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琪
基于研究生招生的當前局勢,概述研究生網上面試的互動特點,以及考生在參加網上復試時應注意的問題。重點研究學校方面應當落實的準備工作,如保障領導組織效果、規范復試流程以及細化考評的打分點。
受到公共衛生形勢的影響,為保證人身安全,降低傳染的可能性,教育領域開展網課、在線答辯等活動。對于研究生的復試問題,也提出是否應當取消的話題。但為保證教育品質,選擇開展網上面試,考生及學校均應為克服客觀問題作出努力。
一、研究生招生的當前局勢
在疫情常態化的當下,2020年一月末,關于研究生招生方面,曾有人提出2020年碩士研究生的復試應當取消,由此引發關于是否保留復試環節的話題討論,并針對網絡渠道面試的形式也同樣受到廣泛關注。在去年十月份,多家官方媒體轉發北京青年報的相關文章,其中提出的觀點是,如果取消復試環節,和當前招生改革的理念有沖突。國內關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改革,早在2003年便已經開始,提高對碩士招生的改革強度,并在原有筆試的基礎上,設置兩場考試,明確對應的功能定位,使研究生考試更符合時代進步的特征,適當刪減初試的內容,調整復試的部分,以免各大院校在招收研究生中,評判參照完全是考試分數。此種調整的意圖是希望可以在復試環節中,了解學生的個人素質、學術研究潛力以及對專業偏好。從目前的局勢來看,研究生面試能在網上開展,相應的公平公正程度也不易受到干擾。
二、研究生網上面試的互動性特點
(一)場景混合性
考生和面試官身處差異化的物理空間,并都屬于運用數字化手段,強化的現實空間混合場景。在面試過程中的任何時刻,產生的各類信息均可以實現數字化的轉變,在傳送期間,會由于噪聲等因素,降低內容質量。傳輸渠道是存在不確定性的網絡,而此是以下互動特性的基礎。從考生的角度來看,網上面試中,一般會在家中或是工作場所等,并非常規的招生面試空間。而現場面試中,面試官對考生的家庭及工作狀況,完全處于空白的狀態,可以將此類信息看成“后臺”。而網上面試中,會通過網絡,把部分信息傳達給面試官,把“后臺”的局部甚至全部,暴露在考官面前。這類視聽內容以及信號傳輸質量,會反映出考生當前的經濟水平、地區信息設施建設等外部信息。
(二)內容非全息
在本文的研究分析中,把全息性看成:在某物理空間下,個人感官可以獲取到的全部感覺信息。網上面試時,視頻連接雙方的信息來源是鏡頭與麥克風,而此使得獲取對方空間環境以及感官視角等,都是無法選擇的。信號在轉換和傳送中,會夾帶雜音,導致各位考生的視聽信號,在音量、清晰度與角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并且從面試官的方面來看,為支持數位專家一同觀看,一般會把視聽信號,利用投影儀及音箱,進行放大處理,此時考生面部表情、肢體動作會隨之放大。另外,面試中雙方的互動,更多在語言方面,所以聲音的流暢度、清晰度會給整個面試體驗,有明顯的影響。
(三)過程非確定
研究生的網上面試非確定性,根本原因是網絡以及考生所處的物理空間。網絡是保障雙方遠程溝通的基礎條件,其存在不可控性。而考生所處的物理空間,光線角度、聲音、網絡連接與社交隔離等的條件,都有不同,這是學校不能控制的。如果數據網絡突然被切斷,面試官與考生均無法了解到對方出現何種狀況,由于此種非確定,使得面試過程的焦慮情緒被放大。對于此種情況,獨立在視頻系統之外的電話網絡,可弱化該種交流問題。
(四)過程開放化
在研究生的現場面試中,雖然會有現場錄像歸檔,但一般不會進行同步監控。網上面試模式下,利用視頻會議程序,能對整個面試進行全過程監控,這利于提高學校對此過程的監管水平。但同時,因為學校不能對考生的物理空間、電子設備等,進行全面管控,可能出現轉播及錄制等問題。換言之,視頻會議系統將面試官與考生的物理空間與面試過程,通過無法管控的形式傳播出去,對于應當隔離的空間場景,難以把握好邊界。正是由于過程的開放化,構成新型的面試環境,影響參與人員的行為,對面試官也會形成某些心理壓力。
(五)同伴接觸性
網上面試開展中,考生和同伴之間的接觸比較有限,同時也面臨接觸程度的不確定性,更多是以網絡為媒介的接觸形式。而現場面試時,考生和同伴能有較多的接觸機會。研究生網上面試時,各考生的接觸程度,一般是由學校選擇的視頻系統功能決定。部分學校是讓考生完全隔離,不涉及同伴接觸的情況,而部分學校會設置小組候場,此時考生能進行在線溝通,但具體的溝通形式,依舊要根據系統功能確定。網上面試一般會采取單獨面試的模式,也就是讓考生直接和面試官互動,考生之間不會有任何交集,基本上是無法了解他人的面試表現。網上面試不選擇群體模式,不僅考慮了組織難度,還是為了控制發生問題意外。以數學的角度來看,如果設備與網絡穩定的概率是99.9%與95%,單獨面試下發生問題的概率僅有9.9%。但如果有四名考生進行群體面試,問題發生率會提高到23%。另外,研究生網上單獨面試模式下,由于網絡卡頓,出現暫停及中斷、重新面試等情況,實際比例并不高。因此,網上面試時,運用全隔離的組織方式,更為適合。
三、參加研究生網上面試應注意的問題
常規現場面試中,學生集中等候,安排面試的靈活度較高,推進節奏較快,并且面試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更加流暢,基本上不會出現額外的干擾。而要保證研究生網上面試的順利,必須考慮的問題:首先,對于考生的個人信息檢查,相較于實地面試而言,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出現判斷有誤的情況;其次,考生個人因為通信硬件設備的問題,難以準備好雙機位,或者攝像角度可能不標準。在進行網上面試前,考生應當事先準備電腦及各類移動終端,至少有兩臺可用設備,其中一臺擺在正位,另一臺則放在考生的側位。假設使用手機、平板等設備,需要提前確定位置,攝像頭的方向及高度均應調整好,使用支架讓攝像頭和考生的眼睛保持同等高度;最后,聲音的問題,由于是在網上視頻,勢必會受到網絡數據環境的影響。在面試進行中,可能會有聲音不連貫,聽不清楚等現象,導致面試教師和考生的互動性不良,影響考生的復試成績。為此,考生應當盡可能保持背景環境干凈,無明顯雜音。在面試之前,需和選擇視頻實際空間內的其他人有效溝通,使面試安全進行。此外,考生還應提前測試設備,通過錄音的方式,判斷語速及發音有無不恰當的情況,視頻畫面的清晰度以及室內光線、網絡數據通暢性等[1]。
四、學校方面在開展研究生網上面試的必要舉措
(一)確保組織效力
為使研究生招生全過程的透明公開,在學校內臨時設置專項的管理組織結構,以校和院為基礎,分成二級結構,組建研究生招生的領導團隊、工作團隊及復試專家教師團隊。在網上面試中共安排五位學術專家,均有極高的責任感,有豐富的一線教育經驗,擁有較強的外語能力,教師職稱均超過副高。團隊組長是對應專業學科的負責人,網上面試采取全程視頻記錄。根據本年招收研究生的專業,為提高復試評分的客觀性,面試教師個人均涉獵數個專業,以從專業的角度給考生更為全面的考核結果。
(二)規范復試流程
對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均采取相同面試程序,提前告知考生需準確擺好雙機位,確保面試教師可以清晰看到考生和其所在的空間環境。而后在網絡視頻中,通過準考證和居民身份證,驗證其身份。在考生進入面試界面后,需用英語自我介紹,隨后面試教師開始提問。如果在面試期間,考生雙機位的位置不合適,或者出現視頻及聲音卡頓等問題,面試教師需耐心等候。
(三)細化考評指標
考生的個人能力及知識偏好勢必會有差異,提問的難度也會有不同。為讓復試評分中,考評有極高的可行性,可考慮以下內容。一方面,考評打分點。按照教育部發布的最新相關指導意見,研究生復試的內容,需對考生的個人素質執行統一標準,其一是所選專業方面的素質及能力,參考資料是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并盡可能全方位考核在本科階段的理論內容與實踐技能方面,考生掌握情況。并詢問考試對于所選專業當前的發展態勢,和對應社會市場領域的前進潛力,英語聽說水平,創新的水平及意識。其二是綜合素養及能力,涉及思想政治、道德品格等。關于本專業之外的研究及社會實踐、參加工作時的表現、言談舉止、禮儀、自律性、責任感及心理狀態等。基于相關的指導建議,各研究生的招生學校,對復試考評的打分點加以細化,如治學態度、知識情況、實踐能力、專業學術研究潛力、心理素質。另一方面,每位考生均需回答四個問題,包含其所選專業的各個方面,以此了解考生實際的英語水平、科研能力及綜合素養。對于復試題目,需更為多樣化,既包含基本理論標準答案的題目,又應設置開放式的問題[2]。
五、總結
網上面試確實有利于保證面試教師及考生的安全,也比較快捷。通過實踐嘗試,證明了原本擔心的問題能被較好解決,比如利用身份識別及深度的專業學術交流,避免替考及作弊等,可以保證研究生復試的公正透明。
參考文獻:
[1]熊丙奇.“云面試”對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積極意義[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20(3):21-23,57.
[2]北京市律師協會.40名考生參加首場網上面試考核[J].中國律師,2020(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