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陳草原 曾慶磊 張 楊

“創新就像一扇神奇的門,一走進去,便會發現無窮的寶藏。”回顧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榮譽,郭雪麗這樣說道。
作為國網南陽供電公司經濟技術研究所電網規劃專責,也是該公司唯一的正高級女工程師,郭雪麗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追求,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科技大獎,成為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系統的創新明星。
自1998年從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郭雪麗便來到原南陽市電業局配電檢修工區從事配網運維工作。
郭雪麗勤于思考,善于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在配電生產領域工作不久,她就發現施工現場存在安全管理盲區,并針對這一問題嘗試利用攝像機、錄音筆、投影儀和ERP、PMS等系統融合開展配網安全管理,這一技術創新提高了配網安全水平,由此撰寫的論文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選中發表。這一成果極大地激勵了郭雪麗,讓她更加堅定了“扎根在一線、創新在一線”的工作思路。為解決配網環網柜、開閉所內電纜頭無法測溫的安全隱患,她無數次深入工作現場,跳進電纜溝、鉆進配電柜,一身泥一身汗,探索出了電纜頭巡視測溫問題的創新項目,發表了核心論文,榮獲河南省QC成果二等獎,為企業創造了125萬元的經濟效益;她看到搶修班每次搶修攜帶各種各樣的操作工具,非常不便,便和團隊研發了多功能操作桿……一時間,“有問題,找小郭”成了配電中心大伙兒的口頭禪。
在配電網技術創新工作中,郭雪麗巾幗不讓須眉,技術不輸他人,工作不講條件,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著自己的創新之夢。
2016年,國家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期,郭雪麗抽調至配網管理部從事配網扶貧攻堅工作。
重任在肩,一肩挑三擔,她積極優化扶貧攻堅配網建設前期管理流程,探索里程碑計劃執行率的提升方法,縮短配網合同的流轉周期、減少配網工程資金結余率等成果,在2016年6月召開的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配網建設大會上進行經驗交流推廣。2017年,被點名結對幫扶國網淅川縣公司配網標準化創建工作,她又毅然放下對正處于高考沖刺階段的女兒的牽掛,吃住在淅川,肩負起南陽11個縣和市區配電網標準化創建。2018年,國網南陽供電公司配電網標準化創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驗收。
面對繁雜而瑣碎的工作,加班熬夜成為郭雪麗的常態。對她來說,工作沒有周末、假期,無論是查資料、繪圖紙、下現場、做科研、搞培訓,還是發燒了、腳磨破了、手凍傷了、頸椎扭傷了都不是問題。她常說:“扛過去,就是艷陽天!”
2021年,國網南陽供電公司第一個女職工工作室——“篤學麗智”勞模工作室正式成立。
郭雪麗作為工作室的帶頭人,緊跟“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大形勢,結合電網需求,帶頭開展新能源消納等6項重大課題,成功揭榜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重點科技項目1項、國網南陽供電公司重點科技項目2項。2021年,正是在她的帶領下,“篤學麗智”勞模工作室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南省QC成果二、三等獎各1項,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國網南陽供電公司科技進步獎3項……“篤學麗智”勞模工作室也被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評為創新工作室。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那么拼?其實,我有時也想放慢腳步,但是電網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告訴我,唯有不斷掌握前沿技術,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郭雪麗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的精神也激勵了越來越多的電網人投身創新工作,以創新攻克工作難題。

郭雪麗(左二)和青年員工開展技術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