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長建
(溫州市鐵路與軌道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溫州 325000)
預應力管樁與鋼管柱貝雷梁支架組合施工技術,能夠解決大多數因地質原因造成現澆連續梁施工困難的問題。溫州市域鐵路S2 線一期工程土建某標段,位于溫州市東部沿海,廣泛分布軟弱土,該項目決定采用預應力管樁進行地基處理,結合鋼管柱貝雷梁支架進行施工,此施工技術擁有施工速度快、投入機械、材料、人員少、安全可靠性高的特點,不僅有效地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還極大地節約了成本,節省了工期。本文對此進行詳細介紹。
溫州市域鐵路S2 線一期工程土建某標段,起訖里程為:DK74+258~DK82+919,全長8413.75m,包含3 車站2 區間1 隧道,全線共計現澆簡支梁197 跨,連續梁8 聯(四線4 聯,雙線4 聯)。其中4×35m 跨度雙線連續梁采用單箱單室截面,跨中截面中心線處梁高2.15m,支點截面中心處梁高2.25m,橋面板頂面由翼緣向中心設置2%V 型排水坡,腹板跨中處寬0.48m,頂板跨中處高0.27m,底板跨中處高0.25m,支點處頂板高0.4m,底板高0.8m。由于地質軟弱,地基處理難度大,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此聯連續梁的施工,便是該項目的技術要點。
4×35m 雙線連續梁位于海塘區間(隧道南)S112#-S116# 墩,其中,跨中主墩S113#-S114# 墩均為雙墩,左右兩墩間距分別為16.9m、16.2m、20.7m,現澆連續梁為小曲線梁,在跨中主墩處設置高3.5(3.5)m 實心橫梁(見圖1)。

圖1 現澆連續梁平面圖
因連續梁范圍內地質軟弱,地面淤泥質地層普遍在20m 以上,地基承載力極差,又因為連續梁跨中主墩間距過大,無法利用橋梁承臺作為現澆梁支架基礎,致使該項目常用的大跨度雙層加強型貝雷梁支架無法使用,在此對如何完成該聯連續梁的施工技術進行研究。
采用大跨度雙層貝雷梁支架,用8 根Φ630mm×8mm 鋼管柱作支架臨時支墩,鋼管柱底部澆筑寬1.5m、高1m 的條形基礎,并在基礎下方進行換填處理。
經過計算,采用此支架方案單根鋼管柱最大軸力為1456kN,單排鋼管柱下方條形基礎尺寸為1m×9m,所需承載力為647.7kPa。考慮到連續梁范圍內淤泥層過厚,經換填的地基基礎難以達到所需最小承載力,故此方案不適用。
對連續梁范圍內地基進行整體換填,換填后澆筑15cm 厚C20 混凝土墊層。滿堂支架采用立桿縱向間距90cm,立桿橫向間距空腔區和翼緣板區間距90cm,腹板位置間距60cm,橫桿步距100cm,在立桿的頂部和底部步距調整為50cm。豎向斜桿滿布設置,豎向每隔4~6 個標準步距,設置水平向斜桿或者扣件鋼管剪刀撐,其支架的橫向布置全橋一致,不隨底板寬度變化而變化。
經過計算分析,采用此施工方案,地基承載力需達到300kPa,項目周邊地區均為軟土地質,填料需從較遠地區購買,且換填體量巨大,施工成本高,速度慢,無法保證地基的均勻沉降,安全風險較大。
支架采用單層普通型貝雷梁多跨式支架,連續梁每跨鋼管柱縱向間距9.4m+9m+9.4m,每排橫向布置4根,間距2.6m+2.8m+2.6m。鋼管柱下方設置寬1m、高0.5m 條形基礎,每條條形基礎下方打設8 根預應力管樁(橫向4 根,縱向2 排),以提高承載力。
經過計算,中間一排鋼管立柱的承受力為:(890.5+1010.9)×2=3802.8kN,每排鋼管立柱下方做條形基礎,條形基礎下方打8 根預應力管樁(橫向4 根,縱向2 排),則每根樁應承擔的力為:3802.8÷8=475.35kN。上層為20m 淤泥,下層均為黏土,管樁打設深度不小于40m。預應力管樁采用錘擊沉樁,并不計算樁端阻力,只考慮樁周摩阻。
預應力管樁擁有單樁承載力高、適用性強、單樁承載力造價更便宜、運輸和吊裝更便捷、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工期短等優點。且支架材料均為該項目常用材料,可調配性強。經該項目部討論分析,決定4×35m 連續梁采用此方案進行施工。

圖2 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施工前,根據設計圖紙計算管樁數量、規格,樁體的放置地點根據實際施工情況確定,以方便施工及吊裝為原則。堆放地點要求平整、寬敞,不影響施工、起吊。預應力管樁堆放時,要求下墊枕木,采用3 點支撐,堆放層數不大于3 層。堆放順序應合理,避免翻運樁堆,造成管樁不必要的損壞。
(1)測量放樣。施工前根據設計圖紙,提前進行地表清理及樁位放樣,確定樁位軸線以及樁位標高。
(2)豎樁與插樁。將首節預應力管樁樁尖對準樁位標記點,然后緩慢壓樁,當樁尖壓入土體后,應對樁位進行復核,確保樁位偏差控制在20mm 以內。
(3)垂直度控制。施工前,調整樁機樁架的垂直度,確保預應力管樁保持垂直,當樁尖打入土體1m 后,重新復核樁體垂直度,確保管樁精度,首節管樁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總偏差不大于1%。在管樁打設過程中,隨時進行跟蹤檢測,如有偏差,及時調整。必要時拔出已打設的管樁,回填沙土后重新打設。不允許采取強拉強拽的方式進行調整。
首先,將預應力管樁固定在樁機上,調整好垂直度、確定樁位后緩慢插入土中,重新核對樁位及垂直度后開始擊樁,并做好記錄。打樁開始時應輕壓輕打,同時觀察樁身、樁架、樁錘等垂直一致后,即可轉入正常施打。
接樁采用樁端端板焊接連接,焊接前應清除端板雜物、銹跡,確保表面光滑。焊接時,應先對樁身進行固定,可采取四點固定法,對樁身四周四個點進行點焊,確保樁身在焊接過程中不移位,焊接時應對稱焊接,防止樁身變形,焊縫要求連續飽滿,焊縫厚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一般采用插銷式送樁器進行送樁。送樁前,應在送樁器進行尺度標注,根據設計要求,計算送樁深度,在送樁過程中,控制送樁速度,觀察管樁送樁情況,當送樁至設計標高1m 左右時,操作人員應減慢送樁速度,在測量人員的指揮下進行調整,直到送樁至設計標高,測量人員發出信號即可停止送樁。

圖3 貝雷梁支架現澆梁施工工藝流程圖
對支架范圍進行放樣,確定條形基礎設置位置及標高,待預應力管樁打設完成后,開始條形基礎施工,條形基礎尺寸寬1m、高0.5m。預應力管樁伸入條形基礎10cm。條形基礎施工前應對地面雜物進行清理。
(1)安裝鋼立柱承臺、條形基礎施工時,在其頂面預埋高強螺栓,高強螺栓通過胎模定位。待承臺、條形基礎混凝土強度滿足要求后安裝鋼立柱。鋼立柱底部通過法蘭盤與基礎預埋螺栓連接,鋼立柱安裝時,應對其垂直度進行控制,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見圖4)。

圖4 鋼立柱與條形基礎連接節點
(2)鋼管柱安裝完畢后,在鋼管立柱間設置16 槽鋼剪刀撐(見圖5),位于墩頂向下6.5m 處,通過螺栓或焊接連接,作為管樁之間連接系,平聯與剪刀撐的安裝與焊接需要在施工腳手架上進行,腳手架采用可拆卸移動支架,每搭設一層均需與鋼管立柱進行可靠連接,以增加其穩定性。用手拉葫蘆或吊車吊裝平聯和剪刀撐鋼構件,構件吊裝時必須掛扣牢靠,鋼絲繩及卡環需檢查到位。

圖5 鋼立柱剪刀撐連接圖
(3)安裝砂箱前,根據設計的安裝高度及砂箱箱體高度,計算出砂箱箱體內裝砂高度。為方便卸砂,在距砂箱底部5cm 處做一個球形閥門。此外,為了保證2I56 橫梁不側翻,在砂箱頂焊接厚度10mm 的限位鋼板。
(4)安裝橫向2I56 橫梁,2 根長11m 的I56 工字鋼,中間采用間隔焊接聯接,每2m 焊接一處,每處不少于20cm,對應鋼管支墩處要加強焊接,焊接長度不小于60cm,在場地加工,吊機安裝(見圖6)。

圖6 鋼立柱、砂箱、柱頂橫梁連接圖
(5)貝雷桁架縱梁,每排盡可能采用標準貝雷片桁架,如跨度不能滿足需要時,根據實際跨度,增加幾片非標準貝雷片桁架,最終原則是貝雷片桁架的跨度能夠滿足施工要求。
貝雷梁在地面進行拼裝,采用寬45cm 和90cm 花窗連接成組,通過吊車進行安裝,貝雷梁安裝就位后,采用Φ20mmU 型螺栓與雙拼I56a 工字鋼橫梁進行固定,并每隔6m 采用槽鋼進行橫向連接,確保貝雷梁穩定性。
(6)貝雷梁安裝完成,即可安裝貝雷梁頂部橫向分配梁,橫向分配梁采用I12 工字鋼,縱向間距75cm。
(7)為驗證現澆簡支箱梁支架方案的安全性,消除各級非彈性變形,計算支架的彈性變形與預壓重量的線性關系,同時也為了便于對梁體進行線性控制,施工時能夠準確地設置梁體預拱度,需要對箱梁現澆支架體系進行預壓(見圖7)。

圖7 支架預壓
支架經過預壓后即可進行現澆梁的鋼筋、模板、混凝土、預應力施工(見圖8)。

圖8 現澆梁成品
預應力管樁與鋼管柱貝雷梁支架組合施工技術,能夠解決大多數因地質原因造成現澆連續梁施工困難的問題,此施工技術相較于傳統的基礎換填加滿堂支架施工技術,擁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的特點。
溫州市域鐵路項目該標段,通過對預應力管樁與鋼管柱貝雷梁支架組合施工技術的應用,有效地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極大地節省人工、機械、材料成本,節省工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值得在以后類似工程施工中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