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內當前的火災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從火災數據來看,當前的火災特點主要呈現出突發性、頻發性和復雜性,滅火救援任務的成功與否,不僅需要素質過硬的消防救援人員和科學有效的戰略戰術,更需要有精良的裝備支撐。文章就結合自身工作談談如何推進消防裝備體系建設對于提升消防救援隊伍滅火救援能力,打贏滅火攻堅戰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裝備體系;滅火救援;裝備管理
近年來消防裝備配置數量顯著提升,裝備整體數量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隨著裝備數量規模的擴大和現代化水平的提高,裝備管理不規范、保障不到位、配備不科學的問題突出,嚴重影響到了裝備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只有進一步加強消防救援隊伍裝備管理規范化建設以及裝備統型建設,不斷提高裝備的使用效能,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消防救援隊伍的滅火救援能力。為此,結合基層消防隊站滅火救援實際,在分析消防隊站裝備現狀的基礎上,對消防裝備體系高效化、科學化發展建設進行深入探討。
一、 消防救援隊伍裝備體系發展現狀分析
(一)消防車輛
第一,規格型號繁多。如:8噸以下水罐車載水量有3噸、3.5噸、5噸、6噸、7噸;8~16噸水罐車載水量有10噸、12噸、14噸、16噸;16噸以上水罐車載水量有18噸、20噸、21噸、22噸、23噸、24噸、25噸。
第二,底盤型號差別較大。現有車輛70%以上采用國產低性能底盤,多為豪沃、五十鈴等國產中端底盤,部分支隊仍在使用解放、東風、斯太爾系列等老式低端底盤,進口底盤車輛配備率較低。這些低性能的汽車底盤普遍存在性能差、比功率小、可靠性低、人機工效差等問題,嚴重影響隊伍滅火救援能力的發揮。
第三,車載水泵規格型號復雜,性能不高。總隊78%罐類消防車水泵為國產泵,其中65%流量在40~60L/s區間,由于受到工藝水平和底盤發動機功率的限制,普遍性能不高。
(二)搶險救援類裝備器材
1.液壓破拆類裝備在新形勢下裝備體系發展統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各品牌機動泵設計壓力不同,導致機動泵不能相互通用,如有的設計使用壓力為68MPa,有的為73MPa;②液壓油管連接形式不同,導致液壓油管不能相互通用,如天津鼎力bdq-63破拆工具的連接方式為子母口直插自鎖式,而俄羅斯八爪魚破拆工具組的連接方式為旋擰自鎖式。
2.無齒鋸和機動鏈鋸在裝備體系發展統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配套使用的鋸片孔徑大小不一致,導致鋸片不能相互通用;②配套使用的鏈條長短大小不一致,導致鏈條不能相互通用;③不同品牌的易損件不能相互通用。
3.音視頻生命探測儀在裝備體系發展統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各構件所使用的連接形式不統一,不能相互通用,如北京東方海龍SMTC-I無線紅外線音視頻生命探測儀的視頻及手柄連接方式為直插、旋擰自鎖,而上海蕪津sm-100音視頻生命探測儀為直插式。
(三)個人防護裝備
1.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在裝備體系發展統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不同品牌的正壓式空氣呼吸器背托供氣閥與氣瓶連接螺母型號不匹配,相同容量氣瓶無法與不同品牌背托相互通用;②面罩接口形式和供氣管接口形式不同,導致不同品牌的空氣呼吸器不能相互通用;③配備的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品牌過多;④同一品牌的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存在接口形式不同,導致氣瓶不能相互通用;⑤品牌繁多,全區目前4034具空氣呼吸器共有11種品牌,不便于使用和維護保養。
2.滅火防護服及搶險救援服在裝備體系發展統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款式不一樣,各廠家提供的款式五花八門,口袋及掛袢的位置各不相同,有連體式也有夾克式,同支隊、同消防站服裝款式也大相徑庭;②無任何標識,在滅火救援現場無法有效區分各級指揮員、戰斗員。
(四)滅火器材
隊伍目前配備的水帶接口和分水器,按品牌分類有蕪湖、中華、秦龍等3個品牌。水帶接口和分水器在裝備體系發展統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①管牙尺寸不一致,造成水帶連接困難;②橡膠密封圈厚度不一致,造成易脫扣的現象。
綜上所述,消防救援隊伍目前的裝備體系存在裝備型號多、規格亂、功能各異、結構多樣、通用性差等諸多問題,消防裝備器材型號規格繁雜的問題由來已久,給消防救援隊伍日常管理和作戰訓練等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新形勢下滅火救援裝備體系建設的發展需求
(一)參戰力量多元化,裝備類型多樣化
新形勢下消防滅火救援戰斗,不再是以往那種消防隊伍“一打一”式的作戰,而是戰區聯動力量進行的一體化聯合作戰,作戰裝備涉及種類多、技術性強,品種多元化、類型多樣化。裝備發展建設必須突破以往各參戰力量自成體系、獨自為戰、自我保障的裝備建設模式,堅持對隊伍裝備進行統型建設,從全局上對消防救援隊伍現有裝備資源的配置和使用進行優化,從而切實提高裝備建設的效能。
(二)戰場環境日趨復雜,裝備性能要求優越
新形勢下,滅火救援作戰環境復雜惡劣,要求作戰力量必須具備全方位、全天候和智能化的綜合作戰水平。裝備建設必須要適應“兩全一化”的新模式,對裝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裝備具備高空作業、功能多樣、遠程遙控等功能。這就要求在裝備建設中,不僅要配備常規救援器材,在高精尖裝備上也要不斷投入,不斷增強裝備建設水平。
(三)裝備物資消耗量大,裝備保障任務繁重
新形勢下,隨著滅火救援作戰樣式的變革,單位時間內消耗的裝備物資數量持續上升。由于參戰力量多、性能復雜、裝備類型多,再加上作戰現場空間三維化,戰勤補給任務要求急、時效性高,保障任務十分繁重。
三、裝備體系建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消防裝備采購驗收工作不規范
部分采購管理人員缺少實戰的經驗,對裝備技術標準、性能指標理解不透不全,片面重視價格因素,忽視性能指標因素,導致使用人員需要的裝備無法正常采購,部分裝備技術性能達不到作戰需求。裝備查驗標準不規范,裝備驗收程序簡單,從而導致驗收不準確、不全面,驗收發現的問題沒有整改到位,生產商或供應商往往通過調換維修一些裝備,致使“問題”裝備進入使用環節,形成質量隱患。
(二)消防救援人員對所使用的裝備熟悉程度不夠
大多數消防救援人員對使用的裝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普遍存在,想當然地認為救援裝備的學習使用和管理維護只是消防站裝備技師的任務,忽視了自身對消防裝備性能參數、基本原理、使用規程、維護技能等方面的學習,貼近實戰的裝備模擬訓練活動開展較少,且在火場處置中不能科學、合理地調派先進消防裝備參戰。
(三)裝備日常維護保養制度落實不嚴不細
一是部分基層隊伍消防救援人員對裝備管理維護不重視,相關制度不完善,責任不落實,消防救援人員在每日裝備維護保養、抽驗檢查時存在應付思想;二是由于基層消防救援人員對裝備的維護技能掌握不扎實,對出現故障的裝備存在不敢動、不愿管、不會修的現象,過分地依賴廠家的售后。
四、裝備體系建設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裝備配備標準對型號規格未作出明確規定
現行國家和行業標準界定的消防車共有4大類30余種、滅火救援器材9大類130余種、個人防護裝備50余種、滅火劑4大類20余種,相關標準雖然規定了裝備配備的種類和數量,但未對裝備的型號、規格、設置等作出更為明確、詳細的規定,導致各消防救援隊伍在進行裝備配置時,對各類型號規格的裝備選擇的空間較大,容易出現不統一的情況。
(二)裝備采購缺乏科學論證和統籌規劃
現階段來看,在對裝備進行采購時,一些隊伍盲目購置裝備的情況比較嚴重,未結合已配裝備的使用情況、實戰任務需求,包括當地的地理氣候特征等對裝備建設進行統籌規劃,缺乏對轄區已有裝備、所需裝備的科學評估和論證。
(三)裝備配備受地方財政影響較大
部分地方對裝備建設重視程度不高,與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匯報、協調不夠,未落實主要裝備集中采購制度。
五、新形勢下滅火救援裝備體系建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新形勢下,消防裝備體系建設應牢固樹立緊貼實戰、兼顧統型、突出主戰的裝備發展思維,堅持科學化、實戰化、高效化、節約化配備理念,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標準、程序,確保在滅火救援實戰中發揮出裝備器材的最佳效能。
(一)建立健全消防裝備經費保障機制
地方各級政府要將消防裝備體系建設納入政府預算,建立長效保障機制,實現消防經費供給由“感情財政”向“法治財政”的轉變。根據裝備建設評估及專家評估意見,推動政府出臺消防裝備建設發展規劃,實現消防裝備經費從短期效益向長遠規劃的轉變。
(二)進一步優化裝備配備結構,提高裝備使用效能
各級消防救援隊伍要盡快實現裝備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的根本轉變,以適應消防救援隊伍“全災種、大應急”職能任務的需要,堅持“結構合理、功能齊全、性能優良、實用高效”的裝備建設目標,逐步優化裝備配備結構。各基層隊站應力爭滿足“3+2”救援體系,即能夠配備1輛高性能城市主戰消防車、1輛舉高類消防車、1輛多功能搶險救援消防車和2輛(泡沫)水罐消防車。要結合轄區重點單位實際,有選擇、有傾向、有目的性配備最適合的消防車輛裝備,確保配備達到最優化。
(三)努力提升消防裝備管理水平
各級消防救援隊伍要努力破解制約裝備建設與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矛盾,加強裝備信息化建設,創立高效、順暢的裝備發展機制,積極創新裝備管理使用平臺,豐富裝備管理手段,大力提升包括裝備規劃制定、采購、使用、維護、維修、報廢等全方位的管理水平,實現裝備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四)加強消防裝備的實戰化訓練,推進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
各級消防救援隊伍要牢固樹立實戰化訓練理念,將裝備工作與消防業務訓練進行同研究同部署同開展。同時立足轄區災害事故特點,深化作戰訓練改革,推進消防裝備和作戰編程評估,突出單兵、班組及消防站間合成訓練和實戰演練,進一步提升隊伍戰斗力,適應現代滅火作戰需要。
(五)進一步加大裝備人才隊伍建設力度
在實戰中如何充分發揮裝備器材的最大效能,利用現代化裝備,打贏新形勢下滅火救援攻堅戰,關鍵是要擁有一支全面掌握裝備性能、操作使用方法和應用技巧,且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人才隊伍。目前從裝備技師隊伍建設來看,各基層隊站能夠持證上崗的裝備技師嚴重缺乏,再加之隊伍流動較為頻繁,這從根本上制約了裝備人才隊伍建設。因此,要不斷創新訓練模式,用輪訓、駐訓等方式,充分利用基層隊站現有條件,從使用、維護、維修多方面入手培養裝備專業人員,提高裝備的管理和使用水平,同時要長遠考慮確保隊伍不斷層,梯隊式可持續的、全面的發展。堅持做到基層裝備管理科學化、裝備建設標準化、裝備隊伍專業化、裝備訓練系統化、裝備保障社會化、裝備管理優質化,切實將有限的消防裝備轉化成綜合戰斗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消防裝備體系建設發展完善是適應新滅火救援形勢下的現實需要。軍事學有一條基本法則,“不能超過物質條件許可的范圍乞求戰爭的勝利”。而消防裝備作為物質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水平的高低,對滅火救援戰斗的成敗具有關鍵性作用。因此,只有消防裝備水平不斷提高,消防裝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消防救援隊伍的滅火救援能力才能進一步提升。道路雖崎嶇,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奮進,前途必將光明。
參考文獻:
[1]王霖.淺談消防裝備維護保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12):83-84.
[2]敖翔箭.消防裝備維護保養過程中的問題[J].今日消防,2021,06(04):20-21.
[3]黃磊.簡述消防裝備模塊化體系建設——以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為例[J].今日消防,2020,05(04):27-29+31.
[4]魏興雷.消防器材裝備維修信息化建設的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2(06):24-26.
[5]李斌.加強抗洪搶險救援能力建設的思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0,39(11):1587-1588.
[6]楊政,范樺,金義重.對我國消防部隊裝備管理及建設的思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28(12):949-952.
[7]唐建東.淺談如何加強新形勢下消防救援隊伍戰勤保障體系建設[C]//2020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2020:1018-1027.
[8]穆紹禹.以應急救援任務為牽引,構建消防特色裝備體系[J].消防界(電子版),2019,05(1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