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靈

新《未保條例》與《預防條例》對檢察機關賦予了更多的法律監督職責
2022年2月18日,經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新《未保條例》)、《上海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以下簡稱《預防條例》),并于2022年3月1日正式開始施行。新《未保條例》和《預防條例》,明確了滬上檢察機關通過訴訟監督、檢察監督等方式,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進行法律監督的職責,并對相關履職方式、內容等進行了細化。
在2022年這個特殊的春天,上海檢察機關會同民政、衛生、疾控、教育、街道等相關部門,共同建立疫情防控期間未成年人監護監督、臨時照護關愛工作機制,推動優化未成年人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履行國家監護職責,為孩子們送上關愛與守護。據悉,疫情發生后不久,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主動向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建議對轄區內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因疫情而無法履行監護職責的情況進行排查梳理。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攜手區民政局建立“金山區困境兒童關愛工作小組”。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與區民政局聯合建立了“長寧區因疫致困兒童監護監督小組”,借力各街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采用屬地管轄、每日排摸、專人跟蹤的方式,實現因疫致困兒童監護監督無遺漏。此外,上海市兼任法治副校長的檢察官們,紛紛錄制線上法治課、開設法治直播課,引導孩子們在特殊時期,提高法治意識、網絡素養、自我保護能力;指導家長們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近期,參與立法的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檢察風云》:此次修法,就檢察機關參與未成年司法保護規定了哪些職責?
閻銳(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新《未保條例》第五十五條至第七十四條規定: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司法行政部門履行建立司法保護聯動機制,開展法律援助與司法救助,落實辦案保護、違法犯罪未成年人保護制度,指派法治副校長等司法保護職責。
《檢察風云》:請問新《未保條例》修訂前有哪些版本,積累了哪些經驗,請介紹一下此次修訂的法律背景。
閻銳:《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2005年通過并開始施行,2013年修訂。上海市探索形成了未成年人維權保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困境兒童保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機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亟須在制度層面予以回應。在國家層面,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內容更為豐富,制度更加細化,對校園安全、防治欺凌、心理健康、網絡保護等熱點問題,都作出了有針對性的回應。上海市于2021年啟動了《未保條例》的全面修訂工作,一方面確保新《未保條例》與上位法的銜接;另一方面也總結固化有效經驗,回應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新情況、新變化,營造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法治環境。
《檢察風云》:本次《未保條例》修法,出現了未成年人的身影,引發了社會的關注,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閻銳:《條例》修訂草案2021年12月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一審后,常委會非常注重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除了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召開專題座談會等常規動作外,我們還結合“走進人大”活動,邀請部分未成年人代表開展模擬審議,與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莫負春,法制委員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和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同志,以及相關部門和單位的代表進行互動交流,更直接地聽取未成年人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未成年人代表提出的意見,經過討論、研究,有一部分在表決通過的《條例》中得到了采納。比如,我們規定了嚴禁未成年人參與網絡低俗表演、網絡不良社交活動等,這些都是未成年學生代表“走進人大”活動中提出的意見、建議。
《檢察風云》:新《未保條例》立法哪些方面體現了上海特色,重點規范了哪些內容?
閻銳:在體例結構上,新《未保條例》整合了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增設特別保護章節,并補充了自我保護相關內容,既與上位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銜接,也體現了上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特點。《條例》重點規范了以下六個方面:加強家庭保護和自我保護;細化學校保護制度;充實社會保護內容;明確網絡保護職責;整合政府保護與司法保護;增設特別保護。
《檢察風云》:不少家長關注新《未保條例》充實了哪些社會保護內容。
閻銳:新《未保條例》第三十六條至第四十七條就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內容予以了明確:包括對與未成年人密切相關的公共場所便利服務設施設置、突發事件保護、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管理、煙酒彩票管理等內容作出規定;對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向未成年人開放要求、未成年人個人信息處理規則、未成年人接受醫療美容服務限制等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熱點問題作了回應。
《檢察風云》:對于公眾關心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職責,有哪些新規推出?
閻銳:新《未保條例》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網絡保護章節的基礎上,對相關主體共同參與預防與整治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網絡暴力、非理性消費、網絡不良行為等作出補充、細化規定;并進一步強化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主體責任,如要求其針對未成年人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嚴禁誘導未成年人盲目追星、盲目消費;嚴禁未成年人參與網絡低俗表演、網絡不良社交活動等。
《檢察風云》:我們注意到本次修訂,增設了對困境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內容,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閻銳:新《未保條例》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政府對困境未成年人實施分類保障的要求,專設了特別保護一章:包括整合細化相關制度措施,形成工作機制閉環,對處于監護缺失、監護不當情形的困境未成年人群體予以特別保護,對監護缺失、監護不當的具體情形予以明確,并對居村委、民政、公安的具體處置機制,家庭監護能力評估,監護人領回、監護支持干預、撤銷監護人資格及臨時監護、長期監護機制等具體措施作了規定。
《檢察風云》:民政部門接下來,會有哪些保護未成年人的舉措出臺?
沈敏(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上海民政部門將會同法院、檢察院、公安部門等,制定家庭監護能力評估的具體實施辦法,確保針對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的未成年人得到及時有效的特別保護;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統計調查和發布制度,定期向社會發布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狀況。
《檢察風云》:我們注意到《預防條例》在與上位法總體框架保持一致的情況下,特設了一個“預防支持體系”專章。
閻銳:是的。“預防支持體系”專章,體現的是我們上海的立法特色。它明確了上海預防支持體系“建立健全標準引領、專業保障、基層聯動、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具體內容和提高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專業化、社會化、智能化水平的具體規定。
《檢察風云》:《預防條例》還包括哪些內容值得關注?
閻銳:《預防條例》還包括以下值得關注的內容:首先,壓實主體責任,明確市區政府的職責分工,建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長三角地區相關內容合作;其次,明確社會支持體系,對提供專業服務、強化社會內容作了細化規定;再次,堅持預防為主,構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體系,諸如細化監護人的教育責任、細化學校日常教育責任,筑牢未成年人網絡犯罪的預防屏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最后,完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分級干預體系。FC58C8D5-0FF8-41D7-9AD5-04CD48C0DC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