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陽陽出生在江西省玉山縣。未婚生下陽陽后,母親徐君(化名)并沒有給他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和戶口。2011年,徐君把8個月大的陽陽交給了浙江省常山縣的老鄭一家照顧,約定由徐君負擔照顧費用。盡管之后徐君并沒有按約支付撫養費,更鮮少前去探望,但老鄭夫婦仍然悉心照顧陽陽長大。
? 2019年,司法鑒定結果顯示,陽陽與何明(化名)之間存在親生血緣關系,這也是陽陽第一次見到自己的生父。2020年,陽陽起訴何明要求其履行支付撫養費義務,獲法院支持,此后何明雖然每個月支付1000元撫養費,卻再也沒有來看過兒子。
隨著陽陽逐漸長大,沒有戶口的影響也愈發明顯。陽陽多次打電話給親生父母,希望他們能為自己辦理戶口,但只得到了他們一次次的推脫。徐君認為自己生活條件較差、居無定所,不適合讓陽陽落戶,何明則表示自己現在已有家庭和3個孩子,不想影響現在的家庭。
? 老鄭及陽陽就讀的小學反映情況后,在常山縣婦聯牽頭組織下,法院、檢察、公安等當地相關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介入調解案件,但一直未果。
? 2022年1月,常山法院正式立案,由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承辦此案。3月11日,常山法院開庭審理此案。4月7日,常山法院二次開庭。經歷了一個多小時的庭審后,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及陽陽本人意愿,常山法院當庭判決被告何明、徐君在判決生效15日內為原告陽陽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及戶口,并將陽陽戶口落在被告何明處。
? 5月17日,陽陽辦理了落戶手續,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身份”。
(摘自《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