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溁
(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工程造價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內容。通常,建筑工程業主方設定最高投標限價,采取工程量清單公開招標模式進行招標。由于預算編制時的基期與施工期間隔時間較長,工程造價將受到設計變更、材料設備價格波動、疫情環保政策文件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合同價款調整,最終導致工程結算超預算的情況出現。本文針對以上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應的處理策略。
根據對近幾年工程預結算資料的分析,工程結算超預算的首要原因,是施工圖紙設計缺陷問題,通常表現為施工圖紙設計深度不足,定制性設備規格圖例不符合國家規范(如空調冷凍站工程中的分集水器等),部分施工做法陳舊,不符合現代環保節能理念(如外墻飾面工程原設計為涂料,而現流行真石漆),導致施工過程中,發生設計變更和因圖紙會審而調整的新增分項工程,究其原因,在于設計人員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的限制,以及設計單位對其出具的施工圖紙設計審查不深入,還有不同專業設計人員溝通較少,導致專業交叉處存在缺項漏項問題等,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工程施工效率及施工進度,造成造價金額增減。
傳統發包承包模式是在確定施工圖紙設計的情形下,設定招標控制價,以工程量清單模式進行市場公開招標,鑒于其建設周期較長,計劃周期與實際施工期的原材料設備存在一定幅度的市場行情價格波動差,且材料設備價格在工程造價中占有較大比重(尤其是精裝修、水電、智能化等安裝工程中材料設備價格),預算編制時,無法前瞻性地實現對所有原材料的價格把控(如石材、鋼材等),工程結算數額存在一定程度的調價風險,這些都是合同履行過程中工程結算超預算的主要影響因素。
匯總山西太原地區房建專業建設工程材料市場指導價中的鋼材和電纜價格,如表1 所示焊接方鋼管在2013 年初的價格為3.7 元/kg,2016 年價格就下降為2.15 元/kg,較2013 年降幅率為41.89%;2021 年方鋼管價格增長至4.65 元/kg,較2016 年價格漲幅率為116.28%,可見材料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原材料價格下調,建設單位在進度結算審核時,可使用施工當期信息價進行材料價差調整,從而控制建設成本,反之,若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則極不利于工程成本控制。

表1 鋼材和電纜價格對比統計表
現行預算定額受地區影響,版本更新周期較長(如山西省預算定額更新周期為5 年),在此期間,人工費在本省政策性文件支持下進行階段性調增,近兩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人工費大幅上漲;受施工所在區域環境保護政策文件管控,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使得工程由混合砂漿變為干混砂漿;如環保六個“百分百”(施工工地圍擋100%、施工工地道路硬化100%、土方和拆遷施工濕法作業100%、渣土車輛密閉運輸100%、出入車輛沖洗100%、工料覆蓋100%);如增加環境保護監測設備等許多臨時性措施費用投入,尤其是老施工項目套用舊定額,措施費用構成里不包含新政策下的新規則內容,這也是導致工程結算超預算的客觀因素。
隨著施工的深入,建設單位不僅著眼于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安全,對外觀配置等也提出不同要求,發生許多臨時性變更(如簽證洽商等),缺乏經濟性考慮,導致出現“三邊”現象(即邊設計邊施工邊變更);還有與集團溝通不暢導致的盲點,導致集團領導視察時對項目提出的不同指導性修改意見,會導致出現拆改等項目返工工作;還有業務不精的審批人,不考慮簽證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對已列入定額和合同范圍的內容進行重復簽證等;另外,還有與地方行政主管部門溝通不暢,如供電局對變配電工程驗收時,額外要求增加通訊調度部分內容等簽證需求,這些合同外新增內容也是導致工程結算超預算的主因。
造價從業人員按圖算量算價時,其所具備的專業技能、知識水平及實操經驗等,都將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決策結果;若從事預算編制的造價人員缺乏現場工作經驗,則預算成果資料里的套項,就只停留在設計圖紙標明的現有基礎資料里,難以結合現場實際施工工藝和工序,出現施工措施費漏算、錯算現象(如圖紙設計未體現但施工中卻必須使用的腳手架工程等);若預算編制人員專業不精、知識水平不高,對設計圖及規范圖集等工具的把控能力較差,不能恰當使用算量軟件計取工程量(如錯層、跨層或節點內容計算不完整等),難以預估并解決預算編制內可能存在的問題;且造價負責人疏于認真審查,則工程預算投資無法全面反映和正確預測實際施工費用,導致結算辦理中出現很多新增增補項。另外就是工程結算文件審核的不嚴謹性,如多計算工程量及重復套價問題,同一工程量出現在兩個定額子目內,如接線盒已經單獨按燈具總數量列項,集中計算在某個分項工程內,但在之后的筒燈射燈分項內接線盒再一次被算入,忘記扣除原已計取的相應內容,這就增加了工程結算數據的偏差等。
堅持設計的主導作用,不僅關注設計成果質量滿足項目功能定位及功能分布要求,概預算編制也要結合現代智慧建筑功能需求;施工圖紙設計符合優化設計、科學設計和深度設計要求,如將可視化、模擬性強的BIM 技術與CAD 制圖有效融合,并進行多專業一致性檢查,高效整合各專業工程技術,避免設計變更和施工變更現象同時發生;重視圖紙會審工作,尤其對于重點內容專項設計,應充分考慮施工現場情況,并組織相關單位認真調研會審;與施工單位簽約后、進場前,建設單位組織監理、設計、施工單位等充分研討施工圖紙,指導施工的可行性;對于需要變更的內容,應提前籌劃辦理相關變更手續,盡量減少施工過程變更,減少施工中因圖紙會審、洽商簽證等頻繁變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合同文件是控制項目工程造價的重要依據性資料,合同簽訂文本應優先選用集團內部審閱并下發的國內建設工程合同(標準)示范文本,合同文件要明確項目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工程范圍、工期與計價方式、責任義務、計量與支付約定等,注重當地市場信息指導價外的材料設備檔次選型、變更索賠、價款確定及調整、爭議解決方式等;根據項目工程特點,考慮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客觀因素所造成的潛在風險,結合國標、地標等各種政策法規,組織各專業部門對合同風險進行系統評審,最大程度降低合同履約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風險,如針對物價波動,發包主與承包方可按比例約定,承擔材料設備價格風險分攤范圍,預留一定價格浮動空間;明確變更工程量的條件和計量計價方式;對于必然發生但不確定的具體事項,按有關計價規定預留暫列金額;合同文件應明確約定承包方不得高估冒算,若承包方上報的竣工結算額與最終核定的結算額誤差超過核定結算額的5%,則發包人直接以負簽證的形式下發,扣除相應違約金,以避免結算遠超預算現象。
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管理是一個系統復雜的漫長過程,需要相關人員具有大量的現場實踐及經驗積累加強。因此,建設單位首先要對造價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以提高工程造價準確度,必要時需引進經驗豐富、信譽度高的第三方造價審計單位全程介入。預算編制要用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因此,預算管理者應有事先對整個工程全方位分析和風險判斷決策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工程造價分析能力,確保工程造價文件的準確度和完整性。結算時,應注意約束審計單位及建設單位造價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對工程結算中潛在的高估冒算風險要重點審核。
造價管理與施工管理緊密相依,建設單位項目部人員與監理應時刻監督現場施工管理情況,看其是否嚴格按照國家規范標準、施工方案及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是否管理松懈、偷工減料、忽略工藝要求,監督甲供材料的損耗是否超標,監督工程分包合同的履行;嚴格現場變更簽證管理,衡量經濟利弊,并報原設計單位同意[3],降低由于工程變更引起工程量變化,突破成本控制目標的風險;加強索賠管理,尤其是避免因建設單位和監理的失誤,造成施工方經濟損失而提出的索賠;對于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的變更簽證,應采取建設單位、監理及施工方現場聯簽方式,對于簽證變更中需重新組價的新增項,應注意其新增內容中,是否有部分內容已經包含在原合同文件中,對于合同外新增的材料設備,認質認價程序應規范、價格合理。加強施工階段現場管控力度,并做好原材料進場報驗、施工記錄、檢驗批次、隱蔽驗收記錄等工程資料整理。
竣工驗收等行政許可手續全部辦理完畢后,工程結算階段,首先應注重竣工圖紙的審查和變更簽證文件的真實性核查,結算審核要做到有理有據,確保真實性及工程量的如實體現。施工單位申報結算,監理、審計單位及建設單位認可后開始辦理,結算文件與合同文件比對,有增有減、不重復套項,有理有據完成結算辦理。
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管理直接影響建設工程整體經濟效益,對于結算資料里出現的結算超預算現象,建設單位應從優化設計管理、重視合同簽約管理、提升造價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嚴格現場管理等方面入手,多角度提升預結算編制質量,使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真正能充分指導實際工程建設,有效控制建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