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摘 要:新時期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的發展和實踐,給農村教師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機會,有利于改善農村地區經濟、文化環境落后的局面,縮小城鄉差距,實現教育公平。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新時期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希望對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優化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促進我國農村教育的飛速發展。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小規模學校;強化溝通
引言
我國為了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對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極為重視,為了保障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實現農村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對全國各地的農村小學進行了調整,將小規模學校進行合并,重新規劃重組,有利于教育資源集中和優化,促進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原本的小規模學校合并以后,對教育教師隊伍也進行了重新分配,為了保證教育公平,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應對小規模學校教師進行培訓,使其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不斷加強對本專業的研究和發展。
1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現狀
首先,在觀察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在進行專業發展時,未能學習先進發展理念,在日常教學中也難以利用適宜方法,在教師專業發展遭受影響的情況下,部分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難以獲得專業發展素養。其次,從農村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狀態上看,部分教師沒能在實際工作中提升自身交流水平,在交流溝通狀態不佳的影響下,難以提升專業素養,受多項要素限制,教師沒能利用合適的溝通交流機會來提升專業發展水平,在專業發展狀態不佳的情況下,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素養將遭受極大影響。最后,農村小規模教師在發展自身專業能力的過程中,還要及時開展合作互助,而部分教師沒能在實踐工作中開展合作互助,在該項理念的影響下,農村小規模教師的專業水平將遭受極大影響,應采用適宜舉措與措施來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2新時期優化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實踐措施
2.1學習先進發展理念
針對于農村小學開展教學而言,確保全體小學教師能夠實現專業化發展,則要求能夠積極響應新課改要求,全面提高素質教育。在強化小學生整體素質提升的基礎之上,要求全體農村小學教師能夠學習更加先進的發展理念,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水平,才能夠促使個人呈現出更加良好的專業化發展趨勢。只有農村小學教師自身具有良好素質水平體現,才能夠為農村小學教學質量作出相應保障,從而對實現農村教育振興提供充足力量。建立在這一前提條件基礎之上,促使農村地區小學教師實現專業化發展,則要求其對自身的學科進行專項學習,并在此基礎上引進更加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學習當前社會前沿教育經驗,培養先進教學思維,從而在農村小學教學當中廣泛應用到更加先進科學的教學方式。借助于農村教師自身的學習進步,強化知識儲備提升,確保形成更加鮮明的教學智慧,在將先進理念應用到教學能力的過程當中,能夠滿足農村地區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與此同時,教師更加專業化的發展,能夠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榜樣作用。根據教育改革需求,提升教師責任意識,不僅能夠起到知識傳授作用,同時對育人起到一定幫助。借助于與地區之間教師相互溝通,強化教育理論研究,吸收前沿教育經驗,從而能夠將其轉化為自身的能力表現應用到教學過程中。
2.2強化交流反思
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強化交流反思是一項提高教師業務能力,促進小規模學校發展的有效方式。農村小規模學校與普通學校之間的差別在于,一名教師可能會同時負責多個年級學生的學習管理、生活管理、立德樹人教育,其中存在的代表性問題為:其一,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特點、學習基礎,制定出多種教學及生活管理方案,使不同年齡、處于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在農村小規模學校中切實獲得收獲。其二,農村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師必定會在較長時間內面臨較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會來自于多個方面,包括業務方面、生活層面。一個顯著的矛盾在于:很多師范院校的畢業生耗費十數年的苦工之后,大概率希望前往城市,找到一份教書育人工作的同時,使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如果選擇畢業后扎根于農村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則這類人員將會長時間在內心深處進行“自我斗爭”。綜上所述,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專業領導人員必須充分考慮到普遍存在的精神壓力,并通過科學、適時、有效的強化交流和引導性反思工作,幫助相關人員充分排解心理層面遇到的困難。只有當相關人員將內心淤積的苦悶及時向他人傾訴并得到充分地開導,才能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助力發展[1]。
2.3增加合作互助頻率
在新時期,就優化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而言,只靠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各城鄉小學教師之間的合作互助,為其提供合作平臺,使其能夠通過平臺進行日常教學的交流互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合作互助平臺上,教師可以將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優秀經驗分享,并交流其知識、技能等經驗,在信息共享的過程中,小規模學校教師之間能夠實現思想的碰撞,將個人的智慧融合到集體智慧當中,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更強大的能力和力量。在增強合作互助頻率的環境下,能夠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并在教學的方法和模式上進行創新和改革,呈現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農村小規模學校的課堂也能夠豐富多彩。在這種改革下的課堂上,學生能夠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除此之外,還需要增強城鄉之間學校的溝通和交流,城市和鄉村的教學理念、教學資源等畢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要想大程度地提升小規模學校教師的專業水平,必須為其提供足夠的學習空間,城鄉合作互助就能夠實現這一點。在分享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從中學習更為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并能夠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與此同時,學校還應該加強對教師合作互助的考核,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進,促進教學的革新和完善[2]。
總結
總之,新時期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的發展存在著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相關學校和教師應積極尋求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通過積極更新教育理念、加強交流反思、創建互助平臺等舉措,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境。同時,還要提高教師的學習意識,促進教師自主學習,全方位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國平.教師專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寧夏教育,2022(04):34-35.
[2]魏群,黃厚江.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矛盾及應對策略[J].教育研究與評論,2022(03):50-54.
本文系:平涼市教育科學“十四五”2021年規劃課題(一般),課題名稱《新時期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2021]PLG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