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彤

走進星光村,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挺拔的白楊樹,干凈整齊的村容村貌令人賞心悅目。村道兩側分別坐落著以節氣和星座命名的民宿,并有配套的商店、圖書館、文化中心、倉儲中心。
“這個‘立秋’院子,內外部以黃色為主色調,是要營造一種豐收的感覺,希望游客來到這里通過體驗,可以感受立秋的意義。”賀蘭縣立崗鎮星光村黨支部書記黎偉介紹。

天氣轉暖,星光村熱鬧起來,各家的施工隊紛紛入場。“在建的民宿今年‘五一’就能開門迎客,到時星光農場、萌寵樂園、星座部落、采摘基地等設施一應俱全,市民來了可以垂釣、采摘,孩子們也有玩耍的地方,研學、游樂、住宿、休閑都能滿足,過來住宿的游客,還可以提前預約現場教學,學學一些傳統手工制作,這些都是包含在房費里的。”黎偉說。
有先行一步前來體驗的游客表示:“現在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能遠行,但是可以帶家人、朋友來這里燒烤,住一下民宿,親近自然,挺不錯的。”“通過這么一個村子,可以示范和帶動周邊其他村子,對于村民的致富、鄉村的振興發展,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別看星光村現在“光鮮”,幾年前,卻是個“空心村”。房屋空置率超過80%,土地流轉后,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看到村里許多院落雜草叢生、無人居住,從小在星光村長大的黎偉心里不好受。為改變村子蕭條破敗的面貌,他做了一個大膽決定。2016年3月,黎偉放棄了經營10年的互聯網公司,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開始了“二次創業”,成為一個新型職業農民。“一人富裕不算富裕,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當時的黎偉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要與鄉親們一起致富、共建家鄉,“其實初衷很簡單,就是想回到家鄉給老百姓干點事。”

黎偉和星光村的機遇來自賀蘭縣推進國家宅基地改革,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閑置的宅基地和農房逐步被盤活,可以招商引資、多措并舉實現規模發展。
2021年1月,作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黎偉當選星光村黨支部書記。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裝修村里的房子。

黎偉從外地招來客商一起投資搞民宿開發。如今,村里的46個院子,已動工改造26個,預計“五一”前可完成12個院子的改造。星光村采用3種方式進行民宿開發,一是將農戶院子租賃,租期最少10年,租金每年1萬元,由投資人自主改造,農民可以在院子里當“管家”,負責日常打理、游客食宿等;二是農民拿宅基地入股,保底分紅每年1000元,經營利潤的30%交給村集體,簽約期限20年,這也是村民選用最多的一種方式,共有37戶完成了宅基地使用權入股;三是村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裝修由村集體和投資人承擔,村集體和投資人按照比例分紅,最長期限20年。
機制活了,出路多了。2021年國慶小長假,星光村4家民宿7天的營業額超過5萬元,全村的旅游接待收入超過20萬元。

作為全國第二批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的賀蘭縣,目前已在星光村等5個試點村推進宅基地改革,通過建立宅基地信息管理平臺,配套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等政策,大力推動鄉村舊貌換新顏。
如今,星光村廁所、水電網等生活設施已全面到位,線路入地,以前那個蕭條的“空心村”徹底告別了環境臟亂差、雨天滿腳泥的歷史,顯現出新時代鄉村的靚麗與文明。村子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一位70多歲的村民頗為感慨,“我們村這幾年變化確實大,之前村里一刮風全是灰,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村子風景好、環境好,老百姓也富裕起來了,好得很。”村民許翔家的院子蓋了2棟獨具特色的蘑菇屋,并且設計了星空房,很受年輕人的喜愛,現在,守在家門口、坐在自家院里掙錢讓他喜上眉梢。
以節氣、星座命名的民宿,鑲嵌夜光石橫貫村子南北的星光步道,根據不同主題進行裝飾裝修的院落,每家配有望遠鏡和觀星臺,游客可以在這里各取所需,找到喜愛的那一款……點點綻放的“星光”讓星光村熠熠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