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 雨
(遼寧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166)
近年來,遼寧省旅游產業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一個新的至高點。2019年,遼寧省完成國內旅游收入6 1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國內旅游人數6.39億人次,增長13.6%。旅游高峰為春節和“十一”黃金周,春節和“十一”黃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7 646萬人次,旅游收入497.8億元。其中,春節期間共接待游客2 278萬人次,增長13.5%;實現旅游總收入165.5億元,增長14.1%;“十一”期間,共接待游客5 368萬人次,增長11.2%;實現旅游總收入332.3億元,增長17.3%。
旅游業已經逐漸發展成為遼寧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支柱產業,未來還將進一步發展壯大。交通運輸在旅游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其好壞直接影響旅游產品的質量。因此,人們在不斷探索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發展關系的過程中,按照服務對象及功能定位將交通運輸業逐漸細化,并提出了“旅游交通”的概念。旅游交通既可以作為旅游業的分支,也可以作為交通運輸業的分支,是旅游和交通的充分融合。
遼寧省景區眾多,但地理分布和季節分布卻有著一定的規律,本文將按照旅游資源的類型及分布情況,考慮在不同季節,規劃一些合理的旅游路線,并探討旅游交通的發展對策。
遼寧省旅游資源可以概括為自然風光、人文古跡和休閑度假三大類。
(1)自然風光。遼寧省地形條件獨特,東部為山區和林地,中部、北部為廣闊的遼河平原;南部是著名的遼東半島;西部渤海沿岸有一條狹長的海濱平原,稱為遼西走廊。東部山區以山水風光為主,具有代表性的景區有本溪水洞、關門山、五女山、丹東鴨綠江、青山溝、天橋溝、天華山、鳳凰山等等,東部山區春夏秋季均適宜游玩,秋季由于有著獨具魅力的楓葉景觀,游客接待量為全年的最高峰;中部、北部地區有代表性的景區為棋盤山、千山、蒲河濕地、蓮花湖濕地等等;南部遼東半島以海濱風光為主題,景區主要有老虎灘、金石灘、白沙灣等等;西部遼西走廊同樣以夏季海濱風光為主題,錦州筆架山、盤錦紅海灘、興城海濱、菊花島等等。
(2)人文古跡。遼寧歷史悠久,歷史文物從古至今時間分布較廣,較早的有30萬年舊石器時代的營口金牛山遺址、代表新石器時代的沈陽新樂遺址、聞名遐邇的綏中九門口長城、本溪桓仁五女山山城。清入關前的歷史遺址和文物較多,如沈陽故宮和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赫圖阿拉城等。以近代歷史戰爭為史實,建設了一批極具教育意義的紀念館、博物館,如以抗日戰爭為史實的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以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為史實的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以近代工業文明為主體的博物館,如沈飛航空博覽園、調兵山蒸汽機車博物館等等。
(3)休閑度假。休閑度假游近年來十分火熱,按照不同的季節,人們有著不同的休閑度假方式,這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濱海休閑度假和溫泉滑雪度假。濱海休閑度假集中在夏季的沿海城市,如大連、營口、錦州、葫蘆島,具有代表性的景區有大連星海公園、付家莊海灘、金石灘、老虎灘、棒棰島、長興島、營口山海廣場、白沙灣、錦州筆架山、世博園、葫蘆島龍灣海濱、興城海濱、菊花島等等。溫泉滑雪度假包含溫泉和滑雪,溫泉度假在四個季節均可實現,但滑雪度假是北方冬季的獨有度假方式,二者常常相伴存在。遼寧省兒溫泉滑雪度假區主要沿沈海高速公路分布,著名景區有大連唐風溫泉、營口虹溪谷溫泉、天沐溫泉、鞍山湯崗子溫泉、鞍山湯崗子溫泉、遼陽弓長嶺湯河溫泉滑雪、沈陽美國郡溫泉、棋盤山滑雪等等。
根據遼寧省促進旅游產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五大精品旅游路線:遼寧中部八市游、遼寧沿海六市游、遼沈歷史文化游、遼東邊境風情游和哈大高鐵體驗游,和六大主題:冰雪溫泉、海濱度假、歷史文化、生態休閑、邊境風情和歡樂體驗,考慮不同季節適宜不同的旅游項目,設計了我省北方春色游、消夏避暑游、賞楓采摘游、冰雪溫泉游四季特色旅游交通路線,以及歷史文化旅游路線,構成“4+1”特色旅游交通路線格局。
(1)北方春色游
依托丹阜高速公路以及國道鶴大線為主干路網,串聯起薰衣草莊園、大梨樹景區、鳳凰山、鴨綠江中朝邊境、太平湖、永甸河口、綠江村,形成以賞花踏青為主題的春日踏青旅游帶。
(2)消夏避暑游
①依托濱海公路,將遼寧沿海地區的主要海濱景區及海島景區串聯,形成以濱海消夏為主題的夏日濱海旅游帶。
②依托丹阜高速公路、沈吉高速公路、撫通高速公路、永桓高速公路、遼寧中部環線高速公路以及本桓公路,串聯遼寧東部及中部山水景區,形成以山水避暑為主題的夏日山水旅游帶。
(3)賞楓采摘游
以丹阜高速公路、鶴大高速公路以及本桓公路為主線,串聯本溪、丹東地區的山林、特色農業景區,形成以賞楓采摘為主題的秋日賞楓旅游帶。
(4)冰雪溫泉游
依托京哈高速公路以及沈海高速公路,串聯沈陽、遼陽、鞍山、營口、大連一線的溫泉景區及滑雪場,形成冬日溫泉滑雪旅游帶。

圖1 “4+1”特色旅游交通路線格局
(5)歷史文化游
依托京哈高速公路、阜錦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奈曼至營口聯絡線構成遼西歷史旅游帶,依托沈吉高速公路、撫通高速公路、永桓高速公路構成沈撫文化旅游帶,兩條旅游帶共同組成四季歷史文化旅游帶。
北方旅游有著明顯的季節特征,使得主要景區在不同季節有著明顯的潮汐現象,高峰期與低谷期游客數量相差較大, 相關道路交通量差距也較大,
因此,不僅要合理規劃建設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同時在交通管理方面也應制定相應的措施,保障旅游交通的順暢、舒適。
(1)基礎設施方面
加強旅游集散中心建設,以既有交通設施為基礎,并充分考慮長遠發展,做好規劃,提供多樣化的交通運輸服務;完善路網格局,提高快速干線公路的通達范圍;提升相關國省干線的服務水平,通行能力不足的道路及時進行升級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強景區連接線的規劃建設;實時監控相關道路的運行狀況,針對路面狀況不佳等情況,及時進行路面維修,以滿足游客舒適、安全的行車需求;完善景區內外道路標志標線指示系統,做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按需求合理規劃停車場規模。
(2)管理方面
加強旅游市場的監管,防止欺客、宰客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加強道路交通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對于旅游高峰期交通流量趨于飽和的路徑采取相應的調流措施;加強旅游高峰期停車管理,保證車輛有序停放,防止出現擾亂交通的現象;加強旅游網絡信息平臺建設,提供更加便捷貼心的服務系統;制定并完善應急預案,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旅游交通的重點在于交通運輸,但不僅限于交通運輸行業,其發展需要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共同努力,對旅游的全過程進行把控,全面提升旅游產品的品質以及旅游過程的舒適度。因此,在制定相關規劃、政策時,需要政府主持,協同兩個行業的主管部門共同起草、協商,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使旅游交通做到真正的為民、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