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扶有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尤其是職場上明爭暗斗的是非,更是隨處可見。固然,現代企業非常注重團隊精神,講究團隊合作,但在個人利益得失上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紛爭。職場人際關系變幻莫測,并不是對你好、平易近人的人就是對你有益的人。當一切都無法如人所愿的時候,就必然會出現上司與上司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的是非和誤會。所以,作為一個理智清醒的職場人,是非當前,如果想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還應這樣歷練自己,給對方“好看”。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一直是嘉華的座右銘。在公司任職3年有余,他工作頻頻出彩,深得領導和同事們的信任。因此,在年度總結會上,總經理有感而發:“嘉華不僅是我們公司的形象大使,做人做事更是值得大家學習。”總經理的這番話,對許多見賢思齊的同事來說成了動力,但也點燃了一些同事嫉妒的火苗。
周五這天,嘉華把全天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很緊湊。早晨7點的時候,他通過電話向總經理報告了當天的行程安排,便直接從家里去見客戶。當與客戶談到優惠政策時,嘉華才想起早晨忘了到公司拿文件,他只好致電辦公室確證。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很肯定地告訴嘉華,他印象中的優惠政策與他放桌面上的文件內容一樣。豈料,嘉華中午趕回公司核證時,才發現自己印象中的優惠政策是原先的優惠政策,與最新的優惠政策相差了3%。當他打電話向客戶致歉修正時,早就嫉妒他的同事呂翎正在一邊幸災樂禍。原來,嘉華打電話到辦公室確認最新的優惠政策時,呂翎正好聽到,嫉妒心強烈的他悄悄將嘉華辦公桌上的文件替換成優惠政策沒調整之前的文件。
中午吃飯的時候,上司、同事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這時,呂翎對嘉華表現得非常關心:“華哥,你上午與客戶談判,不會因為把優惠政策弄錯,沒簽成單吧?”嘉華不知呂翎背后使壞,隨口說:“沒多大問題,下午我會補救的。”這時,有幾個上司和同事開始議論起來,呂翎說:“哎呀,像華哥這樣做事特別讓上司放心的人,也出現這樣低級的錯誤,情有可原啦。”嘉華這才意識到呂翎在故意渲染自己的過失,有意在上司和同事們面前搬弄是非。他正想反駁,呂翎又說話了:“華哥,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盡管開口,這個忙我幫定了。”嘉華識破了呂翎的詭計后,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然后說:“智者千慮,也難免一失。不過,我會把自己的這次小失誤當成大錯誤來反省自己,不會給公司抹黑。謝謝你的好意,我自己有能力處理好這件事。”
職場分析? 有一種人的眼睛是專門用來盯著別人的,你一旦出現紕漏被他發現,他便唯恐天下人不知,然后以教導的口吻,像對你有無限的關懷一樣大聲說出來,而且往往選擇上司在場、同事集中的時候。其居心無非是要夸大你的錯誤,擴大錯誤的影響,以提高自己在辦公室的地位。遇此情況,千萬不能“惱羞成怒”,那樣就中了人家的圈套了。記住,你出錯在先,不管怎樣都無法推卸責任,如果再針鋒相對地爭吵起來,就更顯得缺少風度。
“好看”之道? 第一,沉著應對,讓理智控制情緒。當你的情緒十分激動,或者處于憤怒邊緣的時候,在心里默念十個數字,讓自己冷靜下來,讓對方充分“表演”完。旁觀者都不傻,他的居心人家看得出來,即使錯誤在你,大家也會對你表現出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第二,坦誠失誤,謙虛接招。某些人公然在上司和同事們面前渲染你的過錯,無非是想乏損你的水平和能力而抬高自己的身價。那么,你不妨在坦誠自己工作失誤的同時,以謙虛勇敢的態度老老實實地接受他遞過來的狠招。他曾經不平衡的心理,自然會在你給他“面子”中得到平衡,從而淡化對你的嫉妒。
第三,熱情致謝。不妨誠懇地表示向他學習,自嘲一下:“謝謝你的指正,我以后一定注意,希望不會再有下一次。”這叫積極補救。當然了,記住這種人的真實面目,看清他的用心,凡事自己細心些,不給對方可乘之機才是更穩妥的方法。
曼莎雖然不算特別漂亮,但是個柔情似水、善解人意又安靜純潔的女孩,她的主管在招聘的時候就看上她這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曼莎上班后,主管對她特別關照。更讓主管感到敬佩的是,曼莎特別聰慧,工作上的事一點就通,一學就會,讓主管省了不少心。因此,主管由開始的刮目相看到心生愛戀。這一切都被公司的美女玉溪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
一天下午快下班的時候,曼莎所在的部門臨時接到一單“救場”的生意,上司要求大家加班。晚上十點多了,曼莎還在電腦前忙碌,主管心疼地將一盒曼莎最愛吃的煎魚塊放在她面前。曼莎很是感動。巧的是,玉溪此時正好過來向主管報告任務完成,準備收工。聰明的曼莎靈機一動,趕緊說:“你看,主管知道我們加班辛苦了,特意犒勞我們的,趕緊趁熱吃吧。”雖然玉溪明白這是曼莎為主管打圓場,但還是忍不住調侃了下二人。
晚上,玉溪回到家很是不忿。她實在想不通:論姿色,曼莎與她平分秋色;論資歷,曼莎應該叫她前輩;論水平能力,曼莎做得了的,她也能做得好。可為什么主管偏偏對曼莎情有獨鐘呢?如果任他們這樣發展下去,她在公司的顏面無存不說,曼莎還很有可能搶先升職。玉溪越想越生氣,最后計上心頭。
第二天,曼莎將本月的銷售報表做好,報主管審查,主管非常信任地告訴她:“你做的錯不了,直接報給上司吧。”曼莎走到上司辦公室門前,剛準備敲門,就聽到玉溪正在打“小報告”,而且純粹是歪曲事實,信口雌黃。曼莎聽得氣直往上沖,真想沖進去與玉溪爭個對錯,但轉念一想:如果這時沖進去,雖然能當面戳穿玉溪的謊言,但上司會怎么想?而且自己的確是送報表正好聽到,可上司會認為這么湊巧嗎?說不定上司還會認為她在偷聽,因而對自己的人品進行質疑。想到此,曼莎悄然離開了。她要用智慧“制服”這種愛打“小報告”的是非之人。
職場分析? “小報告”是指一種不正當的舉報行為,或是內容不正當,或是動機不正當,或是手段不正當,或是幾者兼而有之。在職場中,“小報告”都是打給上司聽的,如果上司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這種“小報告”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如果上司是一個黑白不辨、易聽信他人的人,“小報告”就會對被誣陷者構成威脅。人在職場,利益沖突之下,難免會有得罪他人之處,如果被你得罪的人是“小人”之輩,你不得不防他在上司面前打“小報告”。
“好看”之道? 第一,單獨約對方嚴肅談話,亮明自己的態度,絕不放任第一次。這種事情只要遇到一次就必須想辦法解決,絕不能聽之任之,否則人家會有恃無恐,變本加厲。建議你直接把事情說出來:“我恰巧聽到你對領導說的話,我想你可能有些誤會,我現在當面給你澄清一下。以后如果有什么疑問可以直接問我,我如果回答不了,你再找領導也不遲。”這樣,她自然會明白你已經知道了她的行為,也算給她提個醒,讓對方下不為例。
第二,針鋒相對。采取“針鋒相對”的對策,防范和反擊“小報告”最為關鍵的是選準目標,并且針對搬弄是非的人采取公開論戰的方法,對其所散播的流言蜚語進行大膽揭露和堅決批駁。
依蒙在一家投資公司做行政助理,這對于非專業出身的她來說,升職的空間和機會雖然不太大,但公司待遇很好,而且不像其他外企一樣忙碌。因此,依蒙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職位,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人際上溫善體貼、善解人意,從不與同事交惡。
周三上午,依蒙從上海出差回公司,突然發現行政部多了一張新面孔,仔細打聽才知道新人是領導的親戚。依蒙正琢磨著找時間拜訪一下這位姐姐,人家倒主動找到她套近乎,介紹自己叫喬冉。喬冉一番“以后還得仰仗小妹多關照”之類的話,說得依蒙都不好意思了。之后,依蒙發現喬冉對自己可真是太好了,那個殷勤勁讓她感到自己似乎就是她的領導似的。依蒙有些懵了:盡管自己在工作上深得領導信賴,可喬冉是“皇親國戚”,不至于如此對待自己。
一個月后的一天,喬冉趁著大家外出,來到依蒙的辦公室,親切地與她閑聊起來。她先是夸依蒙做人做事如何好、如何有水平,然后就把話題切換到公司的人事上:一會兒說誰有可能升職,本來這個職位是依蒙的,可人家有大領導在背后撐腰;一會兒又說哪個同事不可信,愛打小報告……喬冉還在那兒喋喋不休地說著,依蒙卻感到很不是滋味:喬冉這不是在搬弄是非嗎?她當時很想批評喬冉的做法,但一想也犯不著與她較勁,于是找了一個借口把喬冉支走了。
職場分析有的人喜歡制造是非,然后坐山觀虎斗。在你面前痛斥別人的不是,猛夸你的長處的人,千萬別相信他。從你眼前一轉身,他就會把同樣的話重講一遍,渾身“不是”的人就換成你了!這種人好像不講別人壞話日子就過得不舒坦,只要你順著他的意思說上幾句別人的不是,或是對他的話隨聲附和,那你就成了他拉幫結派的同盟軍,有一天傳到當事人耳朵里,議論是非的人當然就變成了你。這是非就算惹上身了。人家若是找上門來論個究竟,你不見得能解釋清楚,如果人家并不找你理論,只在心里默默地記你一筆賬,那你就等著背后“挨刀子”吧!
“好看”之道?第一,“哼哈”而過。面對這種人,我們要像隆冬的天氣,盡量冷!對他說的任何是非話題都做出冷淡的反應,久而久之,是非人自然會知“冷”而退。他說的是非,不要贊同,也不要斬釘截鐵地加以否定,否則你就是參與者了。言語交流,“哼哼哈哈”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因為“哼”“哈”是一種模糊語言,既會讓道人是非者感受到你的成熟,又能讓他覺得這個話題無法再交流下去,而知趣地中止談話。
第二,轉移話題。可以談談美容、健身,說說天氣等,就是不說誰是誰非,把話題繞開,她就沒勁了。記住一個原則:一旦陷入,在是非的漩渦里只會越陷越深,趁早遠離它!
第三,減少來往。慣于拉幫結派的是非之人一旦成為你的同事,他們在工作中經常會不厭其煩地把不利于你的是非輾轉相告,這樣會對你的情緒造成莫大的負面影響,以致影響你正常的工作。所以你應巧妙地拒絕和他們見面或不接他們的電話,此類人不宜過多交往。
編輯|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