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凌晨兩點左右,海南島北端的海口秀英港。從徐聞開來的一艘藍色客運船到港,船只甲板緩緩降落,一輛載著數百只小狗的面包車在夜色中登島。這是一批“不合格”的小狗,由于上島前沒有進行檢疫,缺少檢疫證明,它們在港口被臨時扣押,不允許入島。
司機原本想偷偷帶它們上島,緊接著運送至位于海南島東南角的萬寧市,那里有一所養殖場準備接收。但計劃很快失敗了。經過口岸時,承載小狗的面包車內不斷傳來“嚶嚶”聲,秀英港檢查站工作人員有些警覺。按常規來說,運輸動物不會用這種面包車,車內經過了明顯的改裝,“肯定想試圖逃過檢疫”,先港口工作人員據此判斷。司機和貨主選擇放棄了這批小狗,連同面包車也留在了港口。
連夜救助
3月13日晚10點半左右,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口袋里的手機響起,電話那頭傳來一位女士的聲音,對方說,秀英港碼頭扣押了一批小狗,無人理睬,“你們管不管?”
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梁源忠趕到了港口。20分鐘內,30多名志愿者自掏腰包,帶著狗糧和物資陸續趕到。當時,面包車停在港內的全自動車輛消毒通道中,前后是兩扇兩米多高的鐵門。這批小狗滯留在秀英港已經三天兩夜,斷水斷糧,面包車司機早已不見蹤影。
現場除了腐爛的味道外,還有一股特別的腥味,“是幼犬糞便中的味道”。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王冰判斷,這批小狗的健康狀況堪憂。救助行動最終被限定在鐵門內進行,沒有經過批準,志愿者們不能帶走一只小狗。
被扣押的是一輛白色大通面包車,車內只有前排駕駛和副駕駛兩個座位,一群小狗被“籠壓籠”地疊在車廂后部。“籠子高度比正常的矮很多,在車內疊了四五層。每只籠子里大約裝了10只幼犬,幾乎都趴在籠內,擠成一團,沒法站立。”王冰說。
? 這批幼犬的數量至今都難以確定,司機對執法人員的報數是440只,現場志愿者粗略估計約500只。
救助剛開始,志愿者沒有足夠的被子保溫,只能將裝尸袋撕開鋪在地上。從籠中放出的小狗們,大都精神萎靡,靠著墻壁和角落蜷縮在一起,頭埋入身下,身體在發抖。參與救助的志愿者小雨回憶說,有的小狗腿部被死死卡住,解救出來后,走路一瘸一拐的。
在籠子里,由于上層小狗的排泄物直接落在下層小狗身上,幾乎每只都渾身濕透,全身冰涼,發毛黏成黑乎乎的一團。志愿者們用籠子隔離出兩個區域,一邊是經過檢測,已感染細小病毒的小狗;一邊是未檢測出病毒,暫時健康的小狗。“病毒存在潛伏期,不能保證絕對健康。”王冰說。
這些幼犬出生僅1個月左右,有的還未完全斷奶,最大的只有45天。這一晚,志愿者大致統計,死亡的小狗有100多只,超過總數量的三分之一。凌晨5點,志愿者清理出的小狗尸體裝了5個麻袋。
“燙手山芋”
第二天上午10點左右,貨車司機和貨主一同出現在港口。運貨司機對王冰說,這是運到島內亟待出售的“狗苗”,目的地是萬寧的一家養殖場,運貨司機以30元一只的運費接下了這單生意。
這批小狗種類多為當地人口中的“串串”,經過了多次雜交。王冰說,這些“肉狗”在海南當地很有市場,3月左右正是“狗苗”供不應求的時節,每只售價100-120元。這樣的幼犬買回來,養半年左右,生長到30斤,冬季再以28元/斤的價格賣出,無論對養殖場還是個體戶來說,都可以“小賺一筆”。而且,“串串”一般都吃得很雜,好養活。
從內地運來“狗苗”并不難,通常情況下,只要買家支付運費,無需擔心其他問題,在島內口岸接貨即可。若是被港口扣押,他們全額退款。而被扣押的小狗可以運回發貨地,或是低價轉手。
梁源忠一年半前也遇到過類似情況,一批近百只的小貓未經檢疫上島,經過港口時被拋棄,最后由協會收養救助。
梁源忠說,3月13日晚,那位女士再次打電話給他,解釋她是貨主的朋友。因為港口要罰款,貨主認為經濟上不劃算,打算丟棄。梁源忠沒有過多追問對方,搶救小狗對他來說更為緊迫。
海南省動物衛生監督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按照正常程序,從島外向島內運輸動物,需要經過備案、檢疫、報檢等程序。否則,違規進島貨主和司機都要接受行政處罰。但在辦案過程中,司機一直不太配合,他們也有些無力。
在救助的第二天,動物衛生監督所決定對這批小狗進行無害化處理。梁源忠參與協商后很氣憤,指責對方試圖逃避責任。雙方爭執遲遲沒有結果,動物衛生監督所決定讓第三方檢測機構介入,如果發現狂犬病毒,將對這批小狗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
不久后,第三方機構來到現場,逐個提取每只小狗的唾液。檢疫結果顯示,全部合格,沒有狂犬病毒傳播。這時,執法人員提出建議,將這批小狗全部遣返。梁源忠當即提出反對,他心里清楚,這些小狗已經被折騰了幾天幾夜,如果再被遣返,活命的幾率不大。
基地負擔
王冰已經在海南小動物保護協會工作6年,全職負責動物救助工作,他隨身攜帶辦公電話,24小時開機。這6年里,王冰的生活只剩下工作。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也會協助救助野生動物,雖然不屬于他們的救助范疇,但有人找上門來,王冰都會施以援手。
在距離海口市約50公里的定安縣,小動物保護協會在這里建立了基地,里面喂養了400多只狗和30多只貓,都是因為不符合領養條件。梁源忠介紹說,2021年1月1日起,海口市出臺《海口市養犬管理條例》,對城市建成區居民養犬進行規范管理。條例規定,除了烈性犬外,犬高超過50厘米或體長超過60厘米的犬種也不予以辦理養犬證,大型狗無處可去,只能由基地喂養。
這讓基地的負擔越來越重。有人在凌晨將病重的小貓小狗放在協會門口,“救治費用只有幾百塊,他們也不愿救治,就直接扔給協會”。小雨成為協會志愿者一年多,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每個月,協會的救助開支平均在9萬元左右,靠募集的善款最多5萬,4萬元的缺口通常由協會成員自行補貼。這次救助,協會在自建的18個微信群里募捐,籌得10多萬元的善款,但費用還遠遠不夠。梁源忠介紹說,平均1只小狗的治療費按3000元來算,目前健康狀態不佳的小狗還有60只,治療費用將由協會全額承擔。
最終,梁源忠代表小動物協會與海南省動物衛生監督所簽訂了一份協議,將存活的小狗全權交由協會處理,死亡的小狗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是協會和志愿者們幾經努力爭取的最佳結果。
協會工作人員將救助過程用視頻形式記錄下來,上傳到短視頻平臺。不到24小時,協會接到了上千個領養電話。工作人員介紹說,對于領養人士,協會不作特殊要求,但會在領養后不定期進行回訪。“已經分流出去的部分小狗,可能是帶病領養的。”王冰擔憂。愛心人士領養回去的小狗,身體指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異常,貧血、腸胃不適,在家持續拉稀。協會工作人員說,有些寵物醫院趁火打劫,救活1只500塊,救不活的300塊。而按正常情況,治療費用最多250元。
最終,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決定承擔后續的治療費用,給這批小狗看病完全免費,若是在外治療,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協會在發給領養人的通知中寫道:“救助仍沒有結束,只是陣地轉移了。”
(摘自《看天下》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