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民消防安全意識的增強,保證高層建筑的施工質量和消防安全,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重點。高層建筑施工中除了有安全通道、消防器材等基礎消防設施外,還應配備先進的防排煙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文章結合防排煙技術在我國高層建筑物中的應用現狀,簡要分析了防排煙技術的現存應用問題,并著重探究了防排煙技術的具體應用,以期為實現防排煙技術的創新,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防排煙技術;高層建筑物;應用
高層建筑在發生火災時,受建筑層高、建筑結構的影響,救援難度相對較大。如果通風技術和通風措施做得不到位,濃煙和有毒氣體會順著煙道在建筑內部大量聚集,短時間內建筑內部溫度迅速增高,極大的危害了建筑內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防排煙系統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防排煙技術的應用能有效降低建筑內部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保證建筑物內部的通風效果,從而在發生火災時,能更好地保證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一、防排煙技術的應用現狀
我國高層建筑中防排煙技術的應用起步較晚,技術相對不成熟,施工單位的施工技術和經驗都相對不足,施工人員對于防排煙設備的工作原理及參數不了解、安裝不規范等情況較為普遍。近代之前,中國的建筑大都是傳統式的建筑,本質上來說不太適合近代流行起來的防排煙技術,只有到了后來結合了西方的建筑風格,才和防排煙技術完美地結合起來。然而,防排煙技術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才能進行合理利用,而且其中還存在許許多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和細節,這給保證防排煙技術的安全性增加了不少的難度和阻力。防排煙技術是火災發生時的一種緊急的防護措施,關乎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施工企業對于防排煙技術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建設初期忽視了防排煙裝置的設計環節,施工過程中忽略了原材料和施工工藝的安全監管,導致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防排煙技術在發生火災時實用性不強,防排煙效果與設計效果有明顯的差距。整體來看,我國建筑企業在參與高層建筑項目時,難免存在技術應用不規范、技術設計不合理等問題,這也直接影響到了高層建筑物的防排煙效果。基于此,我國建筑企業需要立足于現階段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的基本要求,結合防排煙技術的應用現狀,不斷在實踐過程中探索技術應用體系,以期從根本上提高防排煙技術的應用效果。
二、防排煙技術的具體應用
(一)防排煙系統的平面設計
在建筑施工初期,要做好防排煙系統的平面設計工作,這樣才能保障后期防排煙系統的順利運行。當前,防排煙系統后期出現的問題大都是由于建筑初期平面設計的不完善導致的,由此可以看出防排煙系統的平面設計至關重要。高層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得小于13米這一強制性的要求,主要是為了防止因為建筑距離過近而出現火災蔓延、難以控制的局面。設計中還要對消防設施的位置、煙道的總體布局、負壓機器的位置都有詳細的規劃。設計中應詳細規劃防排煙區的面積及位置、防排煙中的擋煙梁和疏散樓梯的位置也要有詳細的規劃,用防火墻把建筑區分為不同的防火區塊,可以有效阻止火勢的蔓延。
(二)排煙方式的設計
高層建筑往往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進行排煙,機械加壓就是指采用機械式的方式提供壓力,以此來起到擠壓煙霧的作用,因此在發生火災時,能及時地將煙氣排放出去。在樓梯間和電梯間都應有加壓送風口或雙層百葉風口,每個樓層的加壓風機數量不小于2臺,保證送風量不低于7m/s。機械加壓送風口應與消防報警系統連接,一旦發生火情,風口內的氣體濃度升高,煙霧報警器能在最短時間內判斷出火災發生的具體位置,并啟動加壓排煙和噴淋系統,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撲滅火源、排出有毒氣體[2]。
(三)排煙口和煙道布置
排煙口和煙道一定要按照建筑物的結構和面積進行設計和布置。不同的建筑物其排煙系統的排煙口和排煙道也有所差異,因為排煙口和煙道需要與建筑物的結構相結合,并且只有在合適的方向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排煙口和煙道的分布要根據面積最大的防煙區進行設計,管道應放置在排煙口的下方,排煙口應盡量設計在防煙區的中心位置,高度根據防煙口距頂棚的距離計算,當頂棚高度小于3米時,排煙口可設置在靠近頂棚或頂棚面以下80厘米以內,當頂棚高度大于3米時,排煙口可設置在樓面的2.1米以上或樓層高度的一半以上。排煙管道應選擇不易燃的防火材料,并能夠在280℃下連續工作時間不小于30分鐘[3]。
(四)應用消防監測系統
排煙系統是在火災發生時的安全保障措施,所以它不是一個萬全之策,也就是說并不是有了排煙系統就可以不用害怕火災發生。火災的防范最初只能依靠人為的檢查和監測,現在有條件的建筑企業建立了自動化的消防監測系統,包括自動警報和噴淋系統,當建筑溫度和氣體濃度發生變化時,報警系統將數據反饋給計算機控制系統,同時發出警報,電子顯示屏可以顯示火災可能發生的樓層和位置,贏取救援時間的同時,降低火災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當前,這種自動化的檢測系統在大多數的大型商城以及大規模的建筑中都已經配備完善。消防監測系統可以全程監控防排煙技術的施工過程,實現建筑內消防設施的24小時全程監控,及時發現施工中的問題,保證防排煙系統的穩定運行[4]。
(五)技術驗收
防排煙系統施工完成后,需要有資質的第三方監理公司進行項目的質量查驗工作,嚴格核對施工方案、技術、線路及儀器是否符合實際圖紙的要求,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內容,施工單位必須及時進行整改并寫出整改報告。核對施工原材料、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由專業的消防核驗機構負責防排煙系統的安全檢查工作,對于合格的防排煙技術要出具合格證書,保證建筑的防火等級符合國家高層建筑防火等級的要求,保證高層建筑的排煙性能。企業要加強排煙技術研發工作,實現技術創新,組建企業自身的科研和施工團隊,提高施工單位的核心競爭力,為提高企業的社會影響力、推動我國建筑防火等級、防排煙工藝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5]。
三、結語
綜上所述,防排煙系統是高層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防火措施之一,是保證建筑消防安全、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基礎。在高層建筑設計階段,要結合建筑的結構、屬性、面積等信息進行綜合考量后,進行防排煙系統的設計,保證在遇到火災、濃煙等情況時,氣體能通過排煙系統在最短時間內排出,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防排煙系統對于施工工藝有較高的要求,建筑層數在35層以上的建筑,需要配備建筑內部溫度、濕度循環系統,使建筑有更高的保溫、隔熱、保暖效果。同時,防排煙設備要避免在發生火災等危急情況時,有毒氣體順著煙道返流至樓層的主煙道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采用最新的加壓排煙技術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建筑施工結束后,要有專門的監理機構負責消防安全的驗收,及時發現施工中的問題,并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整改。建筑施工企業應引起重視,大力推廣防排煙技術,建立符合我國建筑特點的防排煙系統,讓防排煙系統成為惠及民生的重要消防安全措施之一,為促進高層建筑施工工藝的發展,完善防排煙監管體系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宗燕.淺析超高層建筑物中防排煙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3(08):140.
[2]王延尚,王貝先.高層建筑防火排煙設計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6):219.
[3]孫曉波.高層建筑消防防火排煙設計探討[J].文摘版:工程技術,2015(03):36.
[4]王延尚,王貝先.高層建筑防火排煙設計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6):219.
[5]范旭.論高層建筑暖通空調防排煙施工技術及應用[J].魅力中國,2015(06):154.
作者簡介:董青(1986.04—),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方向:現代高層建筑消防工程和消防物聯網。39CA1AF6-1F4F-4B24-8079-C596A98A33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