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竺
摘 要: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盡畢生心血來研究教育理論,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教育對策。其提倡以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主,而且主張讓兒童自己動手操作。這些理論非常適用小學音樂教學,教師要深入研究陶行知提出的教學理論,對其進行合理運用,為學生創設一個快樂的音樂課堂。為此,筆者分析了陶行知教育理論下的小學音樂高效課堂建設策略。
關鍵詞:陶行知;教學理論;小學音樂課堂;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3-0094-03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fficiency Music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Under Tao Xingzhi's Educational Theory
MENG? Zhu? (Suzhou Industrial Park Qingjianhu School, China)
【Abstract】Mr. Tao Xingzhi, a well-known educator, devoted his life to researching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oposed many valuable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It advocate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and advocates letting children operate by themselves. These theories are very suitable for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deeply study the teaching theories proposed by Tao Xingzhi and make reasonable use of them to create a happy music classroom for students. To this en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lementary music efficient classroom under Tao Xingzhi's education theory.
【Keywords】Tao Xingzhi; Teaching theory;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Strategy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化教學理念對今天的教學仍然具有一定借鑒意義。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將陶行知提出的教學理念運用在課堂上,豐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提高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
1.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論開展音樂教學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國著名教育學家、思想家,也是現代教育的杰出代表。其終生致力教育事業,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育理論。這些教育理論在今天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也起到了良好的影響作用。也因此,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論對于今天的小學音樂教學具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比如“教學做合一”理念、“生活化教育理念”,等等。小學音樂作為一門啟蒙性學科,不能只注重技巧和知識的教育,更要突出素質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想象力、創造力。陶行知先生也大力推行音樂教育,并提出過要將生活和藝術教育結合在一起,提倡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教師要認真貫徹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觀念,將其靈活地運用在教學活動中,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從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通過這些良好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創新人才。
2.傳統音樂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傳統音樂課堂教學情境設置不足,弱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合理的情境對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情境創設流于形式和表面,起不到一定作用。其次,傳統音樂課堂教學的方式不夠多元,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果。音樂這一學科的藝術性較強,如果教學形式太過于單一,那么就會導致學生產生倦怠感,無法發揮出音樂教學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盡管教師已經將新媒體等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但是學生僅能從中接受演唱內容,卻無法更進一步感知音樂教學內容的靈動性,更無法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后,傳統音樂課堂教學過于注重技巧訓練,是教授型課堂。因為受到傳統教學體系的影響,大多音樂教師注重技巧的培養,忽視了音樂情感的體驗,以及對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式缺乏靈動性,不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還有一些僅僅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缺少溝通、交流,甚至偏離了藝術教育的目標。
3.陶行知教育理論下的小學音樂高效課堂建構
(1)創設趣味音樂情境
在陶行知先生看來,興趣屬于學生學習的動力,要將生活和教學結合起來,這就是著名的“生活化教育理論”。對于教師來說,要盡量從生活中挖掘音樂素材,建立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不但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可以培養他們對于音樂的興趣。例如,在欣賞作品《杜鵑圓舞曲》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大自然聲音的音頻,比如風聲、雨聲、樹葉沙沙聲、小河流水聲,請同學們用身體摩擦或者小嘴巴來模仿這些音效。當學生掌握后,教師用情景創設請同學們演一演:“同學們,你們聽,風吹起來了,風越吹越大,吹的樹葉也沙沙作響,小河流水發出了叮咚的聲音,你聽這是誰在唱歌?”教師加入布谷鳥的叫聲,也可以幾個聲部同時發出音效,讓學生初步體驗多聲部合作并將其帶入大自然情境中。再由此導入森林中杜鵑鳥在唱歌跳舞的景象。通過生活化的講解,強化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更使得他們將音樂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2)采用“教學做合一”的對策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學理論中,“教學做合一”是非常重要的理論,其要求教師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小學音樂作為一門實踐性的學科,更是要對這樣的教學方式進行貫徹,調動學生的頭腦和雙手,培養他們不同方面的能力。在小學一、二年級的節奏訓練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節奏,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身實踐探究。比如在學習《采蓮瑤》時,可先播放曲子,促使學生跟著實物“荷葉”的節奏有規律地晃動。感受樂曲三拍子的律動,另外一些學生則扮演小漁夫跟著大附點做劃槳的動作,感受歌曲搖曳三拍子的韻律。通過“跳荷葉”的游戲,從而幫助學生們掌握音樂節奏。再比如,教師先展現一段節奏,再讓學生開展“跳方格”的游戲,從有規律地跳方格到有節奏地跳方格,幫助他們認識這樣的音樂節奏。最后教師詢問學生:“大家說一說,你從跳格子游戲中發現了什么?”從而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出“四分休止符、二分休止符節奏”的課件,使學生拍讀節奏、拍唱旋律。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學生都參與到了活動,從而真正踐行了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理論。
(3)采用自由教學的方法
“教師要調動學生的感官,促使他們的頭腦、四肢、空間得以解放,從而自由地學習,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陶行知先生的這段教學理論闡述中,體現出了自由教學的重要性。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更是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可充分依賴聽覺,讓學生解放自己的耳朵,投入到音樂中去,從而更好地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例如,在學習歌曲《我愛我的家鄉》時,先讓學生熟悉歌詞和旋律。然后詢問他們:“歌詞里有哪些河流?”學生們回答:“長江、黃河。”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熟悉歌詞內容。然后進行配樂,促使學生在背景音樂的伴奏下朗讀歌詞,糾正學生的歌詞發音。對于其中的歌詞,教師要挑選一些讓學生不能理解的字詞,讓他們進行討論分析。比如可詢問學生:“請你們思考一下,‘源遠流長’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只有讓學生理解了歌詞含義,才能使他們充滿感情地演唱這首歌。而且要讓學生反復聽這首歌,跟隨音樂搖晃自己的身體,體會三拍子的旋律,并在這個過程中思考歌曲使用了哪些樂器,學生們一邊思考,一邊辨認旋律中的樂器,發現其中使用了碰鈴、鋼琴。最后,教師還要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感想,通過解放他們的身體和頭腦,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
(4)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意識
在過去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音樂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學課堂非常僵化,這是因為教師自身缺乏創新意識。而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教師首先要成為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總的來說,教師的創新精神包括了成功欲、甘冒風險、童心童趣、創造力,等等。”也因此,教師需要改變過去的教學方式,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思維。例如,在學習音樂《拍皮球》時,教師可以用體育運動導入,隨著比賽的腳步來到球場,感受這里激烈的比賽氛圍,聽到了什么聲音?教師創設幾個排球的節奏,請學生們聽一聽分辨節奏,并能流利地朗讀節奏。請同學們也拿著自己的皮球進行節奏練習。在初聽歌曲時,還可以用拍皮球的聲音為歌曲打恒拍,感受二拍子的強弱關系,用抓皮球停止的動作練習休止符等。小游戲的辦法不但激發了他們的興趣,也使得音樂教學充滿了童趣。這樣的方法擯棄了枯燥乏味的音樂訓練,更加符合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創新教育”理念。
(5)喚醒學生的認知
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過,要喚醒學生的認知,才能促使他們快樂地學習。由此可見,最好的教學方式并非一味地傳遞學習技能,而是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他們各方面的能力與素養。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要創造性地融入圖譜教學,結合學生的反應,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學習空間。例如,在學習《阿細跳月》這首曲子時,在最開始的導入部分,教師要為學生介紹這首樂曲的背景:阿細屬于彝族的一個分支部分,其大部分聚集在云南的紅河州。當地人能歌善舞,經常聚集在月光下跳舞,這也被稱為“跳月”,所以產生了《阿細跳月》這首優美的樂曲。可先讓學生對這首歌進行熟悉,再讓他們討論一下對這首歌的感覺,思考第一段是什么樣的、第二段是什么樣的,以及其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再詢問學生:“這首樂曲中快的地方多,還是慢的地方多?”從而幫助學生感受樂曲A段中的柔美,以及B段中的歡快。學生了解了樂曲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跟隨樂曲扭動自己的身體,激發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在學習樂曲歡快的部分時,教師還要讓學生試著喊“嘿嘿嘿”,并拍兩下手,從而表現最后兩個音。這樣一來,不但喚醒了學生的認知,也使得音樂教學更加豐富,更加具有趣味性。
(6)鼓勵學生自行動手操作
陶行知先生將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看作傳統教育與新型教育的分水嶺,在他看來,傳統教育僅僅只是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新型教育則提倡讓學生去動手實踐、操作,并且力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將教育建立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所以小學音樂教師需貫穿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藝術修養,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例如,在學習樂曲《拔根蘆柴花》時,這首樂曲的伴奏樂器是二胡,其中還有少量的其他樂器,整個曲子展現出了歡快愉悅的情緒,體現了濃厚的中國傳統音樂風格。為此,教師可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教學,不但讓學生對音樂進行欣賞,也編創一些有趣的律動,或者開展音樂類的游戲活動。比如在學生欣賞樂曲時,教師利用蓮廂舞來進行展現。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借助相應的圖譜,促使學生將自己的舞蹈動作通過畫圖的形式展現出來,教師則靜靜觀察學生的創作,對他們大膽的設計進行鼓勵與表揚,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或者在欣賞歌曲《獅王進行曲》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大膽地編創舞蹈動作,進行角色表演,分組排演一段情景劇,然后在班上進行展示。最后選擇出表現最佳、最有創意的學生,為他們送上獎勵,點燃他們對于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
4.陶行知教學理念下音樂教學的成效
(1)充分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
在陶行知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音樂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一起聆聽音樂、完成活動、做游戲、跳舞,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氛圍。而且在這樣的情境下,也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之情,從而更加喜歡音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得以加強,形成平等的關系,學生也會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朋友,敢于動手實踐操作、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音樂課堂也更加愉悅,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2)活躍課堂氛圍,實現學生個性釋放
因為摒棄了過去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音樂課堂更加新鮮有趣,音樂技巧的掌握更加輕松,學生也會更加開心和快樂。陶行知提出的教學理念提倡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而且要求教師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自行探究和想象,學生積極地參與到了音樂活動中來,感受到了音樂所帶來的快樂,因此也就獲得了更多的經驗和技巧,不管是情感、想象力,還是個性,都得到了一定發展,這就是陶行知教學理念所帶來的成效。
(3)重塑學生人格,體悟生命的真善美
基于陶行知理論的音樂教學改革,有助于向學生傳達真善美,使之進一步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通過參與一系列音樂學習活動,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并認識到音樂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同時他們還能夠從生活中發現美、體悟美,鍛造熱愛生活、善于發現的情感態度。通過這一系列教學活動,學生的人格得以重塑,他們的思維更加開放與創新,這對于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結語
總之,小學音樂課程不僅要涵蓋音樂不同的教育領地,更應該關注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未來的課堂一定是追求素質教育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和輸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尹旭.讓合力更顯張力——摭談陶行知思想引領下的小學音樂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界,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