主要臨床表現包括耳痛、耳內流膿、鼓膜潮紅、耳內分泌物增多等,不僅影響到患者身心健康,同時還會威脅到患者生活質量[2]。該疾病的發生率在最近幾年有著明顯上升的趨勢,已經逐漸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相關研究證明,化膿性中耳炎的主要治療難點是該疾病有著繁多的致病菌種類,而且隨著患者年齡變化以及季節變化,該疾病的病原菌也會產生相應變化,臨床上通常使用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3]。氧氟沙星滴耳液屬于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能夠對患者部分鼓室或者外耳道進行清除,但該治療方法依舊存在局限性,比如遠期效果不佳等[4]。導致耳道滴入治療效果不佳的原因可以分為:①氧氟沙星在滴入的過程中,中耳黏膜形成假膜,會阻礙氧氟沙星進入到患者內部結構;②耳道滴入治療通常是由患者自己進行相關操作,因此藥液滴入進入病灶的量比較少,使得藥物有效濃度不足;③中耳本身所存在的腔隙會導致分泌物以及膿液的清除難度增加,不利于分泌物引流。所以,提高氧氟沙星治療效果,降低化膿性中耳炎復發的關鍵是對膿液進行有效清除,同時需要破壞假膜結構[5]。最近幾年里,負壓吸引法能夠有效清除耳道分泌物,但該治療方法是在肉眼下進行操作,因此針對隱蔽性位置的膿性分泌物在清理時難以起到良好效果[6]。耳內鏡有著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因此在耳鼻喉疾病治療中有著廣泛應用,而且耳內鏡治療可以在患者體位不調整的情況下,通過對鏡頭移動便能夠對患者耳道內部結構進行有效觀察,而且觀察角度比較廣,能夠對同一部位的信息進行全面掌握,而且能夠更好的顯現出隱蔽性結構[7-10]。除此之外,耳內鏡有著較為靈活的操作性,能夠直接越過器械觀察視野,從而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結構以及器械阻擋所帶來的影響。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聽力恢復情況、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常規組,充分說明氧氟沙星耳內鏡下沖洗治療的重要作用。對其原因進行分析,是因為該治療方法方法能夠將氧氟沙星藥液直接送至病灶,從而使得藥物有效濃度提高,因此能夠有效清除患者膿液等炎癥物質。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說明患者對耳內鏡下沖洗治療有著較為良好的耐受性,只要能夠控制好負壓抽吸的范圍,便能夠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氧氟沙星耳內鏡下沖洗治療化膿性中耳炎不僅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同時能夠有效恢復患者聽力,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對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有著積極作用,值得臨床將其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