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愛,胡亞敏 (江蘇師范大學 商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2019年,國家發布《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助力物流行業優質發展,推動提升地區經濟和國民經濟綜合實力。2020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300.1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5%。物流行業總收入10.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2%,占國民總收入10.41%。可見經濟增長對物流業的依賴度日益提升。大多數物流企業輕資產模式運營,公司成立門檻較低,較低的入行門檻意味著較低的入市成本,物流行業呈現出數量與規模快速增長的勢頭。但快速成長的物流企業競爭力究竟如何,還需要深入的數據分析。
關于企業競爭力的研究很多。肖會敏和任亞丹(2017)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分析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王濤和邱風(2018)采用多元回歸分析物流企業競爭力的影響要素,劉燕(2019)采用信息熵與灰關聯分析法研究快遞企業競爭力。趙俊仙(2018)運用鉆石模型研究零售企業競爭力,趙珊珊和趙紅梅(2019)采用DEA方法評價煤炭企業競爭力,金金等(2019)運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研究中藥上市企業競爭力。
眾多學者研究了各行業企業的競爭力,多是從企業財務角度出發,研究現金流和研發投入因素的不多。研發是企業創新的驅動力,創新有助于物流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的研發投入是企業創新的源泉,因此,研發投入與企業競爭能力有密切的關系,已有文獻很少關注這一變量對物流企業競爭力的影響。現金流是企業生存的基礎,物流企業良好的現金流能力不僅能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充足新鮮的血液,還能避免資金鏈斷裂給企業帶來的威脅。所以,現金流能力是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體現。已有文獻側重于傳統權責發生制下的財務指標分析企業競爭能力,不利于對企業真實競爭能力的綜合評價。
基于以上考慮,文章在分析我國物流上市公司的競爭能力時,除了采用相關財務指標,還加入了創造現金流量指標及研發投入指標,可以綜合全面深入地評價物流企業的競爭力。
物流業是一個新興產業,是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配送和信息處理等活動有機結合的集合體,是對運輸業、倉儲業、通信業等多種行業的整合,不能僅僅等同于運輸業或者倉儲業。我國上市公司板塊中,并沒有單獨的物流公司板塊。本文根據物流業的特點,選取了相關運輸、倉儲和配送等58家上市公司作為物流企業的樣本進行統計分析。
我國上市物流企業遍布全國各地,詳細分布見圖1。廣東省和上海市經濟、科技發達,位置優越,信息流通速度快,商品、服務需求大,上市物流企業分布較多,其他省市分布較少。相比之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物流企業數量多于不發達的地區,沿海城市物流企業數量多于內陸城市,這和地區的經濟、交通密切相關。
圖1 58家上市物流企業區域分布圖
從圖2可以看出,我國上市物流企業業務主要分為七大塊,其中水上運輸業和道路運輸業企業數量所占份額較大,兩類加在一起達到57%。鐵路運輸業占比較少,這和路程、運輸時間和貨物種類有關。鐵路運輸通常運送的貨物量較大,路程較遠,時間較長,可選擇性不高。其他業務種類占比相似,差距不大。
圖2 58家上市物流企業業務分類圖
競爭力是評價企業的總括性指標,代表著企業各方面能力。財務指標是企業經營狀況的綜合體現,良好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前提與持續運營的基礎,是企業市場競爭成敗的關鍵。所以本文選取了綜合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收益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償債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此外,現金流是一個企業經營運轉的能量之源,通過增強企業的獲益質量提高企業競爭力,為此將創造現金流能力納入指標體系。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下,企業的研發能力愈加重要,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機遇和市場占領,因此本文添加研發能力指標。具體指標體系如表1。
表1 評價指標體系
文章選取A股上市且非ST的物流公司,去掉數據不全的,最終以58家上市物流企業2020年的數據為樣本。數據主要來自國泰安數據庫。
由于數值度量方式不同,首先使用SPSS軟件對初始數值實行標準化處理,然后做適用性檢驗。KMO為0.709高于0.5,自由度120,顯著性水平低于0.05,表示選用的58家上市物流企業的數值適宜做因子分析。
使用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提取,得到表2。從表2能夠看出,方差累積貢獻率為80.522%,表明提取的5個公因子可以解釋原始變量80.522%的信息,5個公因子的解釋程度較高。
表2 總方差解釋
通過旋轉載荷矩陣,對5個公因子進一步剖析,得到表3,指標載荷越高表示公因子在這些指標上解釋力越好。旋轉后的矩陣中,公因子F在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凈利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增長率和每股凈資產增長率這7個指標載荷最高。根據這些指標的特征,為公因子F取名為收益發展因子。F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指標載荷最高,為F取名為償債因子。F在總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指標載荷最高,為F取名為運營因子。依次可得,F為創造現金流因子,F為研發因子。
表3 旋轉后的成分矩陣a
依照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取得5個公因子的計算式,然后根據綜合得分公式F=(F*28.095%+F*17.095%+F*13.117%+F*11.439%+F*10.775%)/80.522%,計算物流行業中上市企業的競爭力排名。上市物流企業競爭力排名如表4所示。
表4 上市物流企業競爭力排名
從各個企業得分來看,恒基達鑫綜合得分大于1,位居榜首,順豐控股、德邦股份居于第2、第3等。根據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響58家上市物流企業競爭力的主要因子是企業的收益發展能力、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所以這三個指標比較突出的企業,排名較前。創造現金流因子及研發因子的方差百分比是11.439%和10.775%,與收益發展因子、償債因子和運營因子的方差百分比相比較小,這兩個因子對企業競爭力影響不大且影響力近似。
本文重點分析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五家郵政業公司,促進這些公司深入了解自身各方面情況,提高企業競爭力,更好地為人們的生活服務。如表5所示,順豐控股排名最高,位居第二,其依靠強有力的管控能力和多元化的綜合物流能力,受疫情影響較小,一方面優化運營模式,提效提質,管理銷售費用率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大力開拓電商快件市場,迅速提升業務規模,帶動公司整體業務高速增長,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使得公司收入及利潤穩步持續增長。順豐倡導創新文化,注重新技術研發,以此提高生產力與服務質量。所以順豐控股的收益發展能力、運營能力、研發能力和創造現金流能力較強。但是公司第四季度為擴大陸運網絡產能,加大了資源投入,致使成本高漲,應付賬款增加,流動負債增多,短期償債能力偏弱。
表5 郵政業公司排名
德邦股份緊跟順豐控股排名第三。公司目前多數利潤來自于快運業務,快運業務發展完善,網絡布局、市場渠道和管理、運營模式位于行業前沿,收入及毛利率水平穩定。同時公司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主攻大件配送市場,產品價格相對穩定,收入與業務量同步增長,綜合物流業務形成了良好的凈現金流入。此外,公司持續推進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業務運營效率不斷提升,使得公司盈利能力明顯改善。由于2020年研發項目減少,研發投入減少,研發能力排名靠后。
圓通速遞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服務價格下調,快遞業毛利率下降較多。隨著業務量增加,其成本費用增加,增幅超過收入增長幅度,收益發展能力下降。加上研發投入不多,研發能力表現不佳。但去年圓通速遞長期資產租賃收到的現金增加,致使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多,創造現金流能力表現較好。
韻達股份和申通快遞公司受疫情影響,加上市場競爭激烈,雖然快遞業務量有所上升,但是快遞單價下降明顯,總體收入下降較多,利潤減少,收益發展指標表現較差。申通快遞的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較多,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相差不大,短期償債能力偏弱。受收入和利潤下降的影響,其運營能力和創造現金流能力一般,研發人員較少,研發能力表現不佳。所以總體排名靠后,處于物流業的中等水平。
結合因子分析法對58家上市物流企業的競爭力進行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企業競爭力的總體情況。通過排名研究發現,多數企業發展不均衡,各有特點,企業競爭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企業可以針對各自的短板采取相應的措施,一邊補足短板一邊發揚自身優勢,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
圓通速遞、韻達股份和申通快遞經營業務較為傳統,未來可以繼續發展多元化戰略。一方面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擴張業務規模,提升市場占有率,增加業務收入;另一方面優化經營模式,改善服務質量,深化成本管控,進一步降本增效,保持收入、利潤穩定持續增長。
順豐控股、德邦股份和申通快遞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差,可以增加流動性強的資產,適當放寬信用政策,增加應收賬款,相應減少短期負債、應付賬款,提高企業償債能力,從而保證企業競爭力。
德邦股份、圓通速遞和申通快遞雖然很重視研發創新,但是相比其他企業,公司內部的研發人員和研發投入還是較少。未來應當加大人才引進,增加研發投入,實行差異化戰略,提高產品、服務競爭力,構建綜合物流服務能力,提高運作效率,推動企業價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