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江成
針對部分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抽檢中連續多次被檢出不合格樣品或問題樣品,有些不合格指標甚至反復出現的情況,4月18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對檢出多批次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進一步強化監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堅持問題導向,把“從嚴”作為多批次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監管的新常態,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違法嚴懲,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通知》明確,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必須堅持教育與懲戒相結合,做到寬嚴相濟、法理相融;對觸犯安全、質量和道德底線,危害消費者飲食安全等違法行為,嚴格依法執法,嚴禁不作為、慢作為,嚴禁放任不管或者簡單封殺,守牢安全底線、法律底線和系統性風險底線。省局將定期對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強化檢管結合離不開對本地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依托抽檢結果,一方面對檢出多批次不合格和問題食品的企業,按照風險管理原則調高風險等級,列入日常監管重點對象,必要時開展體系檢查。另一方面,以抽檢結果及后續處置中發現的問題為主要線索,以食品安全自查等各項制度落實、供應商審核把關、原料和食品購進、環境衛生、生產經營過程控制、人員管理等為重點,開展“雙隨機”飛行檢查,全面排查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違法違規、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等情況。
《通知》要求,逐一分析研判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出現多批次不合格樣品的原因、存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和風險隱患,實施“一戶一臺賬”。對多次檢出不合格樣品卻又多次因適用《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免予處罰情形的,深入分析問題原因,督促指導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時整改到位。對問題較為集中的品種、企業、地區,研判是否存在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一旦發現及時組織開展專項整治。
同時,實施最嚴厲的處罰。對上一年度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監督抽檢、投訴舉報等情況進行匯總分析,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存在屬于《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即對一年內累計三次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受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以外處罰的,由屬地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存在屬于《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相關情形的,堅決嚴肅處罰到人;涉嫌犯罪的,依法及時將相關線索或案件移交公安機關處理。9349A00E-257E-4797-AB5A-CD04064D0A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