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平
摘 要:我國工業結構不斷優化,但自然資源依賴型、勞動力依賴型產業占比仍較高,新型制造業份額雖不斷增加但產業競爭力不強。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需要推廣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產業來優化經濟結構,大力發展專利密集型產業是必然選擇。通過剖析專利以及專利密集型產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制,引起政府和產業界的重視,有利于推動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專利密集型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
中圖分類號:F062.9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2)10-0133-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2.10.030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y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HU Cuiping
(Law Shool/IntellectualProperty School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China)
Abstract: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continuously optimized, but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dependent and labor dependent industries is still high, and the share of new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s increasing, but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s not strong. In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deep-processing and high value-added industries to optimiz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vigorously develop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By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patents and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can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dri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Keywords: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y;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driven; supply-side reform
0 引言
《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知識產權為發展核心要素,通過全面提升知識產權綜合水平,發揮知識產權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經濟高速增長到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創新驅動是動能轉換的根本,其核心是要凸顯知識產權在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中的核心要素作用,作為科技創新的主要成果,專利技術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更為關鍵。在經濟轉型和知識產權質量提升背景下,如何發揮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尤其是專利密集型產業對工業經濟的引領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1 專利密集型產業認定
專利密集型產業是一個相對的動態概念,對某類產業的政策支持可以促進更多產業加強研發,使其向專利密集型產業動態演變,而專利比重的下降也會促使一些產業退出專利密集型產業行列。
美國將人均知識產權擁有量高于所有產業平均水平的產業視為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其范圍也有變化。美國專利商標局2016年的報告[1]以專利密度作為專利密集型產業的衡量標準,確定了25個專利密集型產業;美國專利商標局2021年的報告[2]根據行業規模(行業平均就業人數)調整的已授予知識產權數量,劃定了版權、發明專利、設計專利和商標密集型產業。歐洲專利局(EPO)和歐盟知識產權局(EUIPO)[3]認為與其他使用知識產權的行業相比,每位員工的知識產權使用率高于平均水平的行業即為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確定了商標、專利、外觀設計、版權、地理標志和植物品種權等6項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
我國學者對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分類標準研究較多,政府機構對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的引導政策和正式文件集中于專利密集型產業領域。先后發布了《中國專利密集型產業主要統計數據報告(2015)》《專利密集型產業目錄(2016)》(試行)《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2019)》。對專利密集型產業的分類也有差異,2016版目錄確定48個中類行業為專利密集型產業,而2019版將專利密集型產業設定為發明專利密集度、規模達到規定的標準、依靠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符合創新發展導向的產業集合,最終確定專利密集型產業7大類(環保產業、新材料制造業、新裝備制造業、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業、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業、研發、設計和技術服務業、醫藥醫療產業)、31個中類。
2 專利密集型產業在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地位
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相對于經濟增長速度而言的,既要考慮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總量,又要考慮經濟發展的質量,由單一的速度指標轉向生活品質提升、產業結構優化、生態環境改善、社會公平與協調發展等多維度指標。第一,經濟高質量發展強調經濟的穩定可持續增長。第二,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產業結構合理、發展協調,產業效益高。第三,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生態友好型發展,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第四,經濟高質量發展應該是集約型、高效益發展。作為生產要素投入產出的基本單位,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為生產要素的投入產出效率,另一方面為企業價值創造強,產品附加值高從而助力企業提升效益。
2.1 技術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作用
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量是指推動某地經濟發展的要素中更具有活力的要素。從產業結構分析可以發現:第一產業是通過對農業資源的消耗來獲取財富的;第三產業主要是財富的轉移,只有其中的生產型服務業可以優化制造業結構,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第二產業中的科學技術才是真正為社會創造財富,促進制造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從具體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來說,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投資密集型產業需要轉變生產方式,強化其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也有研究者對經濟發展所需的基本要素進行研究,認為勞動者素質、科技投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消費需求等因素都是經濟發展所需基本條件。但是從這些生產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而言,以生產要素的大規模投入而帶來的經濟增長是數量擴張型增長,是以資源的等量消耗為代價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則需要對既有生產要素進行挖掘和優化組合,促進資源利用效率和產出能力提升,即以技術進步為主要驅動力。從微觀層面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增加企業效益,而其實現路徑則離不開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和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
2.2 專利及專利密集型產業對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貢獻
在高質量發展途徑上,以創新驅動取代要素驅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路徑[4]。通過對經濟高質量驅動力量分析,需求側是供給側變革的拉動力量,而制度側為供給側提供助力和保障,最終通過供給側改革優化生產方式、提升產業競爭力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現為經濟整體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在生產方式上是由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在產業發展上體現為三次產業結構的高端化和技術結構的優化升級。在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長方式在于通過科技創新來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推動經濟增長效率與效益的雙提升。作為科技創新成果的主要形式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前瞻性指標,專利技術通過助推供給側改革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5],專利技術具有提供創新產品來刺激供給需求、提升供給效能等方面的作用。學術研究已普遍驗證了專利對經濟增長的積極貢獻,而且高質量專利更能顯著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專利質量也會通過提高企業產品質量、擴展產品種類來提升出口競爭力,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因此,無論是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還是動力變革,專利都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銜接,也都需要強化創新、保護創新、利用創新來實現。
目前,創新驅動的新經濟逐漸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各國更是力圖建立新的、能夠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高端產業體系,其中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尤其是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將直接影響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帶動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及整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近年來,中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對工業經濟的貢獻度持續增加,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不斷增大,對我國經濟發展推動明顯。在創新引領經濟發展過程中,知識產權制度可以充分發揮創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蓬勃發展,共同促進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3 專利密集型產業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制
3.1 專利密集型產業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是創新產品或服務,促進產品的差異化,提升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滿足或刺激消費者的有效需求。新穎性、創造性是專利確權的前提,通過專利的實施而提供的產品也相應地區別于既有商品,可能是全新的產品、服務,甚至是新的產業,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差異化的需求?;趥鹘y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專利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品質,更好地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專利應用于企業產品或服務中,也能給市場注入新活力,增加了消費者的信心和期望值,激發了潛在市場需求。專利密集型行業的工人明顯“收入溢價”,2019年美國專利密集型產業的平均周收入要高于其他行業60%,其中發明專利密集型員工的收入溢價高達97%[2];而2014―2016年歐盟專利密集型產業的薪酬與其他產業相比要高出47%,其中專利密集型產業薪酬溢價72%[3]。專利密集型產業帶來收入增加,收入效應刺激高端消費需求進而拉動供給側優化升級。
專利可以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提升產業價值和價值鏈位置。企業提質增效更多依靠的是市場機制,很難通過行政命令或單純的政策引導來實現。而專利為企業帶來的競爭優勢,一方面有效地配置了創新資源,促進技術對傳統生產要素的優化和替代;另一方面激發了企業進一步的創新創業熱情,促進了效率較高、優質高效的企業的快速發展。在國際競爭中,專利是重要的通行證,而要繞開專利壁壘甚至以專利為矛,就需要強化專利創造和應用,激發企業提質增效,提升產品競爭力,在全球范圍內獲取競爭優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企業或產業價值受專利無形資產價值影響。而當前專利審查結構也加快了對高價值專利的審查進程,專利保護機構加強了對高價值專利的強保護,嚴厲打擊專利侵權行為,企業也更為重視專利質量的提升和保護,進而提升企業價值。
3.2 專利密集型產業帶動產業升級
知識產權的有效運用將促使知識產權變為有形財富。專利的產品化及產業化促進產品創新甚至形成新產業,通過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可以通過專利布局獲取并鞏固產業競爭地位。
專利密集型產業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優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專利技術的應用一方面可促進產業鏈相關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通過縱向一體化延伸促使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轉移,提升對供應端相關技術的要求,帶動整個產業升級。專利相對擁有量及增長較多的行業構成專利密集型產業,該產業專利對企業產出、產品出口及就業的貢獻相對更高。根據國家統計局、國家知識產權局2021年12月30日發布的《2020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數據公告》,2020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3.1%,突破1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11.97%,專利密集型產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明顯。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行業,產業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可以實現快速趕超,2020年新裝備制造業規模占專利密集型產業的28.2%,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19.9%(增長15.7%),這些產業都是我國具有相對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對提升國際競爭力具有較大的帶動作用。專利密集型產業快速發展的示范效應也能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顯示了專利與經濟發展的緊密融合,由此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也能吸引其他產業關注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對高價值專利的高額獎勵、金融扶持等政策也進一步促進整個社會的創新熱情,促使專利動能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3.3 專利密集型產業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專利密集型產業不僅專利成果多,而且其轉化運營也超出平均水平,專利技術的應用有利于企業提質增效,促進供給優化。專利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成果,專利技術的充分運用可以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運營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而利潤是企業價值與成本之差,產品質量和運營效率的提升增加了企業產品的價值,專利技術對技術工藝的改進、資源的充分利用更好地降低了產品的成本,企業的利潤率也隨之提升。在享受到專利帶來的紅利后,企業相應地也會更加注重技術研發,促進知識產權創造。專利尤其是發明專利,往往技術含量較高,其應用往往帶來產品的更新換代,甚至原創性較強的專利也有可能激發出新產業。同時,知識產權政策也更注重高價值專利的創造和應用,促使企業在外在刺激和內部驅動的共同作用下,更加注重提升創新水平,提升專利價值。專利價值提升隨著帶來專利技術交易的活躍,促成專利運營。專利技術的使用促進了產品的差異化,圍繞基本專利進行的改進形成了更多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豐富了產品的種類和功能,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增多的特色產品需求,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現實。專利紅利促進了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也激發專利密集型產業更加注重創新和應用,有利于形成創新與發展協同共進的良性循環。
4 結語
通過專利及專利密集型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機制剖析,可知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是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領力量。進一步通過經濟數據研究各地的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狀況,可以為各地經濟發展和支持創新提供政策建議,也能為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結構優化提供決策參考。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美國商務部發布2016美國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報告[EB/0L].(2016-12-07)[2022-04-04].http://www.cta.org.cn/ppyj/llyj/201612/t201-61207_46804.html.
[2] 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美國發布第三版知識產權與美國經濟報告[EB/0L].(2022-04-02)[2022-04-04].https://www.163.com/dy/article/H3U5TCLE05149FJG.html.
[3]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歐盟發布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經濟績效報告[EB/0L].(2019-10-15)[2022-04-04].https://www.worldip.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4&id=1088.
[4] 辜勝阻,吳華君,吳沁沁,等.創新驅動與核心技術突破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J].中國軟科學,2018(10):9-18.
[5] 勵永惠.發揮知識產權引領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J].寧波通訊,2018(1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