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劉通
保隆科技積極應對疫情變化,在堅決執行國家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本,與客戶協同作戰,穩定生產,疏通物流,保障交付。
2022年3月,新一輪疫情再度襲擾上海、長春等地。多地汽車企業遭受閉環生產、停產、物流阻斷等一系列問題。在疫情風暴中心上海,不只有整車企業在努力攻堅克難,爭取早日復工復產,當地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在積極作為,保供穩鏈。上海保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隆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保隆科技積極應對疫情變化,在堅決執行國家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本,與客戶協同作戰,啟動“特別緊急交付”行動,從后勤生活保障、員工防疫服務、采購、研發、生產、運輸各個環節采取有效方案和有力措施,穩定生產,疏通物流,保障交付。
從1997年成立到現在,二十余年來,保隆科技一直致力于汽車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如今已成為氣門嘴龍頭公司,排氣系統管件市占率也挺進全球前三。近年來,保隆科技把握汽車行業智能化、輕量化趨勢,積極開展業務外拓。目前,保隆科技已形成汽車橡膠金屬部件、汽車金屬管件、汽車電子、汽車后市場與裝備四大業務單元,在TPMS、傳感器、空懸系統、ADAS 等領域實現業務拓展,TPMS也進入全球市場占有率前三行列。
汽車產業鏈牽一發而動全身。保隆科技作為汽車產業鏈上的重要一分子,更要在汽車產業鏈瀕臨“斷鏈”危機之時,挑起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保隆科技總裁張祖秋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表示:本輪疫情開始以來,保隆科技位于上海的工廠嚴格遵守政府的疫情防控規定,持續閉環生產;松江總部工廠和臨港龍感電子工廠均無停產情況;同時,保隆科技也得到了政府與客戶的支持與援助,確保廠區生產物料和生活物資的供應;并積極協調物流運輸,以保障客戶訂單的準時交付。
據介紹,3月以來保隆科技上海總部的辦公園區、生產廠區、員工社區都經歷了不同時段的封閉管理。配合上海防疫要求,保隆科技安排職能、研發員工在家辦公;組織所有員工核酸檢測,園區上崗的員工需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排查疫情風險。
為了保障生產、穩定交付,保隆科技在上海園區的胎壓監測系統、傳感器、智能駕駛三個業務單元啟動了“特別緊急交付”行動,組織生產車間關鍵崗位員工在跨區封鎖期間留廠工作閉環生產,以確保整車企業的訂單交付。為保障留廠員工的生活與健康,公司提前采買好充足的生活用品、食品及起居用品,并通過改善員工伙食、改造員工臨時休息區、搭建方艙洗澡間等方式,確保留廠員工能夠正常工作、生活。

而在廠區管理和日常防護方面,保隆科技也嚴格遵守復工指導,堅決堵住防疫漏洞。如定期抗原檢測、核算檢測、環境消殺、分區管理等。如今,保隆科技部分閉環生產的員工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工廠-宿舍轉場,在規避不必要風險的同時,提高了員工的生活舒適性。
在保生產的同時,保隆科技也在緊急調動資源以疏通物流。疫情初期,由于阻斷,原材料、產品以及進出口審批材料等運輸路徑中斷。“疫情初期,生產物資有部分存貨,可維持生產;部分整車廠有通行證,可實現點對點提貨;只是快遞網點的停運給出口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張祖秋說到,“隨著四月中旬通行證的取得,生產物資得到了補充,產品物流問題也有了很大的緩解。”
在產品出口方面,由于在疫情期間物流受限,保隆科技上海洋山港的拼箱業務產生一定影響。在此背景下,保隆科技靈活調整出口渠道,將部分產品協調至寧波港出口發貨,確保出口產品及時發貨。目前,雖然保隆科技在上海洋山港的出口拼箱業務已得到解決,但保隆科技卻依舊同時采取空運的措施出口產品,即便相比海運,空運費用更高一些。
對此,張祖秋解釋到:“由于疫情期間產能不足,保隆科技優先滿足國內的客戶的需求,進而出口海外。雖然上海洋山港的出口拼箱業務已得到解決。但為了彌補疫情初期造成的出口缺失,保障海外客戶正常生產,保隆科技同時采取了空運措施來出口產品。”這充分體現了保隆科技對客戶負責的態度。
疫情期間,保隆科技與客戶實時溝通,協同作戰,在資源調配、人員生產、物流運輸等方面及時反應,克服重重困難,為諸多整車企業合作伙伴的生產和供應提供了堅實保障,成為其最可靠的后盾。
保隆科技及旗下子公司的責任與擔當,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一封封來自來自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江鈴汽車有限公司等整車企業的感謝信紛至沓來。
如在廣汽埃安的感謝信中,廣汽埃安對 “3月28日浦東啟動封閉管理、人員無法流動、物流受限、復產難度極大的情況下,保隆科技迅速制訂對策,緊急調動資源,并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保持物流通暢,克服重重困難,完成產品交付”表示誠摯的謝意,并表示將堅定不移地與保隆科技一起共戰疫情。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感謝信則夸贊保隆科技在疫情期間“積極作為,凸顯擔當,不畏疫情,不畏苦,迅速制訂對策,在資源調配、人員生產、物流運輸等方面及時反應,克服重重困難,為零跑汽車的生產和供應提供了堅實保障”。
抗疫,不是一個企業的單獨行動,而是全產業鏈上下游之間、一個地區的產業集群之間的相互支撐,共度難關。4月上旬,隨著上海疫情持續和封控抗疫,許多企業生活物資緊缺。在收獲敬意與感謝的同時,保隆科技也得到了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車集團、重慶長安、東風柳汽、康明斯(中國)等合作伙伴的物資援助。
張祖秋表示,這些物資對保隆科技的生產、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給予保隆科技及其員工莫大的安慰和戰勝疫情的信心。合作伙伴的雪中送炭,保隆科技倍感溫暖和衷心感謝,更加激勵保隆科技克服疫情帶來的各種困難,全力以赴保障生產,以更大的服務熱情和更優秀的產品交付回饋來自客戶的關心與支持。與此同時,保隆科技與合作伙伴的攜手抗疫,也進一步夯實了合作基礎,”讓保隆科技與合作伙伴們更加緊密得團結在了一起。張祖秋說到:“保隆科技將不負客戶期望,與客戶共同打造穩定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近些年我國汽車市場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出現負增長;2019年進一步下滑;2020年爆發疫情;2021年 “缺芯”、海運物流高漲……中國汽車市場經營環境不再像2017年以前。當下,上海疫情雖然已經得到有效遏制,但全國仍然面臨防疫的巨大壓力和考驗,疫情常態化幾乎成為定局。

疫情常態化下,企業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當中,持續生存發展?又該如何提高抗風險的能力?怎樣快速、及時地響應外部環境變化?如何更好地完善供應鏈、布局產品研發……張祖秋有著自己的思考。
張祖秋認為,在政策方面,汽車產業鏈分工細致,除了一級供應商外還有二級、三級供應商。上海此波疫情雖然建立了白名單制度,但大部分在白名單上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為中大型企業,有些中小企業未能實現同步復工復產,整條汽車產業鏈依舊面臨“斷鏈”風險。他呼吁,在建立白名單時,需全面審視整個供應鏈環節。在汽車消費方面,張祖秋希望政府可以出臺更有力的政策補貼措施,進一步提振消費者的消費信心。
從自身企業而言,企業需要多一份風險防范的意識。張祖秋介紹到,“為應對疫情常態化,保隆科技正在制定更為詳細的閉環生產指南,在滿足防疫要求時,進一步保障員工生活。另外,現在經營環境不確定性增高,疫情可能隨時打斷生產經營,此時經營的可持續性優先于存貨占壓,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生產物料儲備。”除此之外,保隆科技也在加快海外布局,其匈牙利新建產業園區預計在今年年底啟用……一系列舉措將會進一步增強保隆科技抵御風險的能力。
與此同時,保隆科技還在通過研發新產品,拓展新業務來提升企業生存能力,其空氣懸架、傳感器、ADAS業務正在快速成長階段。雖然疫情為保隆科技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也提供了全新的機遇。以傳感器為例,在全球汽車供應鏈緊張之時,保隆科技抓住窗口期,找到了替代跨國供應商的機會,與多個新勢力頭部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并已實現批量供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疫情何時結束?沒有人能給出最為準確的答案。但保隆科技將繼續堅持以保供穩鏈為己任,在政府關懷和客戶支持下,全力以赴保障供應,提升品質和生產效率,攜手供應商、客戶共克時艱,戰勝疫情帶來的各項經營困難,與全社會一起打贏防疫攻堅戰,共同打造穩定高效的汽車供應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