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廊坊市政協
商會是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依托,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商會平臺作為政府和企業之間加強聯系的橋梁紐帶,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新主體、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的新引擎、有效促進本地經濟發展的新源泉。為進一步深化商會改革、加強商會建設,激活商會潛力,廊坊市政協圍繞商會平臺建設進行專題調研,借助商會平臺全力提速民營經濟“二次創業”步伐,實現廊坊民營經濟發展新突破。
一、深化商會改革,為民營經濟發展“增活力”。商會是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一環,要充分認識商會承上啟下的作用,大力推進商會改革發展,增強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一是加強政策扶持。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做法,根據廊坊市經濟社會特點,研究制定《商會條例》《商會服務規范》等地方性法規、政策,對涉及商會建設、管理服務、評比表彰等作出明確規定,實現商會工作制度、管理運作模式、職能定位考核的規范化、標準化。二是理順管理體制。借鑒溫州市商會改革管理經驗,探索建立工商聯、民政、職能部門的“三方治理”新模式,分別從登記管理、行業職能指導、會務指導等3 個不同方面對商會進行綜合管理,明確將市級商會由市工商聯統一管理,服務、指導、規范商會工作。三是賦予商會職能。重視商會提供公共服務的地位和作用,大膽改革創新,將政府部門不宜行使、適合市場和社會提供的事務性管理工作及公共服務,如行業規范、行業維權、融資擔保、招商引資等方面職能,通過政府授權或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商會承擔。四是健全溝通機制。探索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在制定涉及民營經濟發展和企業權益的發展規劃、公共政策時,原則上需廣泛征求相關商會意見建議。
二、筑牢商會根基,為民營經濟發展“聚合力”。積極培育商會組織,加強商會自身建設,充分激發商會活力和凝聚力,助推民營經濟發展。一是加大商會建設力度。結合廊坊市產業發展,在產業集群較明顯,商會功能性體現較突出的電子信息、生產制造等主導產業組建商會,在轉型升級、創業創新的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行業商會,幫助商會吸納素質高、代表性強、成長性好的會員企業。鼓勵各地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在廊坊市設立異地商會,支持其在廊坊承辦全國性商會活動。二是加強商會規范管理。指導商會嚴格按照商會章程,加強制度化建設,建立健全內部工作機制,完善內部監督機制,使商會運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不斷增強商會內生動力。以黨建引領商會全面建設發展,推動具備黨組織組建條件的商會建立黨組織。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商會成立或換屆時將一大批有影響力、德才兼備、熱愛商會工作并有一定組織能力和奉獻精神的企業家推選進商會領導班子,注意培養、選拔、鍛煉青年企業家隊伍。加強商會領導班子培訓,增強其綜合素質,提高其管理商會的能力。加大會員發展力度,注重吸收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及科技型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和服務型企業入會,擴大會員覆蓋面,增強會員代表性。四是積極培育異地廊坊商會。抓緊研究制定關于加強異地廊坊商會建設的工作意見和指導性文件,積極探索異地廊坊商會建設的新形式、新途徑和新方法,指導在廊商較多、經濟較活躍之地組建廊坊商會。加強對異地廊坊商會的服務和指導,關心關愛異地廊商,幫助協調解決各類矛盾和問題。通過商會,讓企業家們增進交流,凝聚力量,大力培育吃苦耐勞、開拓進取、誠信合作,互助共贏的廊商精神。
三、搭建商會平臺,為民營經濟發展“添動力”。把服務會員企業、促進經濟發展作為商會的最終目標,架設合作橋梁,搭建交流平臺,做到“在商言商、為商而謀”。一是搭建重商親商平臺。打造廊商家園,展示廊商創業奮斗史,促進內外廊商互動交流,凝聚廊商力量。依法設立廊坊市民營企業家節,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營造尊重企業家的濃厚氛圍。建立走訪慰問重大貢獻知名企業家制度,由市領導牽頭每年走訪慰問不少于1 次。關愛在外廊商,每年安排相關部門負責人走訪異地廊坊商會,了解在外廊商生產經營和生活情況,讓他們感受到家鄉對他們的關懷和情誼。二是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引導和幫助商會通過舉辦產業發展論壇或專題研討會、分享會等活動搭建企業交流平臺,促進企業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支持,實現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互惠共享,實現合作共贏。三是搭建招商引資平臺。把商會納入政府招商引資工作體系,給予商會一定招商經費支持,鼓勵商會聯合專業招商機構,圍繞廊坊市產業鏈、供應鏈開展定向招商、專業招商。創新商會招商形式,由市工商聯牽頭定期組織開展“商會招商年”、組團參加政府舉辦的各類招商活動,集中力量,實現重點突破。制定廊商回歸相關優惠政策,通過異地廊坊商會為他們提供商機,力促廊商回歸。四是搭建維權服務平臺。通過工商聯、商會設立民營企業維權服務平臺,為會員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維權服務。
四、激發商會效能,為民營經濟發展“提效力”。廊坊民營經濟已進入創新驅動為主、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要充分發揮商會強大的多方溝通優勢和資源整合能力,促進民營經濟全面提質增效。一是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發揮商會平臺優勢,通過行業或產業商會,把分散的資源和單個的民營企業組織起來,整合成資源優勢和規模經濟優勢,推動廊坊市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綠色建材、電子信息、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強鏈、補鏈、延鏈,進一步實現“領軍型”龍頭骨干企業帶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協調融合發展。二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聚焦廊坊市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方向,依靠商會的專業性和資源優勢,引導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努力提升民營企業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積極為民營企業提供指導、咨詢、技術、法律、管理等方面等服務,助其打贏創新轉型突圍戰、產業層次升級戰,全面提升民營經濟發展質效。三是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緊緊圍繞廊坊市“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和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展導向,鼓勵龍頭企業牽頭設立行業商會,發揮商會“合縱連橫”的資源整合功能,利用自身的集合性彌補企業的單一性和分散性,實現資本的擴大效應和產業聚集的規模效應,并在此基礎上推動產業內有序分工與協作,進而打造產業規模大、市場占有率高、產品前景好的特色產業集群。四是推進品牌建設。由商會牽頭制定產品和服務質量標準,通過引導企業從自發創建企業品牌向自覺塑造產業品牌轉變,從而增強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利用商會組織和服務功能,動員企業以整體形象出席各類活動,提高廊坊產業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