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基本載體,也是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已突破1.5億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吸納了90%以上的城鎮就業,疫情反復之下,護航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成為重中之重。
近日召開的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上提出,要正視困難、應對沖擊,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果斷作為,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已出臺政策要盡快落實到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實施完畢;各地區各部門要增強緊迫感,挖掘政策潛力,看得準的新舉措能用盡用,5月份能出盡出,確保上半年和全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使經濟較快回歸正常軌道。
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正視困難、應對沖擊。座談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著力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增長保就業保基本民生,落實落細留抵退稅減稅等組合式紓困政策,讓政策速享盡享。
穩定市場主體對于穩就業、保就業及促進經濟增長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各類市場主體在促進就業、增加財政稅收、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在經濟增長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下,部分行業、部分領域的生產經營面臨一定困難。受此影響,社會消費和社會投資動力相應不足,自然也傳導到就業層面,給穩就業、保就業、擴就業帶來一定壓力和難度。
我們應該相信,我國經濟社會長期發展動力強勁,韌性十足,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大幅降低行政性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創建更加平等自由的市場競爭環境,以大力推動市場主體擴大規模、為進一步發展拓寬空間。
另一方面,要幫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重點推進更多市場主體穩定發展。穩定市場主體的關鍵和重心,就在于穩定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各級政府制定出臺的稅收、金融、就業、社保等普惠性支持政策要更多向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傾斜,幫助他們穩定生產經營,不斷增強其應對經濟風險的能力。
我們看到,“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已經從共識迅速走向行動。只有千方百計地穩定市場經營主體,才能更好地增強其就業吸納能力,為穩就業、保就業提供堅實的保障。CF6740C2-FA8C-4454-B8FC-AD898336EB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