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遠
滬上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原本熱鬧的小區一下子靜寂下來,我們這個老舊小區成了嚴防區域。鄰居們宅在家里相互微信、電話致意,大家無一例外地是關心疫情發展和小區的安全。疫情無情人有情,雖然小區靜悄悄,但黨員志愿者勇擔當,善作為,讓咱們這些年老體弱的居民暖心,大家點贊,他們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居家隔離給老年居民購物帶來極大的不便。住在A樓的張大伯也不例外。但自打隔壁的退休的消防警官老李和他結成“對子”后,張大伯打結的眉頭舒展了。每天早晨,老李總會按照張大伯昨晚預定的“購物單”,將菜蔬、肉類和早點準時放在大伯的家門口。張大伯在電話里對我說:“一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現在有了鮮嫩的菜蔬,撓頭的便秘緩解了,痛苦沒有了,我是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遠親不如近鄰,鄰居好,賽珍寶的老古話了。”
我樓下錢大媽夫婦患有糖尿病,以往老夫婦按照醫囑總是“管住嘴”餐后“邁開腿”,為的是通過散步來降血糖,現在宅在家里,難免心里空落落而坐立不安。02室的退休醫生老陳聽說后,立馬將居家保健操視頻碟片送到錢大媽手里,老夫婦宅在家里伸伸腿,彎彎腰,練練操,原先緊張的心情馬上松弛下來。臉色紅潤了,心情好,一切都好。那天電話里錢大媽的聲音好似換了一個人,那杠杠的口氣在給我下“命令”:“金先生,你經常在報上登文章,請你馬上給我寫一篇表揚信表揚表揚陳醫生,題目就叫愛心滿滿的好鄰居是黨員?!?/p>
筆者所在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一時間緊缺值勤上崗人員,作為小區志愿者的李先生得知大門值勤崗缺少人手,自己不但主動報名上崗值勤,還勸說兒子和孫女上崗值勤。這個祖孫三代都是共產黨員的特殊家庭始終堅守在小區執勤崗上,奶奶負責登記,父親負責查驗出入證,孫女負責檢測體溫,一家人分工有序,互相督促,贏得社區群眾一致稱贊。
小區封閉前那天我從居家門口的超市購物回來,剛跨進門崗,身著防護服的志愿者大海拿出測溫儀要進行例行檢查,看著他一本正經的樣兒,我開玩笑說,你和我是對門,這次測溫就免了吧??善剿仉S和的大海攔住我,一本正經地“教育”我道:大叔,疫情面前,人人有責,你應該配合我的工作才是,不可以搞特殊的。在旁邊的保安笑著說,過去你們都說大海是“彌陀佛”好說話,現在當了小區志愿者,站了幾天門崗,成了大家嘖嘖稱贊的黑臉包公!
全力守護上海這座城市的安全。人人都要加入抗疫,每一個人都是一座堡壘,守護好家園就需要“一根筋”,需要這樣的黑臉包公。我從心底里為我有良善心的鄰居大海叫好。
守護小區離不開眾志成城,上海是一座充滿溫度的城市,這溫度來自“遵紀守規”的市民,來自有一顆紅亮心的志愿者。只要堅定信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必然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天。
責編 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