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海軍
編輯 趙苡萱
為深刻理解和準確掌握2021年9月1日起實施的《安全生產法》(修正案)的主要內容和相關知識,本刊“特稿”欄目從2021年11期開始轉載由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副所長代海軍博士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條文理解與適用指南》一書的部分內容。主要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的主要內容、條文的立法原意、適用和執行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及相關的安全生產知識等進行了解讀。
本條是關于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的規定。本條共分為三款。
“注冊安全工程師”,是指通過職業資格考試取得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經注冊后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安全工程技術工作或提供安全生產專業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
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兩個關鍵崗位。這“兩崗”人員的安全素質,直接關系到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兩崗”人員歷來是安全生產立法規制的重點。《安全生產法》第五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根據這一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組織、領導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并承擔保障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這就要求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同時具有領導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和處理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
通過對當前一些生產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不少事故都是由于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識,管理不善、現場指揮不當造成的。因此,提高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對于加強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求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也是我國安全生產工作實踐中一項行之有效的制度。
《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費。
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裝卸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單位應當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鼓勵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聘用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注冊安全工程師按專業分類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一般來說,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熟悉并能認真貫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與本單位有關的安全生產標準;(2)基本掌握安全分析、安全決策及事故預測和防護知識,具有審查生產建設規劃、計劃、施工方案的安全決策知識;(3)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受過一定的安全技術培訓,具有一定的從事本行業工作的經驗,較熟練地掌握與本單位有關的安全技術知識;(4)熟悉安全管理知識,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兩崗”人員中,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本單位直接、具體負責安全生產工作的人員。按照本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這些人員直接負責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實施和檢查,督促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他們的安全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好壞。因此,本條第一款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這些知識和管理能力大致包括:熟悉和掌握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管理與技術知識和能力、傷亡事故統計與報告,以及應急處置與救援等相關知識和管理能力。
本條第二款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運輸單位都是危險性比較大的生產經營單位,對于這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該有更加嚴格的要求。這里強調的“考核合格”,并非先前采取的安全資格準入(即先證后崗),而是一種能力認可,表明考核合格不再是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任職的前提條件。從形式上看,對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要求,好像是放松了,但實質要求并未改變,是在推進“放管服”背景下,由事前的安全資格準入轉變為事中、事后的考核監管。需要注意的是,本條關于危險物品“裝卸”單位的規定,是2021 年修訂《安全生產法》新增加的內容。一方面,源于危險物品“裝卸”單位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危險性的特點;另一方面,也與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三十四條等內容做好立法銜接。
本條第三款是有關注冊安全工程師的相關規定。對安全專業人員實行執業(職業)資格制度,也是很多國家和地區通行的做法。在美國,注冊安全工程師被稱為“注冊安全師”(Certifed Safety Professional,CSP)。注冊安全師不僅是安全工程專家,他們在企業安全管理、保險公司損失控制等衍生行業中也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危化、礦山、建筑事故等領域事故多發,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從業人員素質低,安全技術和管理人才缺乏是深層次原因,這一問題在一些中小企業尤為突出。為解決中小企業安全生產“無人管、不會管”問題,促進安全生產管理隊伍朝著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我國自2002 年開始實施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職業)資格考試制度。2014 年《安全生產法》修訂時確立了注冊安全工程師的法律地位。截至2017 年11 月,全國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的人員有27.2 萬人,經注冊執業的16.9萬人,注冊安全工程師事務所達200余家,但尚不能滿足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人才需求。隨著安全生產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對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等文件,明確要求完善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注重發揮注冊安全工程師對企業安全狀況診斷、評估、整改方面的作用,發展注冊安全工程師事務所,規范專業服務機構從業行為,推動安全評價、檢測檢驗、培訓咨詢、安全標志管理等專業機構規范發展。2017年9 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將注冊安全工程師列入準入類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這大大提高了注冊安全工程師的社會地位,有利于促進注冊安全工程師隊伍的職業化建設。2019 年1 月,應急管理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和《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將注冊安全工程師設置為高級、中級、初級3 個級別,劃分為煤礦安全、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化工安全、金屬冶煉安全等7 個專業類別。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全國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組織。初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全國統一大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主命題并組織實施,一般應按照專業類別考試。為了緩解從業人員工學矛盾,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成績滾動由2 年一個周期調整為4 年一個周期。同時明確專業技術人員取得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即視其具備工程師、助理工程師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本文節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條文理解與適用指南》一書,由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內容略有修改;作者代海軍,系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副所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