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佳 馬巖輝 孫浩
編輯 包冬冬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集團”),作為世界500 強企業、中國建筑類中央企業的排頭兵,自建國初期成立到改革開放壯大發展,在突破中摸索孕育出以“鐵軍精神”為核心的強大文化根系。在“鐵軍精神”的文化底色上,中建集團安全文化描重了勇毅與責任的色彩。
近年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中建集團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樹立了“生命至上,安全運營第一”的安全理念,傳承“紅色基因”,凝聚“藍色力量”(即中建藍,藍色力量象征中建力量),把“以人民為中心”裝進心里,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扛上肩頭。
中建集團作為時代弄潮的佼佼者,也曾遭遇安全事故。2014 年,中建集團在中央企業中率先成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作為企業獨立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對全集團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管理,把正視安全事故、防范安全風險提升到新的高度。
2015 年,《中國建筑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印發,其中對各類安全事故追責處罰的方式和標準逐一進行了明確和統一,包括行政處分、經濟處罰、黨紀追究等多重手段,劃分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等多個梯度,區分生產單位、三級子企業、二級子企業、股份公司等多個層次,形成了多維度、全方位、全覆蓋的生產安全事故追責體系,助力營造了堅決、嚴肅的安全風險震懾氛圍。其中,最為嚴正的還是嚴肅提出了杜絕出現安全事故瞞報、謊報、遲報等不按規定上報行為,因為中建集團始終認為,端正事故態度,永遠是正確處理事故、反思事故教訓、組織警示教育的先決條件。
《防線》第二季警示片
從事故治理出發,中建集團先后印發《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理規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對全集團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指導、引領的規范性文件,進而形成“1132”的安全生產監管模式(即,健全一個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系統,落實一項橫向到邊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實現3 個全面覆蓋的安全生產管控標準,提升兩項保駕護航的安全能力),保障了“十三五”期間,中建集團生產安全事故逐年降低,事故起數降幅達到51%。
伴隨著微電影、短視頻等新興視聽媒介以迅雷之勢擠進了人們的生活,并逐步成為信息傳播方式的主導力量,也為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載體。
2019 年,中建集團組織各家子企業從近年來建筑行業發生的較大及以上事故中,挑選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拍攝制作了18 集《防線——中國建筑安全生產系列警示片》,囊括了起重設備篇、隧道施工篇、橋梁施工篇、基坑施工篇、中毒窒息篇和應急救援篇等不同類型。通過3D 動畫、場景重建、事故解密、現場模擬等方式,生動還原事故經過,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針對性防范措施。
18 集警示片一經發布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在各級安全生產會議、各類安全教育培訓、政府安全生產觀摩交流活動等場合進行了廣泛展播。觀影者跟隨影片中的事故情節,看著一點點的疏忽、漏洞最終觸發事故,無不唏噓慨嘆。慘烈狼藉的事故現場、撕心裂肺的親人哭聲、悔恨無助的無奈面龐,無不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把每一個觀影者都帶進了影片中對應的角色,去反思在相同的環境下,自己是否也會犯同樣的錯誤,對號入座、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地去感受每起事故的沉痛和遺憾,進而反思自己日常工作中的不足與紕漏,真正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獲得教育效果的不僅是觀影者,影片制作者則有著更為深刻的感觸。《防線》警示片均由中建集團的內部員工自己創作、自行拍攝而成,從事故取材到案例分析、從描述事故經過到演繹家屬悲痛,每一個細節的反復打磨都是對參與者生動的事故警示教育,每一次影片的評審修改都是對案例來龍去脈的深入解讀。
在第一季《防線》警示片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上,中建集團2020年、2021 年接續推出第二季、第三季,共計收錄警示片64 集。除了數量上的不斷累加,警示片在篇目上也拓展出安全文化篇、運營管理篇等多種類型,力求涵蓋集團經營的各個領域、各項業態。在拍攝手法上也融入了家庭溫情、本人講述、記者采訪等柔性關懷符號,在以往嚴峻冷酷的影片基調外,也增添了些許溫度,使事故警示教育效果又多了一層感化效應。在案例取材上,中建集團更是敢于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由絕大部分外部事故取材轉入內部事故剖析,將每起事故建立動畫模型還原,深究事故原因,回溯管理漏洞,完善管理舉措。
2022 年,第四季《防線》警示片在持續深化、豐富拓展的指導思想下已啟動籌備工作,除了以往對安全事故案例的深入解析外,進一步結合《中建集團“三鐵六律”行為安全準則》,聚焦于現場勞務工人的行為安全,將事故警示教育的作用向前延伸,從源頭上規范一線人員的作業行為,把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織密、扎牢。后續,中建集團還將進一步推動《防線》警示片在“行為安全之星”活動中的深入運用,以事故警示教育的力量修正一線工人的不安全行為習慣。
中建集團一直堅持將警示教育做到前面、做到一線、做到上游。近年來,安監系統與人資系統協調配合,在全集團范圍內推行新入職員工安全輪崗實習制度。期間,“師帶徒”的模式,由項目安全總監帶領新入職員工深入施工現場、講解安全知識、分析安全隱患、組織事故警示,讓所有員工在入職之初即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
此外,還開展新任職領導干部廉潔從業談話及安全交底活動,將安全風險意識和廉潔從業意識共同植根于每一位領導干部的心中。廣泛開展“領導講安全”“班組長講安全”等活動,以各類安全事故為模型,以案說情、反思警醒。按照“隱患等同于事故”的原則,對在飛行檢查、巡查督查等各類安全檢查活動中發現的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項目,進行約談、述職、掛牌督辦,把事故警示教育前置為隱患警示教育。
跨入“十四五”,中建集團全面進入信息化轉型升級,在“中建136 工程”(即一個目標、三個平臺、六大項目群,中建集團全面開啟以建成建筑產業互聯網為目標,打造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三大平臺,建設數字指揮決策、產業鏈數字化、海外信息化提升、企業管理協同、產業互聯網奠基與信息化基礎設施云化六大項目群的“中建136 工程”)的整體部署下,安全生產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發展駛入快車道。2020年,由中建集團自主開發設計的“中建智慧安全平臺”啟動研發進程,目前已形成包含學習強安、指揮中心、體系建設、安全檢查、危大工程等數個功能模塊的1.0 版本,并在中建一局、中建七局2 000 余個建設項目中成功試用。
借鑒“學習強國”App 開發成功的“學習強安”板塊,是目前平臺最為成熟的功能之一。其運用融媒體思維,深入宣傳貫徹黨和國家關于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打造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警示教育、學習考試一站式平臺。其中“警鐘長鳴”子板塊,更是收錄了《防線》《事故案例解析》《新聞類事故視頻》《動畫動漫教育片》等數百部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素材,成為了豐富多樣、方便快捷的警示教育資源庫,為引導全員提升安全意識提供了有效支撐。
目前,“中建智慧安全平臺”還正在重點打造各級單位安全運行天數公示功能,既從該單位上次發生安全事故之日起,平臺自動計算天數,并于指揮大屏的醒目位置進行公示,以此形成事故警示效應。(本文作者單位系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