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堅
需要手術的患者,術前會緊張、焦慮,一是擔心手術安全,二是懼怕難以忍受疼痛。近年來,鎮痛泵的應用,為緩解術后疼痛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有部分患者對此卻表現了猶豫不決的態度。為此,就給大家科普下鎮痛泵的知識。

鎮痛泵是一種液體輸注裝置,一端盛裝著調配好的一定劑量的鎮痛藥物,另一端連接在患者身上。這種設備能夠控制藥物的輸注速度,鎮痛泵中的藥物會緩緩地輸注進患者血液中,并在血液中保持一個穩定的濃度,進而達到持續鎮痛效果,可以用于術后鎮痛、癌痛、分娩鎮痛等。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多是自控鎮痛泵,即使用過程中病人只要感覺疼痛較劇烈就可以自己按加藥按鈕,在持續輸注量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額外輸注劑量,治療更加個體化。
使用前,麻醉科醫生會征求患者意見,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術后,麻醉護士會將鎮痛泵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且會定時評估鎮痛效果及解答相關疑問,通常鎮痛泵使用時間為1~3天。
首先,鎮痛泵的使用能及時、迅速、有效地解除病人疼痛,鎮痛效果基本滿意。疼痛減輕了,可以避免疼痛導致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抵抗力降低等?;颊咝那橐矔兒?,晚上睡得好,白天吃嘛嘛香。有效地幫助患者休息,從而促進患者術后快速康復;術后鎮痛疼痛減輕了,患者自然敢于早期下床活動,減少了患者的臥床時間,減少了因為長時間臥床導致的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同時可以幫助患者盡早的進行功能訓練;患者因為疼痛的減輕而敢用力咳嗽咳痰,減少了術后肺不張、墜積性肺炎的發生;術后鎮痛還能夠促進腸道排氣,減少心肌缺血的發生等。
總之,大家必須摒除“疼痛能忍就忍,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觀念。術后鎮痛泵該用就要用,用利大于弊。當然,對于有鎮痛藥物嚴重不良反應病史的患者,包括劇烈惡心嘔吐等情況,需要謹慎應用鎮痛藥物和鎮痛泵;此外,年齡過大或過小、患精神疾病或無法自理的患者,一般難以對自己的疼痛做出客觀的評價,不建議使用自控鎮痛泵。
1.擔心自己加藥會藥物過量。自控鎮痛泵使用過程中,病人只要感覺疼痛較劇就可以自己按壓增加用藥量,緩解疼痛。因此,有患者擔心多次按壓會導致藥物用量過多,即使疼痛難忍,也盡量不去按壓自控按鈕。這樣,鎮痛泵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其實,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麻醉醫生在鎮痛泵使用前預設了“鎖定時間”程序,如至少間隔15 分鐘,則15 分鐘內只能按壓一次,其他的按壓都是無效的。也就是說,患者即使無限次的按,輸注的量不會無限增加,最大用藥量會在麻醉醫生的控制之下,而這個藥量對患者是安全的。
2.擔心副作用。鎮痛泵里含有的藥物多為阿片類鎮痛藥和輔助鎮痛藥(曲馬多,非甾體類抗炎藥等)。阿片類鎮痛藥的副作用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尿潴留、嗜睡、頭暈等。這些副作用因人而異,最常見的為惡心嘔吐。
目前,臨床上采用的術后鎮痛方式,多選擇非甾體類和神經阻滯類藥物等輔助鎮痛藥,這種鎮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再加上近年來部分鎮痛泵的配方中會增加一定的抗嘔吐藥物,明顯降低了術后惡心嘔吐。
提醒:使用鎮痛泵后如出現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尿潴留、嗜睡、頭暈等現象,應立即告知醫生,不可盲目自行停用鎮痛泵。
3.擔心上癮。這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它是短期連續用藥,而且劑量和用法都有嚴格的程序規范。
有些患者在使用鎮痛泵后仍然感覺很痛,此時應及時與麻醉醫生或護士聯系。由護士檢查鎮痛泵的部件組裝是否正確,開關是否打開,導管是否發生了扭曲、彎折、漏藥、堵塞,或泵中鎮痛藥已經用完等情況。
有患者以為用了鎮痛泵就應該完全無痛。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劇烈的疼痛會對人體造成一系列不良影響,但是輕微的疼痛對于人體來說有有益的一面,如能夠起到警示和制動的效果。近年來臨床研究還發現,適當的疼痛還能夠促進創傷的愈合。
因此,鎮痛泵的目的是降低術后疼痛,把疼痛控制在一個患者能夠承受的范圍內,提高患者滿意度,而不是完全消除疼痛的“滅痛泵”。鎮痛泵鎮痛的效果是否良好,并不完全是患者在應用鎮痛泵后通過自己的疼痛感來進行判斷的,而是需要從鎮痛泵的安全性、是否產生最小副作用和最大鎮痛效果等多個方面來進行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