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新
67歲的老李患糖尿病快8年了,平時血糖控制得“馬馬虎虎”,血糖偶爾高一點也沒太在意。上周六,老李和幾個朋友聚會,突然胸悶、氣短、大汗淋漓。朋友撥打“120”把他送到醫院,心電圖提示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兇險。經過醫生全力搶救,總算脫離了生命危險。
這次“歷險”讓老李心有余悸。每年體檢除了血糖高之外,心臟沒出過大問題,為啥突然心梗了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表示:臨床上不少像老李這樣的糖尿病患者,起初以為僅僅是突發心臟病,到醫院就診后才了解,其實“病根”是在糖尿病。
糖尿病“傷心”真要命
2017年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達到1.14億,預計2040年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可增加至1.51億。
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它本身,而是其并發癥。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同時伴有大血管并發癥,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包括卒中、心肌梗死、外周動脈疾病等;其次,還有一些微血管并發癥,比如糖尿病腎病、眼病、外周神經病變等等。
一項國際大型研究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每2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 1個死于心腦血管疾病。此外,我國72%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
糖尿病為何易“傷心”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教授介紹:首先,2型糖尿病患者長年的高血糖讓血液粘稠、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從而引發糖尿病并發或伴發心腦血管病變;其次,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往往有著許多相互關聯的易感基因,也具有共同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高血壓會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腦血管風險增加4倍,而當2型糖尿病患者并存血脂異常時,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也會進一步增高,高尿酸血癥則是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也同樣是低血糖好發人群,嚴重的低血糖也容易誘發心梗。
專家強調,對于心梗這類糖尿病并發癥,發病患者一般都具有較長的糖尿病史,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對心腦血管的損害就已經開始。這種損害緩慢發生,同時可能合并了糖尿病的神經病變,使患者對疼痛的感覺不明顯。因此,一旦發生嚴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極易造成生命危險。
早期控糖最“護心”
紀立農教授表示,糖尿病并發或伴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如果不能在早期發現并進行有效控制,到了晚期病情加重,治療起來就很困難。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糖”的同時,要額外關注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
“單純控制血糖對減少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作用有限?!蹦噶x明教授介紹,“我們在使用降糖藥物時,不僅要關注其降糖效果,更希望它具有減少心腦血管病變和死亡風險的作用。除了規范用藥外,還要配合運動、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