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剛,宋鐵山,劉 穎,張 娜,李海燕
(1.天津春濃林業有限公司,天津 300350;2.天津市思源蘿卜專業合作社,天津 300350;3.天津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 300061)
蘿卜(Raphanus sativus L.),十字花科蘿卜屬。蘿卜在天津的種植歷史非常久遠,早在公元1340 年,《析津志輯軼》就有天津地區種植蘿卜的記載[1]。“衛青蘿卜”是天津地區特有的農產品,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衛”即指產地天津衛(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 年在直沽設衛,并賜名“天津”,意謂“天子車駕渡河之處”);“青”指衛青蘿卜的皮、肉均是綠色的意思[2]。
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是衛青蘿卜的重要產地。葛沽蘿卜在清朝末年就已經出口東南亞和日本等地。“葛沽蘿卜”俗稱“葛沽蛋”,是“衛青蘿卜”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其他類型的衛青蘿卜相比,葛沽蘿卜在長度上稍短一些,上下粗細基本一致,綠皮綠肉,清脆多汁,色味俱佳。當地人曾用順口溜來形容“葛沽蛋”的基本特征:“看表面,圓溜溜;摸起來,光滑滑;拿在手,沉甸甸;摔地下,十八瓣;切開看,豆瓣綠;吃起來,甜如梨[3]”。“葛沽蛋”是葛沽地區傳統的地方品種之一,也是衛青蘿卜中的上品。葛沽蘿卜營養豐富,含維生素A、B、C,維生素、鐵、鈣、磷等營養物質含量也十分豐富。另外,葛沽蘿卜還含有一種叫作糖化酵素的化學物質,該物質在人體內可以促進肉類、面粉等食品消化分解,便于人體吸收,強身健體、增強體質。
標準的葛沽蘿卜肉質根長20 ~25 cm,粗7 ~8 cm,單根質量750 g 左右,肉質根入土部分少,1/6 在土中。
目前,葛沽地區蘿卜主載品種以當地“葛沽蛋”及其衍生品種為主。除此之外,金蘿1 號(天津金谷鑫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選育)、七星蘿卜(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選育)等雜交品種也有栽培。
傳統的“葛沽蘿卜”生產與其他蘿卜相近,即入伏播種、立冬前采收,少部分直接出售,大部分經過埋藏貯存,陸續上市。這種栽培形式投入少、成本低,但優質蘿卜比例較少,收獲后直接上市的蘿卜因營養成分轉化不完全,口感微辣、糖分不足。經埋藏后上市的蘿卜因埋藏條件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口感參差不齊,有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糠心失水而影響品質,有的甚至喪失了商品性,因此商品價格偏低,菜農收入有限,難以達到規模化、產業化生產水平。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蘿卜主要有4 種栽培模式:即春季塑料大棚栽培、秋季露地栽培、秋季塑料大棚栽培和秋冬季日光溫室栽培,基本達到了蘿卜周年供應(表1)。

表1 葛沽地區青蘿卜四季栽培模式
在各種蘿卜栽培模式中,以秋冬季日光溫室栽培最為普遍,面積也最大,占絕大部分。由于這個茬口的蘿卜后期充分感受到低溫,糖轉化率高,所以口感脆甜、品質佳,成品率也高。另外,該茬口蘿卜采收的中后期正好趕上“元旦”、“春 節”兩節銷售旺季,因此經濟效益也是最好的。
由于近年來葛沽地區城市改造進程較快,部分地塊存在間歇性水質問題以及菜農種植蘿卜意愿降低等原因,致使葛沽蘿卜的種植面積已經大幅減少,2021 年葛沽蘿卜種植面積約在20 hm2左右。
蘿卜主要的食用部位是肥大的肉質根,栽培時宜選擇富含有機質、質地疏松、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的土壤進行種植。在種植蘿卜之前,首先將前茬作物徹底清理干凈,并進行深耕曬垡,消滅地下害蟲,然后每667 m2施入腐熟的農家肥3 ~4 m3,或優質有機肥2 000 kg 左右,三元復合肥50 kg。深翻土地30 cm 左右,不能有大土塊或硬物。葛沽一帶秋冬季日光溫室蘿卜栽培,大都做成寬1.3 m 左右的平畦,畦的長度大約在6 ~7 m。
蘿卜的播種方式主要有條播、穴播和線播等。條播是最為傳統的播種方式,首先用鋤在畦上劃出淺溝,溝深約1 cm 左右,溝間距25 ~28 cm,再將種子均勻播于溝內,待播完后可用平锨將播種溝壓平,或者人工用腳踩平。當種子比較稀缺時,可采用穴播(點播)的播種方式,穴距25 cm,每穴2 ~3 粒種子。當播種面積大、地勢開闊、種子比較昂貴時,可以采用線播,先利用種子編織機將包衣好的種子編成種子帶,然后種子帶按30 ~35 cm 的行距埋入土中。所以,青蘿卜的栽培密度為6 000 株·667 m-2。播種后一定要澆透水,可再噴施精異丙甲草胺等除草劑防治雜草。
蘿卜幼苗生長迅速,要及時間苗,原則上要求“留稀苗、晚定棵”,即從幼苗具有1 片真葉時開始陸續多次間苗,到“破肚”停止,定棵工作也隨之結束。結合間苗,拔除病苗、弱苗、雜苗、畸形苗以及不符合本品種特征特性的幼苗。間下來的幼苗可以作為“芽菜”供應市場。對于出現倒伏的幼苗,要及時用小竹竿、筷子等物扶正。
在此階段要少澆水,葛沽菜農說“不破肚,不澆水”,就是強調定棵前要少澆水的重要性。
蘿卜“破肚”(又稱破白)后,要加強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濕潤,以“地面不發白、不澆水”為原則,基本上做到“小水勤灌”。切忌水肥過大,以防止葉片徒長。結合澆水可追施水溶肥2 次。當蘿卜“露肩”后,要適當加大水肥,以促進蘿卜肉質根充分膨大,大約保持在7 ~10 d 左右澆水1 次,并隨水沖施富鉀復合肥2 ~3 次。同時,要及時清除田間老葉、病葉、黃葉,以防蘿卜黑皮。栽培后期可進行葉面追肥,噴施磷酸二氫鉀等營養液。
在秋冬日光溫室蘿卜栽培中,溫度高低是影響蘿卜口感和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溫度過高時,蘿卜膨大速度較快,質感過于酥松,甚至糠心;溫度過低時,生長緩慢,甚至停止,延緩上市時間。葛沽菜農經過多年摸索發現,前期蘿卜要撤膜進行“露天”播種、定棵,以防止溫度過高,出現徒長現象;生長中期要盡量降低生長溫度,等外界氣溫接近0 ℃時再扣薄膜保溫;生長后期將棚內最低溫度盡量控制在5 ℃左右,在此環境內生長的蘿卜品質最佳。當外界氣溫下降至-4 ~-3 ℃時,每天要揭蓋保溫被(一般情況下不要關閉棚頂通風口)。在天氣較好時,盡量延長通風時間,以降低棚內溫度。如果管理得當,可延長采收期到翌年2 月。一般來說,秋冬日光溫室栽培的青蘿卜靠近最南側的質量最好,越靠北品質越差。隨著氣溫下降,質量逐漸趨于一致。
因熟性及栽培方式不同,蘿卜的各個品種都有適宜的收獲期。收獲過早產量低,過遲則易遭凍害或空心而降低品質。蘿卜采收的標準是肉質根充分膨大,基部已圓,即“圓腚”或叫“平底”,葉色轉淡,開始變為黃綠色時,應及時采收[4]。
病蟲害防治要始終貫徹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做到精細用藥、精準用藥。
可采用寧南霉素、植病靈、病毒靈等藥劑進行防治。同時一定要要控制好蚜蟲、薊馬等傳毒蟲源。
可采用氫氧化銅、中生霉素等藥劑進行防治。
可采用殺毒礬、代森錳鋅等藥劑進行防治。
可采用甲霜靈錳鋅、霜霉威等藥劑進行防治。
可用甲維鹽、氯氰菊酯、呋蟲胺、阿維菌素、吡蟲啉等藥劑進行防治。
可利用四聚乙醛進行防治。
青蘿卜在生產栽培過程中,常因天氣劇烈變化的影響、或管理措施方法的不得當、或病蟲害原因、或肥水失調以及土壤條件等不利因素,造成蘿卜在植物學外在性狀上和生理內在品質上出現一些生畸形病變,如蘿卜叉根、裂根、糠心、黑心、苦味、辣味等現象。這些劣變不僅嚴重地影響了蘿卜的總體產量,而且大大地降低了蘿卜商品價值。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根據這些現象發生的具體原因,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來提高蘿卜的產量和品質,確保蘿卜能夠獲得高產、穩產。
多數原因是土壤耕層太淺并缺乏有機質造成,也可能是土壤過硬有大塊土坨、較大的硬物,還有可能是地下害蟲為害。另外,在蘿卜的肉質根處于膨大盛期時,土壤含水量一般在20%最為適宜。當水分長期高于這個臨界點時,蘿卜根部通氣性就會不良,嚴重地抑制了呼吸,肉質根皮孔進一步加大,造成表皮粗糙,部分側根著生處形成許多不規則的突起,降低了蘿卜的外觀商品性。
蘿卜裂根主要原因是前后期澆水不均勻,大多數情況下是前期澆水量較少,后期澆水量較大造成的。當土壤含水量突然增大時,由于吸收了大量水分,蘿卜的肉質根木質部的薄壁細胞隨之迅速膨大,而韌皮部和周皮層的細胞不能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隨之相應膨大,內外層生長速度不一致,產生裂根現象。另外,在肉質根在生長盛期,受到一定高溫脅迫也是其發生裂根的原因之一。
在蘿卜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遇到連續的炎熱天氣或施用氮肥過多、磷鉀肥施用不足,蘿卜含有的生物堿增多,導致蘿卜味道發苦。要均衡施肥,基肥加施磷肥,后期追施鉀肥。
蘿卜的肉質根出現糠心現象,是蘿卜肉質根的木質部薄壁細胞內含物消失,使細胞收縮,間隙擴大,進而出現大量氣泡,形成空心狀態;或在肉質根形成期,由于木質部薄壁細胞迅速膨大,同化產物供給不足,細胞內含物迅速降低所造成[5]。
天氣過于炎熱、播種太早、肥水不足、土壤脊薄、過度干旱、發生病蟲害以及蘿卜的肉質根不能正常膨大,都會使蘿卜中的芥辣油含量增高,影響口感。
以天津市津南區濱海葛沽昌盛隆源農業科技示范園租戶孫師傅的秋冬日光溫室栽培裝箱蘿卜為例,蘿卜平均售價8 元·kg-1(由于2021 年秋冬季有兩場災害性天氣,所以本年蘿卜價格較往年偏高一些),平均每667 m2可收蘿卜4 000 kg左右,總體毛收益大約在3.2 萬元左右。從成本上看,每667 m2需要種子平均350 元(常規種約100 元、雜交種約600 元),肥料約1 000 元,農藥約100 元,棚膜約500 元,棚租4 100 元(半年),包裝箱1 500 元,蘿卜專用塑料袋200 元,水電費約100 元。總投入金額約7 850 元,純收入在24 150 元左右。投入產出比為大約1∶4,投入與凈收入比大約為1∶3 左右。
在調查中發現,天津葛沽地區蘿卜栽培用種大都沿用當地農家品種,或使用常規品種,以“葛沽蛋”及衍生品種為主。由于基本上都是農民每年自己采種,未經系統選育,隔離條件較差,因此品種混雜現象比較嚴重。目前,正宗成片種植的“葛沽蛋”已很難找到。部分雜交品種表現較好,但因價格等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讓大部分菜農所接受。
天津是退海之地,土壤鹽堿化程度本身較高,加之最近幾年連作種植,施肥澆水不合理,致使耕層pH 值和EC 值已經達到蔬菜種植的上限。另外,由于地下水開采過度,天津部分地區地面已經下沉,灌溉用井陸續關停,只能靠地表水灌溉,而葛沽一帶的雙橋河、排污河等地表水也存在著季節性的水質問題(2021 年4 月23 日測定pH 值為9.24,EC 值為1.2),用這樣的水進行灌溉,部分地塊出現了不發芽、出苗少、死苗、僵化苗、發育停止等現象。
2021 年11 月6—7 日,天津地區下了一場大雪,原有的保護地設施條件簡陋,抵抗雪荷載能力較差,且年久失修,造成了葛沽一帶有相當大一部分保護地設施坍塌,蘿卜等蔬菜受凍,農民損失慘重。
種子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濃縮現代科研技術的載體,抗病豐產的優良品種是提高種植收益的關鍵。針對葛沽蘿卜種植產業中的品種問題,一是要積極引進適合本市場需求的新優品種,并強化新品種引進程序,做好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工作;二是加強對本地常規品種選育的強度和力度,使之盡快恢復其原有性狀應用于生產。
在農閑時節,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班、講座,或者建立更廣泛的交流平臺,邀請蔬菜栽培專家學者、種植能手大戶通過開展培訓、現場技術指導等方式進行科技幫扶,大力推廣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流程和管理措施方法,提高農戶的管理水平、科技素質和放心菜生產的責任心。指導農戶合理使用農藥和肥料,做到辯證用藥、測土施肥。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一切農業生產的關鍵,沒有良好的灌溉用水,農業生產便是無稽之談。百年大計,農業為本,改造水質,迫在眉睫。各級政府的農業部門、水利專家要共同努力,積極全方位改善地表灌溉水的水質,為蘿卜等蔬菜產業全面發展提供優質水源,做好堅強的物質保障工作。在土壤改良方面,倡導深耕曬垡、多施有機肥、適當曾施活性菌肥以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和耐受性。設施方面,加強農業設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現有危舊農業設施的改造工作,使之適應于日益變化的惡劣天氣和自然災害。
加強對農民無形資產意識培訓,嚴格走品牌質量建設之路。以天津300 多年蘿卜栽培歷史為背景,以高端的蘿卜品質為保證,以現代化的多媒體為宣傳途徑,以各級政府和農委的鼎力支持為依托,努力提升葛沽蘿卜產品的質量等級,建設葛沽蘿卜新優特色產品的強大品牌,打造葛沽蘿卜現代化的產銷之路,樹立天津地理標志的精品形象,為津南區農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起到巨大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