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哲
“青海湖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取得的成效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斷鞏固拓展……”2021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考察時強調。
一年來,剛察縣聚焦生態保護、民生改善、民族團結進步、高質量發展、黨史學習教育“五項戰略任務”,走好產業轉型升級、民生福祉提升、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三條路子”,努力實現生態文明、經濟社會、鄉村振興、民生福祉、社會文明、和諧穩定“六個奮斗目標”,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剛察新篇章。
剛察北靠祁連山、南依青海湖,地理位置特殊,生態責任重大。剛察縣以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為契機,厚植生態優勢,深化生態改革,發展生態產業,弘揚生態文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邁出了打造美麗青海“剛察樣板”的堅實步伐。
堅持保護優先、源頭控制、綜合治理,剛察縣扎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切實發揮剛察作為祁連山南麓、青海湖北岸生態屏障的重要作用。
剛察縣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試點項目,推進封湖育魚、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強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源區的保護和建設,加大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統籌推進仙女灣濕地生態教育基地建設及周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沙柳河濕地公園通過國家級驗收,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位于青海湖國家公園腹地的剛察縣仙女灣濕地保護區是魚鳥的“天堂”。攝影/扎西東主
剛察縣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嚴格控制各類廢氣排放,加強城鄉污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啟動垃圾分類三年行動,深入推進禁塑、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等工作。剛察縣嚴格落實各級黨政領導班子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問責制和責任終身追究制;全面實施生態環境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和執法監督正面清單,健全完善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等體制機制。科學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建立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全面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控制破壞生態行為;全面啟動了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工作,健全了“縣有領導小組、鄉有辦公室、村有工作隊”的生態保護機制。同時,剛察縣深入開展宣傳教育,舉辦“保護青海湖,我是志愿者”等系列活動,著力構建全民行動體系,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依托仙女灣、湟魚家園、沙柳河濕地公園等生態資源,剛察縣開發公眾休閑、旅游觀光產品,實施仙女灣濕地保護和生態教育基地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齊頭并進。剛察縣全力推進“農牧耦合、草畜聯動”綠色發展,實施畜牧業轉型升級行動,創建生態家庭牧場、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各類規模化養殖場、藏羊標準化養殖基地、生態牧場數量持續增加,全縣近70%的農牧戶和85%的牲畜實現補飼養殖,天然草場承載空間進一步釋放,草畜矛盾極大緩解;立足資源優勢,加快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產業規模化發展步伐,推動煤炭企業轉型發展,全力打造熱水集鎮一體化新型產業園區;逐步發展裝備制造、無人駕駛航空器試驗基地等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的綠色工業,主動贏得綠色發展優勢。
剛察縣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最大追求,持續深入推進民生社會事業建設,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剛察縣堅持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建立健全有效銜接政策機制體系,制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實施方案,全縣邊緣易致貧戶及脫貧監測戶全部實現動態清零,牢牢守住規模性返貧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焦“五大振興”,2021年,剛察縣實施產業發展、穩崗就業、教育補助等項目49項。今年以來,重點聚焦全省鄉村振興“八大行動”, 剛察縣落實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補助等各類項目28項,扎實推進果洛藏貢麻村建設,編制《鄉村振興規劃》,從黨建引領、項目建設、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多向發力,規劃項目24項,致力于把果洛藏貢麻村打造為鄉村振興、生態文明、民族團結的“三個樣板”,建設成鄉村旅游、鄉村治理、共同富裕的“三個示范”,努力走出一條文旅融合、人居提升、生態優美、民俗體驗的高原美麗村寨新路子。
從剛察經濟欠發達的基本縣情出發,剛察縣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堅定不移持之以恒興產業、抓項目、強實體,全縣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今年,剛察縣大力發展高原生態農牧業,深入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投入資金4554.9萬元,規范建成養殖牧場7處、家庭農牧場14家;建設環湖型牦牛和高原型藏羊優質畜產品原料保障基地,22.06萬頭(只)牦牛藏羊質量檢測和可追溯體系日趨完善,生態智慧高效農業建設有序推進;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扎蘇合園區總容量210兆瓦6家規上光伏企業運行良好,49.5兆瓦、15兆瓦大唐風電項目實現并網發電;總投資53億元的國家能源集團120萬千瓦“源網荷儲”一體化光伏和330千伏輸出通道項目有序推進。
全力打造特色生態文旅產業方面,剛察縣依托“魚鳥羚”“山海泉”“綠草源”“詩歌情”等特色文旅資源,構建“一核四區一環一帶”旅游總體布局,傾力打造“東西”“南北”旅游路線,成功舉辦青海湖裸鯉增殖放流暨觀魚節,首屆“詩意星空·西川記憶”草原詩會等節慶活動,啟動實施“藏城營銷三年行動”,“魚鳥天堂·藏城剛察”品牌效應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