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生
摘 要:“雙減”政策是教育部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而出臺的政策,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縮短完成作業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從繁重的課業中解放出來。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根據我國教育改革方向進行優化,以此來滿足“雙減”政策下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有序開展。從而真正實現突出體育教學效果、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成長、真正做到在完成課本教學基礎上減負不減質,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本文主要對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體育工作開展進行研究,并根據“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體育工作現狀提出提高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措施。
關鍵詞:“雙減”;學校體育工作;研究
引言
為了認真落實國家“雙減”工作,對學生課后服務種類進行多元化分類,學校應對學生課后服務質量進行強化,建議一步減少學生課業負擔和課外負擔壓力。而學校體育教育工作在“雙減”政策背景作用下,應該不斷創新教育模式,不斷改革并優化體育教學模式,通過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為學校體育工作有效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學校體育教師應該在體育教學模式上不斷進行創新,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更新自身的觀念,通過改革與創新不斷促進學校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學校在學生在校期間應充分重視學生體育特長培養,同時學校可聯合家庭共同進行體育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能提高學生家長的身體素質,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家庭體育氛圍,學校體育教育工作應該不斷豐富體育課程,完善體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效實現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1.“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體育工作現狀
“雙減”政策的出臺是為有效減輕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負擔,在雙減課后服務環節開展過程中,學校體育實踐活動是其重要的環節。在“雙減”背景下,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現狀也在面臨嚴重挑戰,現階段學校體育工作開展面臨學科方負擔重、家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實施體育服務相對困難等現狀,都導致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開展收到阻礙[1]。
1.1學校體育工作開展受其他學科負擔影響
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學生在課業是哪個的壓力明顯減少,學生可以擁有更多時間參與到學校體育活動中,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想要獲得更加顯著的效果,則必須減少學科負擔,各個學科應該科學合理進行作業布置,給學生留出更多時間進行學校體育活動。在“雙減”政策出臺后,校外課后培訓機構明顯減少,學校教師則需要在課堂有限時間內對學生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以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學科知識,這就導致課后服務時間被學科主科教師占用,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讓學生完成學科作業,使得學生在校學習壓力不斷加大,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體育活動,嚴重阻礙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2體育政策與學校落實情況的差異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以及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體育考試,這在無形中加大學生在體育考試上的負擔,國家出臺的相關體育政策與學校實際教學情況有著明顯的差異,導致學校在政策落實上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學校在實際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學過于形式化、表面化,并沒有將國家相關政策進行深入貫徹,導致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情況較難。
1.3家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度不夠
我國廣大家庭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只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高低,將孩子學科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校體育工作開展,家長對體育課程重視程度較低,不能及時關注孩子的體育健康問題,導致學生在加重沒有體育鍛煉的機會,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狀況受到嚴重制約,受家長的影響,學生在學校進行體育課時,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導致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次數減少,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造成很大影響。
2.“雙減”背景下學校提高體育工作質量的措施
2.1科學合理布置學科作業
在“雙減”背景下,學校各學科教師在布置學科作業時要科學合理,在保證學科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科課堂教學質量,減少學科作業布置,這樣學生就有充足的時間參與到學校體育活動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在學校內部可以設置有關體育活動第二課堂,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可有效環節學習帶來的壓力,增加學生身體素質健康。
2.2優化體育教學環節,培養學生運動興趣
“雙減”政策的根本要求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不減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高效教學讓學生充分掌握學科知識點,在課下不占用學生課后服務時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咱家學校體育活動。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體育教學環節設計,通過精心設計體育教學環節,創新體育教學情境,優化教學模式,在學校有序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有效保證學生在體育課堂中能夠掌握所學運動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生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體育興趣,培養學生體育素養。
2.3構建體育“家校社共育”機制
在“雙減”背景下,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多教學課程進行可續阿赫利規劃,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以及生動靈活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學校可以通過與家長之間的配合開展親子體育活動,讓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體育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同時增加學生與家長感情的溝通。家長在學生放學后,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在課后閑暇時間增加學生體育鍛煉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學校與家庭共育,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高學生課后服務豐富性,保證學生在健康快樂的氛圍下成長[2]。
結束語
“雙減”就是降低學生課業負擔,同時減輕學生作業壓力和課后輔導壓力,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營建更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大幅度的降低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承受的學習壓力,實現社會、學校、學生、家庭關系之間的平衡,讓義務教育真正的走向正軌。在“雙減”背景下給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提供更多的時間,學校應根據實際條件,結合學校學生實際發展情況,科學開展體育課程教學活動,在減少學生學業負擔和作業壓力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發展,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習慣,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學生身體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邵偉德,王倩.“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體育的思考[J].體育教學,2021,41(11):14-15.
[2]專家組.“雙減”政策與學校體育發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1,45(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