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莉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 杭州 310005)
媒體內容資產管理(Media Asset Management,MAM)的概念源于21 世紀初,在全面媒體融合的國家戰略大背景下,全國各家廣電媒體對媒資作為融媒發展的戰略核心非常重視[1]。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數字化改革,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正在呈現“三位一體”式深度融合,加快廣電智能化進程。在引進先進技術與知識產權保護手段對媒資做存儲管理、開發利用、產業拓展的過程中,版權的概念日漸加重,“媒資”逐步演變成“版權媒資”。版權媒資管理與應用迭代更新,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賦能下,如何發揮媒資效用,使得媒資管理與應用既能符合“短、平、快”的融媒傳播特征,又能為社會和經濟創造效益,是媒資從業者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目前,“全媒體”全面發展奔跑新賽道,媒介融合勢不可擋,新技術、新理念層出不窮。全媒體對有觀點、有創意、多維豐富的“版權媒資”十分渴求[2],為媒資科學管理和再開發利用提供了絕佳機遇。對標先進同行,智能媒資管理系統是解決當前媒資管理通病的最佳途徑。上海廣播電視臺的智能媒資項目基于現有開源技術進行自行研發,實現媒資的自動采集、自動水印、自動編目以及自動監測;廣東廣播電視臺媒資系統實現廣播電視4K 超高清管理,正在通過智能手段改變媒資管理水平。各省級廣電媒體陸續開啟了智能化媒資管理元年。本文以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以下簡稱浙江廣電)為例,探索思考如何利用好全媒體平臺,用科技加持媒資管理,變“媒資”為“資本”,進一步挖掘媒資潛在價值,為廣電媒體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3],使得傳統廣電能享受到媒資紅利。
浙江廣電媒資管理平臺收集、保管、開發利用集團各頻道產生的所有音視頻媒資,是集團事業發展中極其珍貴的影像資料,更是浙江歷史文化變遷的生動寫照。2015 年,中心媒資系統上線,通過全臺網實現廣電媒資自動化歸檔和文件化管理。然而,隨著集團融媒發展步入快車道以及智能技術日新月異,中心媒資系統在技術架構上已無法滿足融媒業務需要。為進一步提升集團媒資管理水平,更好地引入技術手段促進媒資服務生產,浙江廣電于2021年底建成新的智能媒資系統。該系統依托中國藍云平臺,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助力,創新實現超高清(4K)、新媒體內容管理、智能查重、智能標簽、智能推薦以及多維度檢索等核心功能,對集團音視頻、圖文媒資進行分類存儲、分級檢索以及分布式高效管理,為集團內各頻道提供硬核媒資內容支持,為省內各地市縣級融媒體中心以及垂直領域提供媒資共享途徑。此外,新系統為版權管理預留接口,能更好地助力版權確權、配額計費以及產業運營,正在助力版權媒資管理與應用向著即時化、個性化、碎片化及數智型前進[4]。
智能媒資系統實現全域全流程版權媒資智能化管理。在“5G+4K/8K+AI”新型技術加持下,實現以智能檢索為核心,包含智能標簽、語音識別及圖像識別等多種功能,融合廣電音視頻、圖文等與互聯網靈活運營于一體的智能媒資管理體系,是浙江廣電全流程版權媒資智能化管理的基石。系統主要功能如下。
(1)盤活歷史媒資,賦能節目生產。系統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挖掘歷史媒資數據中的珍貴史料與有價信息;利用圖像、文字等多模態檢索,快速定位有效信息,盤活歷史資源,豐富節目創制維度,增強內容的縱深感。
(2)智能處理資源,滿足生產提效。系統利用大數據及AI 技術優化內容獲取、生產及審核等業務流程,實現內容定制化、機器輔助生產,提升運營效率。
(3)內容分庫分級,完善管理體系。系統運用AI+人工手段實現音視頻媒資的篩選、標簽、編目、主題推薦及檢索。
(4)多功能檢索,提供精準服務。系統具有多跨統一檢索、分級檢索等多種檢索模式,快速實現素材共享,并根據多端用戶信息,分析用戶需求和行為數據結構,提供精準服務。
(5)媒資多方共享,實現跨屏價值。用戶可進行全域媒資檢索,在線實現媒資調取,未來還可通過手機端“隨時隨地”使用,以“一次不用跑”零距離服務促進媒資共享。
浙江廣電智能媒資門戶從傳統媒資網站向互聯網搜索引擎過渡,簡潔、美觀、實用,符合用戶的互聯網化使用習慣,未來還可根據用戶賬號分析研判,引導用戶按需進入專業分庫進行精準檢索。媒資庫對各頻道日播重點節目播出版百分百收存,重點素材實現有選擇、有比例項目制收存。對于海量媒資內容,如何從節目生產后端的歸檔型轉換賽道,成為節目生產過程甚至是創作前端高度粘合的必須型,用戶需求大數據分析必不可少。浙江廣電智能媒資系統在技術驅動下,可獲取各類用戶一手信息,掌握用戶使用習慣,捕捉媒資需求變化,分析勾勒用戶畫像[5]。新投入使用的智能媒資系統從兩個維度做數據分析,分別記錄媒資被檢索、調取頻次以及用戶瀏覽下載行為。通過數據分析,直觀反映調取頻繁的“熱媒資”和相對少調用的“冷媒資”以及用戶檢索用詞習慣。在此基礎上,打破傳統的媒資管理模式,反哺媒資管理鏈路,形成閉環,重塑供需關系。針對內容資源的采集、編目、主題匯聚、版權營運等重要環節,進一步貼近用戶需求,完善媒資運營。
浙江廣電媒資管理在長期實踐中,結合新需求,優化、完善編目標準,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編目操作規范。隨著融媒向縱深發展,新媒體編目、素材編目等又要求“快速、扁平、高效”的使用要求,單靠大量人力完成的編目業務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智能媒資系統引入智能切分、語音識別、人臉識別、OCR 識別等第三方智能識別服務以及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術。新節目進入智能媒資系統后,匹配自動AI 分析規則,會將對應語段的文本或圖片返回,根據流程步驟,再調用NLP 接口進行標簽的提取,形成新聞人物、出鏡人物、相關機構、相關地點及關鍵詞等重要標簽項,最后返回標簽數據,對各庫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智能媒資編目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智能媒資編目示意圖
隨著音視頻及圖像識別技術日益成熟,媒資中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可采用智能標簽。轉場識別與關鍵幀檢測技術可以有效實現自動切分;語音識別與字幕提取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文字錄入的工作量;說話人識別與人臉識別技術可以有效提取關鍵人物信息,從而減少人工疏漏;智能標簽可作為初級編目信息,輔助人工編目,同時提高編目效率、檢索效率以及內容利用率。人工在審核過程中,糾正標簽的思路轉為成為優化人工智能編目算法的指導思路。
根據筆者多年的媒資從業經驗,媒資利用率與以下兩個因素密切相關,一是媒資庫到底有什么吸引用戶的媒資,二是如何讓用戶便捷調取媒資。智能媒資系統建設全過程高度重視以上兩個問題。目前,智能媒資可實現智能場景推薦,后臺能24 小時不間斷地發起智能分析的節目進行場景、鏡頭層自動切分,根據底層數據算法,將系統認為描述指向一致的場景內容合并匯聚呈現。人工智能自動切分、匯聚的資源屬于應時性強、利用率高的場景內容,將其匯聚成主題,并在主頁重點展現,能夠讓用戶方便地瀏覽到這批素材,一方面為用戶提供資源線索,另一方面能提高精選素材的利用率。
科技推陳出新,驅動媒資管理水平不斷攀升,從最初的“媒資數據管理”,發展至“內容存儲管理”,再升級為“版權媒資管理”。省級媒資應該借助全媒體,發揮媒資的核心優勢,促進傳統廣電行業的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共同發展。
浙江廣電媒資管理部門派駐媒資專員參加每日融媒早會以掌握最新動態,同時,智能媒資系統借力大數據掌握主流權威媒體的新聞熱點,綜合形成當日選題主題集,如“全國兩會”“數字化改革”“杭州亞運”等,一方面供內容生產部門迅速檢索調取,另一方面也為廣播、電視、網絡端及新媒體端提供策劃創意和內容支持。智能標簽推廣使用后,逐步釋放出的基礎人力作為媒資專員集中轉移,梳理媒資核心內容資源,進行深入挖掘與聚合研發,打造既專業知識化又滿足用戶需求的創新內容產品,進一步提升媒資管理數智化含金量。
浙江廣電“東西南北中”紀錄片精品工程,標桿綜藝《王牌對王牌》《中國好聲音》,以及浙江獨有節目內容譬如西湖、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都極具地域特征。現有智能媒資構建在藍云平臺,具備與各制作和播發通路打通的條件,兼顧移動端新媒體用戶需求,包括移動端智能審片、媒資檢索及快速剪輯發布等功能,為用戶提供順暢媒資體驗。結合集團全力打造的數字化應用場景之一“全媒體新聞傳播系統”以及“一體兩翼”新媒體客戶端,媒資管理部門充分利用智能媒資系統,對于時效性內容在安全的范圍內促進應享盡享。對于珍貴史料,由專業團隊進行分析編研,創造形成新的節目樣態,發揮版權媒資的最大價值,形成浙江廣電媒資自有生態圈,并在不斷的推廣應用中擴大使用范圍,對生態圈加以鞏固和完善。
數據顯示,發達國家對媒資產業開發的收入已超過總收入三成,而國內媒資版權產業的收入比重很小。對此,省級媒體應該抓緊機遇,探索引領。現有智能媒資系統擁有集團60 萬小時的音視頻存量,除支持集團內生產外,還可面向區縣融媒及垂直領域提供媒資內容服務。數字媒體內容的版權保護尤為重要。對于日增新節目,在節目制作過程當中,需要與著作權人和所有表演嘉賓簽訂版權約束合同,并將版權信息與節目信息一同入庫,讓確權管理有章可循。優先重點、以點帶面,梳理總結版權確權工作總鏈路,進一步打造版權內容交易平臺,實現配額計費。另外,智能媒資系統應充分考慮未來媒資的運營需求,制定接口,并預留第三方版權管理系統的接口,為利用區塊鏈等先進技術進行版權認證工作,實現可信的版權統一認證、管理和交易能力提供平臺基礎。待時機成熟,可完成媒資系統、版資系統與OA 系統多跨協同,在固化業務規范的同時,開展版權信息的同步收集。版權合同信息與節目內容信息印證、關聯,對版權資源進行一體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戰略管理,奠定版權媒資經營開發、資產保值、版權增值保障,助力集團版權資源內容“跑”起來、活起來。
本文以浙江廣電智能媒資系統實踐為例,探析全媒體背景下版權媒資管理與服務的關鍵,不斷開創與采編播發各部門多跨協同應用場景,詳細闡述了如何借助數字化改革東風,升級版權媒資科學管理與產業化運營的優化思路,驅動媒資管理水平螺旋攀升,最終實現版權媒資價值最大化,試為版權媒資數智化管理新跑道提供業務思路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