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高息借款代價慘重
本案被告人承諾給付高額月息,非法集資謊稱用于開辦敬老院,實則用于個人償還貸款及消費。他還與妻子假離婚試圖逃避債務……
經營敬老院利潤微薄,且回報緩慢,如果為了投入巨資而不計后果地四處高息借錢,不僅會帶來無力還債的風險,借款人還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1960年出生的江蘇泰興人陸榮貴是個精明人。因為不甘心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陸榮貴很早的時候就棄農從商,走上了開敬老院養家的謀生之路。入行后的陸榮貴意識到這個行當不僅工作辛苦,而且利潤微薄。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執著的陸榮貴決定跑量經營,后來一口氣在泰興當地開了3家敬老院。
由于剛開始客源并不多,加之收費標準又特別低,陸榮貴一度慘淡經營,維持生計。“2012年的時候,3家敬老院總共住了不到150人,每年能賺12萬元左右。”陸榮貴事后供述。
雖說年入12萬元并不算多,但這個收入在當地養家糊口綽綽有余。然而,陸榮貴并不滿足,一直在找機會繼續擴大經營規模,想通過開辦更多、更大的敬老院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想把生意做大做強本沒有錯,但問題是在做重大決策之前應該進行充分的調研論證,陸榮貴在這方面顯然是疏忽了。要開更大的敬老院自然需要更大的場地,陸榮貴一直在關注相關信息,終于在2011年前后,他等到了一個自認為特別的機會。
當時位于泰興市曲霞鎮的老曲霞衛生院決定轉讓,轉讓價為140余萬元。陸榮貴覺得這個地塊價格便宜,且適合建大型的敬老院。信心滿滿的陸榮貴當時還算了一筆賬,預計曲霞敬老院開張后每年能賺10萬元左右。
陸榮貴是個說干就干的人。當時擺在他面前最棘手的就是資金問題,特別是敬老院裝修投入大,陸榮貴預計買房連同裝修總共耗費1000萬元左右。
陸榮貴雖然開了多年的敬老院,但手中并沒有多少積蓄,1000萬元對于他來說是個天文數字。但這沒有難倒躍躍欲試的陸榮貴,他想到了通過在社會上借錢辦養老院的辦法。也許是籌錢心切,陸榮貴忽略了敬老院收益低、回報慢的因素,竟然承諾支付1分至3分不等的月息,以尋找愿意提供資金的人。月息3分是什么概念?借1萬元,每個月要付300元利息,借一年的話就得付3600元的利息,這樣的話如果借三年,連本帶息就要付2萬余元!
陸榮貴也許低估了高息的殺傷力,想著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總能應付前來討債的人。這么高的利息自然有足夠的吸引力,很快當地許多手頭有閑錢的人慷慨地借錢給他,用于買房和裝潢的資金很快就湊足了。但問題是,由于陸榮貴承諾的利率過高,時間一久他便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只能不斷地以更高利息借新還舊,苦苦維持著資金鏈。
“當時一心想著先把敬老院辦起來。哪知道后面借的錢越來越多,每年要付的利息越來越多,后來由于出現拖欠本息的情況就借不到錢了,不要說本金,連利息都沒有辦法付了。”陸榮貴事后稱。
案涉審計報告顯示,陸榮貴與其妻何某共同經營的8家養老機構合計虧損498.15萬余元,欠金融部門借款本息573萬元,欠非法集資款5210.89萬余元。陸榮貴等人除養老機構收入外(只能勉強維持養老機構的日常開支)無其他收入來源。陸榮貴等人已無力償還有關借(貸)款。
陸榮貴由于一時糊涂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導致幾年間背負數千萬元的沉重債務。一時間,上門討債的人絡繹不絕。
相關書證顯示,陸榮貴與何某于2007年7月辦理協議離婚手續,離婚協議約定夫妻共同所有的泰興市濟川街道江平中路等多處房產均歸何某所有,陸榮貴只享有一處房產的居住權,每月還須向何某支付3000元生活費。
陸榮貴事后供述稱,自己向社會上借錢,其家里人包括何某都不知道,并稱何某的房產是其在香港賺錢后買的,兒子、兒媳名下的房產、車輛也都是何某買的,與其無關。其子陸某證實稱,其妻王某移民花費的50萬元美元也是其母親何某出的。
然而蹊蹺的是,陸榮貴與何某離婚后,雙方還在一起生活。陸榮貴的親家劉爽證實稱,其和陸榮貴、何某相處十幾年,并不知道他們已經離婚,家庭聚會、兒女結婚、孫子孫女辦酒他們都以夫妻相稱,成雙成對出席。何某的哥哥何旭亦證實了上述情況。
兩人共同經營的8家敬老院中,有7家敬老院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負責人是何某,還有1家成立時負責人登記的是陸榮貴的名字,但后來也改成了何某。
證人周某航證實稱,其曾在8家敬老院中的5家做過會計和文員,這5家敬老院都是由何某負責,大到行政管理、跟主管單位打交道,小到有些老人入院的費用。分院負責人做不了主的話,也會向何某匯報,由何某決定。在8家敬老院之一的秋園敬老院當醫生的王某青證實,該敬老院一直是何某實際經營的,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何某決定的,包括請哪些人,平時老人怎么養護都是何某說了算,所有工人的工資也都由何某發放。其稱陸榮貴在養老院主要負責買菜、收錢記賬,總的來說就相當于會計和后勤的角色。
陸榮貴開辦的8家敬老院都是與何某共同經營的,何某成了事實上的老板,陸榮貴充當了一個收賬打雜的角色。陸榮貴為什么要與何某協議離婚?二人離婚后為何仍以夫妻名義出現?陸榮貴為什么要把敬老院的法定代表人清一色地登記為何某?
對于這些疑問,證人宋強的一番證言似乎揭曉了部分答案。宋強證實稱,其與陸榮貴很早前就認識。8家敬老院是陸榮貴與何某共同經營的,自己之前就知道陸榮貴和何某假離婚的事情。之后他們還是以夫妻的身份出現在各種場合,包括前幾年陸榮貴的父親過世、何某的父親過世、何某的母親過世,兩人都是披麻戴孝的。FC58C8D5-0FF8-41D7-9AD5-04CD48C0DC86
兩人一系列違背常理的神操作,在客觀上把債務全部歸于陸榮貴,而把敬老院經營所得及家庭大件財產均歸于何某名下。因為在外邊欠下了錢款,陸榮貴不想讓妻子兒子受到牽連,于是便一個人把所有債務全部攬下,并通過協議離婚的方式把房產汽車等財產都歸于何某名下。
甚至到了法庭上,在為自己發表辯解意見時,陸榮貴還不忘為何某辯護,試圖為其洗清罪責。陸榮貴辯解稱,其和何某已于2007年離婚,所有借款均由其經辦,均與何某無關,借款上何某的印章系其私自加蓋,一些借條上何某的簽名是其因債主要求被迫簽字的。但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是徒勞的,陸榮貴的辯解在大量事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而何某最終并未擺脫干系,被另案處理。
2019年2月12日,陸榮貴因本案被泰興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21日被逮捕。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6年至2018年間,被告人陸榮貴伙同何某(另案處理)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口口相傳等手段,承諾給付1分至3分的月息,虛構經營敬老院等事實,騙取180名受害人財物共計人民幣6649.79萬余元,其中歸還高利貸本金及支付利息1445.62萬余元,實際騙得人民幣5204.16萬余元。所騙款項中被告人陸榮貴及何某用于敬老院經營合計人民幣1361.55萬余元,部分借款用于生活開支,另有大量款項去向不明。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陸榮貴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且系共同犯罪,依法應予以懲處。案發后被告人陸榮貴雖主動到公安機關,但在偵查階段始終對其共同犯罪、集資模式、資金去向等主要事實未如實供述,缺乏自首的構成要件,依法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如實供述了部分犯罪事實,酌情從輕處罰。
2021年9月9日,泰興市人民法院對本案作出一審判決:一、被告人陸榮貴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5萬元。二、追繳并責令被告人陸榮貴連帶退賠集資參與人人民幣5204.17萬元,發還相關集資參與人,查封、扣押的財產依法處置后,按比例返還各集資參與人。
一審宣判后,陸榮貴不服,提起上訴。12月23日,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中除陸榮貴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FC58C8D5-0FF8-41D7-9AD5-04CD48C0DC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