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朝輝,劉倩倩,段艷欣,劉立鋒,趙 維,郭仁波,孫令強,程 斐
(1.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山東青島 266109; 2.山東深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濟南 250131)
大白菜(ssp.)是起源于中國的最主要十字花科蕓薹屬蕓薹種作物之一。耐抽薹大白菜品種選育在日本和韓國興起較早,近年來國內也陸續選育出了不同類型的適應市場需求的春季耐抽薹專用大白菜品種,基本解決了大白菜春季栽培的抽薹問題。但近年我國很多地區包括山東省春大白菜主產區根腫病日益嚴重,被稱為“根癌”。實踐證明選育晚抽薹、抗根腫病新品種是解決根腫病危害問題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以國內外優質種質資源為試材,培育出抗根腫病、晚抽薹大白菜新品種安秀。
2.1.1 母本 母本A 定矮是從1995 年開始利用日本引進的雜交品種定海與我國珍貴晚抽薹種質日喀則1 號進行雜交,采取單株選擇和混合選擇兩種方法經過6 代定向分離純合選育而成。其間從2000 年開始利用Ogura 雄性不育源經過5 代回交轉育方法育成穩定的Ogura 雄性不育系,主要特點為晚抽薹,淡黃心,中抗霜霉病、軟腐病,單球質量1.5~1.8 kg,球高約25 cm,球徑約15 cm,疊抱,生育期55 d,具有較高的配合力。
2.1.2 父本 父本2010-11 是2007 年從抗根腫病、耐抽薹大白菜雜交品種越皇(北京東方九龍種業有限公司)中采取單株選擇經過4 代連續單株選擇的方法于2010 年初步選純的抗根腫病、耐抽薹自交系,系譜編號為B2007-11-1-2-1,育種系統自交系編號為2010-11,后經連續兩代混合選擇定型,育種系統編號仍為2010-11。該自交系主要特點為抗根腫病、中抗霜霉病、中抗軟腐病,晚抽薹,疊抱,單球質量2.0~2.5 kg,球高約25 cm,球徑約15 cm,黃心,生育期60 d 左右,后期充心快,具有較高的配合力。
2021 年春季配制124 個雜交組合,2012 年春季對上述組合在青島農業大學萊陽試驗站進行測試,其中組合A 定矮×2010-11 表現最好。2013 年正式配制雜交組合,2014 年春季在山東青島平度市南村鎮青島市良種引育中心進行初步品種比較試驗。2015—2016 年在青島、煙臺、濰坊、臨沂、菏澤等5 地進行品種區域試驗,表現良好。2017—2018年在青島市即墨區移風鎮、煙臺市萊陽市照旺莊鎮、濰坊市青州市東夏鎮、臨沂市蘭陵縣莊塢鎮、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等5 個試驗點進行多點生產示范推廣。2021 年以安秀命名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為GPD 大白菜(2021)370070。
2015—2016 年,以菊錦為對照,在青島平度市南村鎮、煙臺萊陽市照旺莊鎮、濰坊青州市東夏鎮、臨沂市蘭陵縣莊塢鎮、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等5 個試驗點進行品種比較試驗。1 月20—30 日于日光溫室育苗,2 月25 日至3 月5 日小拱棚內覆膜定植,前期小拱棚覆蓋草簾保溫,后期逐步撤掉草簾和小拱棚覆蓋物。小區面積66.7 m,3 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定植行距50 cm,株距45 cm。定植后60 d 用手按壓葉球緊實度,判讀成熟期,適期采收測產,調查抽薹率,抽薹按照以下標準:薹高出葉球縱徑1/2 計為先期抽薹,調查抗病性。產量按照667 m折算。
該組合主要性狀表現良好而穩定,均表現為定植后55~60 d 成熟。株型直立,開展度45~50 cm。葉球疊抱,球高20~22 cm,球徑15 cm 左右。外葉綠色,中肋白色,15 片左右;球內葉淡黃色。平均單株凈菜質量1.8~2.2 kg。
從表1 可以看出,在唯一的根腫病病區青島平度試驗點對照品種菊錦2 a 均嚴重發病,極顯著減產,而品種安秀對根腫病表現出良好的抗性,產量極顯著高于對照。其他4 個試驗點,安秀與對照相比產量沒有極顯著差異。耐抽薹性方面對照品種菊錦在各試驗點總體低于安秀,但沒有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

表1 安秀在品種比較試驗中的表現
2017—2018 年在上述5 個試驗點進行多點生產示范推廣,每個示范點種植667 m,對照品種、田間管理、調查方法與品種比較試驗相同。
3.2.1 產量與抽薹性狀 從表2 可以看出,在5 個生產示范推廣點中,在煙臺萊陽市照旺莊鎮、濰坊青州市東夏鎮、臨沂市蘭陵縣莊塢鎮、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4 個非根腫病發病田安秀大白菜品種667 m產量4895~5986 kg,與對照品種菊錦沒有極顯著差異;在青島平度市南村鎮根腫病發病田安秀大白菜品種2017 年和2018 年667 m產量分別為5843 kg 和5418 kg,均極顯著高于對照品種菊錦,說明品種安秀有較高的抗根腫病能力。在耐抽薹性方面,品種安秀和對照品種菊錦沒有極顯著差異,抽薹率均在較低水平。

表2 安秀產量與抽薹性狀調查
3.2.2 抗病性狀 從表3 可以看出,在煙臺萊陽市照旺莊鎮、濰坊青州市東夏鎮、臨沂市蘭陵縣莊塢鎮、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等4 個示范點,品種安秀和對照品種菊錦在抗霜霉病、軟腐病性狀方面沒有極顯著差異,均能達到生產上對病害的抗性要求。在青島平度市南村鎮根腫病發病試驗點安秀大白菜品種抗根腫病性能極顯著高于對照品種菊錦。

表3 安秀主要抗病性狀調查
2019 年,經青島農業大學實驗中心測定,品種安秀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后同)3.8%,可溶性糖含量218.9 mg·g,可溶性蛋白質含量1.88%,維生素C 含量198.5 mg·kg,纖維素含量112.6 mg·g,口感甜脆。
該品種早熟,定植后55~60 d 成熟。株型直立,開展度45~50 cm,葉球疊抱,球高20~22 cm,球徑15 cm 左右。球內葉淡黃色,采收期平均單株凈菜質量1.8~2.2 kg。耐抽薹性好,中抗霜霉病、軟腐病、根腫病、病毒病,冷涼季節試驗期間未有病毒病發生。適宜山東青島市、煙臺市、濰坊市、臨沂市、菏澤市等以及生態環境相似的區域春季栽培(詳見彩插8)。
穴盤溫室育苗,為防止先期抽薹,育苗室最低氣溫應保持在15 ℃以上。苗齡40~45 d、6 葉1 心時定植。667 m施復合肥(∶∶=15∶15∶15)40 kg,起壟栽培行距50 cm,株距45 cm,667 m種植3000 株左右。生長前期以保溫為主,生長后期根據外界氣溫回升情況及時揭膜通風,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 ℃,當外界最低氣溫升至15 ℃以上時去除小拱棚膜,生長期根據植株長勢及時追施尿素1~2 次,特別是結球初期施結球肥,667 m每次15 kg,生長期注意防治蚜蟲、霜霉病及軟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