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康市芝英鎮人民政府


2021年2月,永康市芝英鎮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千年古城復興創建試點。永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芝英千年古城復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關于支持芝英千年古城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規劃設計引領、歷史遺存保護、古城風光帶改造、優秀文化傳承、鄉賢助力共建、基礎設施提升、特色產業提升、資源要素保障、數字賦能強化、古城品牌宣傳”十大復興專項行動,提出了土地要素保障、財政資金支持、行政體制改革、人才支撐保障4方面15條扶持政策。目前芝英鎮千年古城復興規劃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芝英古城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古應國文明在中國南方發源地,南朝縉州州治所在地。在1000多年的歷史沉淀和人文傳承中,芝英鎮形成了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宗祠文化、鄉賢文化、慈善文化、書院文化、五金文化、商貿文化、紅色文化等具有鮮明芝英鄉土特色的文化脈絡,形成了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被譽為“中國祠堂古鎮”。芝英以打鐵、打銅、打錫、打金、打銀、釘秤、鑄鍋、修鎖為主的五金手工業代代相傳,涌現大批能工巧匠,是永康“五金之都”發祥地。“芝英三寶(打銅、釘秤、打錫)”中的打銅已經被評為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錫雕制作工藝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古城項目推進上謀深謀實。一是多方共謀“想”項目。前期與芝英鄉賢、代表委員、村干部等多輪次、深層次廣泛交流、充分調研,分析古城發展定位、謀劃相關項目;與同濟大學、中國建筑集團上海分院溝通對接,形成古城復興項目初步框架;組隊前往建德梅城、海寧鹽官、義烏佛堂等古城學習借鑒項目謀劃經驗、取長避短;邀請省領導專家、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來芝英把脈問診項目,加快布局古城重點建設項目。截至目前,已提前謀劃重點項目庫,共儲備5000萬元以上項目18個,涉及古祠古建筑修復、旅游景點等價值突出、效益優良、帶動力強、顯示度高的重點項目。二是做足前期“上”項目。加大土地收儲等工作,謀好古城建設項目前期。開展低效用地收儲,與原產權人開展多輪溝通談判,最終達成收儲協議,目前已完成原芝英棉紡廠資產約7萬平方米面積收儲。盤活現存國有資產,對全鎮57處國有資產進行梳理,將閑置的國有資產移交芝英鎮用于古城項目建設保障。三是凝心聚力“推”項目。成立項目工作專班,堅持實體化運作,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每周研判、每月例會、一線督導,目前已完成省歷史文化保護利用重點村建設2個(一村和八村),新增省歷史文化保護利用重點村2個(六村和七村)。芝英小學遷建工程進場清表,半面街修繕工程、南市街立面改造和古城西大門通道—姜田路道路“白改黑”提升工程已完工,啟動華溪濱河公園等項目。完成古建筑修復18幢,恢復古道6.9公里。芝英六村、七村歷史文化重點村開展祠堂修繕19幢,芝英六村升平巷古街立面改造已完工,千年古城古建筑修繕一期工程10幢古建修繕設計完成施工圖設計,下一步組織進場施工。
在古城文化挖掘上推陳出新。一是編寫文化著作。與浙江師范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對芝英古城文化進步挖掘研究梳理,編寫出版《南朝古城 浙中名鎮——芝英歷史文化概覽》一書,詳細介紹芝英鎮的傳統文化;與上海大學合作建立江南文化研究院芝英研究中心、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費孝通學術思想研究中心芝英實踐基地3家機構組織,深挖芝英文化,形成了《千年應氏望族地》《陵古滄桑》等一系列書籍筆記。2021年,累計編著芝英歷史文化文稿52萬余字,繪制了芝英古城歷史地圖30多幅,接待省內外專家團隊8次。二是開展古物征集。多次與浙師大專業團隊研討交流,開展芝英古物征集等活動,目前已收集富有芝英特色的古物件36件、應氏族譜17套,以歷史文化遺存保護為載體推動文化傳承和價值傳遞。三是舉辦藝術活動。芝英七村舉行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暨紅色書畫藝術節活動。邀請全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王華明建立個人工作室,個人畫展正在籌備中。永康市首個歌唱家藝術館——春天藝術館,落戶芝英八村端恭公祠。
在古城復興氛圍營造上凝聚共識。一是面對面動員,凝聚鎮村干部復興建設共識。千年古城復興需要集合城鎮居民、技術專家、政府主管部門等多方智慧。鎮政府多次召集鄉賢人士、集鎮村相關人員及規劃設計單位開展座談會,面對面共商古城復興發展大計,為千年古城建設出謀劃策。二是點對點聯系,凝聚鄉賢能人復興建設力量。在市領導的支持下,成立了芝英鄉賢聯誼會,順利召開助力芝英“千年古城”復興雙百企業座談會,并到杭州召開在杭鄉賢座談會,引導鄉賢和企業積極參與古城保護與開發,為古城建設注入社會力量和發展動能。三是多角度深層次,強力擴大宣傳觸角。創辦《古鎮芝英》雜志,建立微信公眾平臺,與省、市媒體積極對接,廣泛宣傳推廣芝英千年古城復興工作。與浙江電視臺合作完成芝英千年古城專題片《詩路明珠:芝英與應氏》,在浙江新聞頻道“文化浙江大講堂”欄目播出。

芝英“千年古城”復興試點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9億元,分五年三期進行,其中一期(包含古城內外)總投資約為5.9億元。下一步,芝英將圍繞“千年”“古城”“復興”三大要素,以本次復興為契機,牢牢抓住產業升級提升、千年古城創意文化旅游發展目標,打造一個文、商、旅、產、居高品質融合的宜游宜業宜居古鎮標桿、符合共同富裕發展空間需要的文化復興名鎮和產業振興新鎮:立足生態本底,打造滲透共享的韌性城鎮景觀;依托地靈文脈,激活充滿歷史記憶的城鎮空間;促進產業升級,探索形成適應文化復興產業發展新模式;點亮人居之美,構筑主客共享多元魅力新城鎮。
根據計劃,到2022年底前,芝英鎮將出臺千年古城復興導則,印發千年古城復興相關規劃。到2023年,古城范圍內整體風貌得到有效管控,古城復興目標基本實現。古城進出口工程等穩步推進,結合新鎮浙派民居典范工程有序外遷安置古城居民;祠堂和古民居等歷史空間復興激活,國潮淘買街等古城保護性開發的商業形態基本成熟,商業氛圍和人氣大幅提升,基本實現古城復興。到2025年,古城范圍內整體風貌和諧有序,古城復興目標全面實現。中部古城綠色項鏈公園帶和古城博物館展示集群等打造成型,規劃引領有序、古跡保存完好、文化標識鮮明、產業發展興旺、公共服務優良、改革活力凸顯的“4A”級景區鎮的目標全面實現,最終打造成為永康地域文化金名片、大美永康“金腰帶”上的“耀眼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