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茂縣“6·24”特大山體滑坡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郭永臣 劉秋強 段君君 靳曉 鄭瑯 劉晶晶
作者單位:1. 重大危險源測控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 應急管理部 3. 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 4. 四川安信科創科技有限公司 5. 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
我國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地質災害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活動頻繁,危害嚴重,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自然災害總損失的20%以上。加之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頻發以及地震活躍,使得地質災害事件發生的概率急劇增加。這不僅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制約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給地質災害的防治和應急處置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本論文所研究的調查評估方法是在災害發生后對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全過程的調查分析,并將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定義為重特大地質災害。目前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方法主要是針對地質災害本身風險性、危險性和易發性以及地質災害應急能力的調查評估,對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救援成效的調查評估工作鮮有開展,缺少系統性的調查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因此,為規范開展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客觀分析和評估重特大地質災害災情和應急處置過程,本論文按照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救援發展時間軸開展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研究,為重特大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成效調查評估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是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工作成效的客觀反映,是摸清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工作薄弱環節的重要手段,是應急能力建設優化的基礎。本課題以重特大地質災害為對象,通過借鑒國內外地質災害調查評估經驗,總結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方法與指標體系的最新動態和方法。按照地質災害發展時間軸,深入分析典型重特大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及應急救援全過程,總結其應急救援成效與不足,并對重特大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所涉及到的環節進行歸納總結,初步篩選地質災害調查評估主要指標。結合目前災害防治、應急救援與管理基層工作經驗,進行指標體系建立與優化,最終形成具有代表性和實用性的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指標體系(圖1)。

圖1 研究技術路線圖
重特大地質災害評估指標體系是在對歷史重特大地質災害進行實地考察和各種數據資料收集的基礎上,選擇有代表性且數據易于獲取的指標因子,建立起的完整指標體系。因為該調查評估指標數量較多,且涉及專業領域范圍較廣,針對指標體系層次性強的特點,以及根據各種確定權重方法的不同特征,本文選擇采用具有層次性強特點的層次分析法(AHP)對各指標進行分析決策。并選取典型地質災害進行調查評估實踐,完成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方法與指標體系的驗證,根據調查評估結果,對短期及中長期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建設工作提出建議。
本次研究首先確定了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指標選取的原則和依據,在此基礎上,對評估指標進行了分析,考慮到災害體本身的兼容性和易獲取性,結合各部門職能職責進一步細化、調整、優化確定為10個一級指標、28個二級指標、74個三級指標,形成了適用于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各個階段,能反映災害的應對效果和災害防治能力的指標體系。
對重特大地質災害進行調查評估時,應綜合考慮各個方面因素,并結合各項因素的重要性進行綜合評估。本次研究利用以下理論框架對重特大地質災害進行評估,對某一重特大地質災害,有:

公式中:C為綜合評估指數;Cj為體制機制建設、應急工作制度及效能等分項指數;Wj(j=1,2,…,n)為以上分指標的權重值;n為三級指標數量。
根據重特大地質災害評估的理論模型,具體計算方法為參照專家打分,對收集到的各領域專家的問卷調查表進行分類篩選,收集了各領域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利用層次分析法對選定評估的重特大地質災害指標進行評價,計算各個指標評價值,劃分等級。
根據各領域專家反饋,本項目對多位專家意見的各個指標數據進行加權平均,構成三級指標對總目標綜合權重向量:

表1 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綜合評估分級表

表2 板塊評估分級標準

式中,i=1,2,…,nj,j=3,nj表示三級指標的數量。
再將以上計算的W'i,j=1,2,…,nj,i=1,2,…,nj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Wi:

1.綜合評估結果
根據政府職能職責、災害防治管理和應急救援管理三個方面內容,涉及體制機制建設、災害防治工作制度及效能、災害調查與風險評價、監測預警、防災工程、災害防治綜合能力保障、應急工作制度及效能、災前應急準備、應急救援、安置救助及應對10個一級指標總分和權重,利用評估綜合模型計算出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結果,從而得到重特大地質災害應對能力和災害防治能力的高低。
2.評估板塊分級
考慮對災害全流程的分析,經過對原始數據的歸一化,并依據評分表進行評分后得到4個一級指標的分值,經過反算將各個一級指標總分反算至100分,從而反映各個階段的成效:

式中,D為反算后一級指標分數,Di為該一級指標實際得分,Wi為該一級指標權重。
2017年6月24日5時45分,四川省阿壩州茂縣疊溪鎮新磨村新村組富貴山山體突發高位垮塌。垮塌方量巨大,約為1800萬立方米,滑坡體最大落差約為1600米,平面滑動距離為2500~3000米。在短短100秒時間內,特大滑坡呼嘯著沖向了山腳的新村組。滑坡源海拔3450米,距離新磨村垂直高差1250米,災害范圍涉及新磨村,面積約1.56平方千米,損毀房屋65戶,掩埋道路約1.2千米,掩埋農田約500余畝,掩埋河道長度約2.1千米,損毀橋梁1座,岷江支流松平溝河道堵塞近2千米。災害共造成10人死亡,73人失蹤,3人受傷,緊急轉移安置405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78億元。災情嚴重,屬特大型滑坡地質災害(圖2,圖3)。

圖2 茂縣“6·24”特大山體滑坡

圖3 茂縣“6·24”特大山體滑坡災后影像圖
依據確定的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指標及權重,結合收集的資料,經分析研究,對四川茂縣“6·24”特大山體滑坡進行了調查評價,形成了評分明細表(表3)。

表3 “6·24”茂縣特大滑坡調查評分明細表

續表
1.政府職能職責
政府職能職責方面綜合得分為70分,反映出茂縣作為地質災害隱患多發地區,體制機制建設基本完善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圖4)。

圖4 “6·24”茂縣特大山體滑坡板塊評估得分
2.災害防治管理
災害防治管理方面綜合得分為60.3,主要原因是未能及時預警此次災害。茂縣一直以來堅持以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在群測群防網絡、落實防御預案等災害防治管理方面做了相當多的工作。但遺憾的是,該滑坡點位于村莊一千米以上的高位,傳統的監測技術難以發現該隱患。盡管區域內都有地質災害防御預案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但針對高位滑坡預案的可操作性與針對性專業化不強也是亟須改進的地方。此外,應急培訓缺乏,應急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落后,應急排查手段不多也是本組指標得分較低的原因。
3.應急救援管理
應急救援管理方面綜合得分為75.55分,在應急救援和安置救治項表現較好。在現場進行緊急救援的同時,次生災害監測預警也得到了有效監測。同時受災區域的群眾也得到了妥善的轉移和安置,政府和相關部門將臨時生活救助與災后重建相結合,充分發揮受災群眾的主體作用,分類引導,將群眾自建、政府補助、社會幫助結合起來。
各項一級指標得分情況不一定完全反映具體實際情況(圖5),但可以看出在應急部門還未成立之時,各指標得分都比較低,基本反映了客觀實際情況。

圖5 “6·24”茂縣特大山體滑坡一級指標得分
以四川省阿壩州茂縣“6·24”特大山體滑坡為調查評估研究對象,對調查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方法及評估模型進行了實例驗證研究。根據評估結果,可以看出該災害在隱患排查和監測預警方面得分都較低,從而導致災害防治管理成效總體得分偏低。該高陡滑坡給常規監測預警帶來極大困難,也反映出該區域高落差地質災害防治以及應急排查方法和手段需要逐步探索,有待進一步加強。
針對該典型重特大地質災害的各項指標打分分析,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各個環節存在的基本問題,通過復盤,找出了整個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為不斷提升地質災害防范應對水平,給出以下建議:一是地質災害防治基礎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加大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力度,落實專職監測人員,強化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增大重特大地質災害工程防治比例,完善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管理;二是逐步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網絡,建議采用多種監測技術,結合傳統群測群防手段和現代技術方法,如INSAR、無人機低空航攝、地表微變形遠程監測雷達等,增加監測覆蓋的全面性,提高預警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三是進一步建立健全重特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救助機制,不斷提高應對地質災害的組織指揮和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與指標體系研究是對地質災害防災減災能力和應急救援成效的客觀反映,是查找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工作薄弱環節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地質災害應急能力建設優化的基礎,是對重特大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全流程的調查評估指標體系研究的積極探索。本次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的研究是以高陡滑坡為災體,對其他類型地質災害同樣具有適用性。經過打分,找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工作中的不足,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研究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不斷總結和逐步實踐完善的研究。隨著我國應急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經驗的不斷積累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重特大地質災害調查評估指標體系將在實踐應用中逐步優化完善,調查評估模型精度也將在高新技術的發展中不斷提高,最終將形成行業標準與規范,不斷促進防災、減災及救災長效機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