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志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黑龍江大慶 163413)
隨著大慶油田致密油儲層的開發力度加大,在對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三肇凹陷的勘探過程中,為了尋找低孔特低滲透儲層含油情況,提高單井產能,為預測儲量優選提供支撐,并且針對三肇凹陷扶楊油層薄互層儲層,探索“水平井+大規模體積壓裂”技術,提高致密油層產量的有效途徑,加快儲量升級和有效動用步伐。在此構造上部署了肇平26 井,由于該區地層存在易斜、易漏、易井塌等工程難點,且致密油儲層具有儲層厚度相對薄、非均質性強、孔隙度低、滲透率低等特點。因此,針對在鉆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與風險,進行了井身結構、井眼軌道、鉆井液、鉆井提速、鉆井參數等方面的優化設計。
肇平26 井是一口勘探水平井(設計最大井斜角90.42°),水平段長1566.00m,水平段摩阻扭矩大,鉆井施工風險較高;地質目的層為扶楊油層的致密砂巖,地質勘探風險也較高,分析本井鉆井施工主要難點有:
(1)從軌跡方向地震剖面圖上看,本井可能在嫩二段下部約1150m 鉆遇斷層,斷距約30m,嫩江組、青山口組等上部泥巖地層易造漿、井壁穩定性差,鉆井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防斜、防漏、防塌。
(2)本井目的層為扶楊油層,易井漏、井侵、卡鉆,需調節鉆井液性能。通過鄰井資料收集分析,源62、肇平21、肇平20 等井在泉四、泉三段分別發生井漏、井侵、卡鉆等復雜事故情況(詳見表1),施工過程中需合理確定鉆井液密度,提高封堵、防塌性能。

表1 鄰井復雜事故統計表
(3)二開葡萄花油層存在高壓注水開發,對井控安全和鉆井液密度要求更高;本井位于大慶頭臺油田內,經落實:本井葡萄花油層300m 范圍以內有2 口油井;500m范圍以內有2口注水井;515m處有1口注水井。
(4)距離本井井口東偏北約7.6km的芳186井在層位:嫩三段979.4~981.2m井段,測井解釋為可疑氣層,應注意落實預防本區可能存在的淺層氣。
(5)本井設計水平段較長,摩阻扭矩大,易造成托壓現象,機械鉆速低。鄰井肇平9、肇平11井在水平段內施工過程中有嚴重的托壓現象發生。
本井優化設計三層井身結構:為了保護淺水層,將表層套管下至四方臺組,井口安裝井控裝置,為二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為了封掉葡萄花油層注水開發層,淺氣層及不穩定層段,保證三開鉆井安全施工將技術套管下至青二、三段;優化井身結構,將技套下至造斜點(1522.1m)以上30m,提高三開井段鉆進效率,降低鉆井成本,實現儲層專打。重點層位提前50m 采用有針對性的隨鉆堵漏措施,從而降低井漏等復雜情況發生幾率,保證安全施工。地質設計三壓力預測提示鄰井源14、肇26 井泉三段破裂壓力系數僅1.5g/cm3,二、三開固井使用雙密度水泥漿固井,全井下入P110×9.17mm生產套管,滿足完井后大規模壓裂施工要求。基于以上考慮,優化后的井身結構設計見圖1。
肇平26 井設計為一口勘探水平井,為了實現勘探目的和鉆井效果的最優化。根據地質方面靶點連線回歸出本井最大的井斜角為90.42°,將造斜井段井眼軌跡設計成增斜—穩斜—增斜的形式,造斜率設計小于5.0°/30m,同時設計30.0m 的探油頂段,能有效提高儲層中靶幾率。肇平26井井眼軌道剖面設計見表2。

表2 肇平26井井眼軌道剖面設計表
為了實現安全鉆井施工。本井一開井段設計膨潤土混漿;二開井段設計優選鉀鹽共聚物鉆井液體系,由于鄰井葡萄花油層注水開發,設計進入葡萄花油層前50m 加重至1.45g/cm3,鉆井液防漏加入隨鉆堵漏劑,加強鉆井液的封堵能力,處理時以防塌、防卡及保護產層為主,將有機硅腐鉀、高效封堵降濾失劑、HA 樹脂、NH4-HPAN-2的量以高濃度膠液形式加至設計上限,以利于防塌、防卡和降失水,尤其是將超細碳酸鈣和高效封堵降失水劑的含量提高到2.0%以上。此體系具有很好的抑制頁巖水化,可防止嫩江組、青山口組泥巖地層膨脹、剝落、坍塌的能力;三開井段設計麥克巴的ULTRADRIL水基鉆井液體系,具有高抑制性、潤滑防塌性能和保護油氣層的能力。該體系提供最大的泥頁巖抑制性、潤滑性以及井眼穩定性;降低結塊和泥包趨勢;提供一個優質、穩定、易維護的泥漿性能;有較廣的密度和鹽的選擇性;更有利于油氣層的保護,提高采收率??筛鶕嶋H摩阻情況加入潤滑劑,保證潤滑劑加量不低于3%,并根據實際鉆進情況配合使用固體潤滑劑,提高鉆井液潤滑性能。鉆進到易塌井段時提高磺化瀝青、封堵防塌劑的加量,加強鉆井液的封堵能力,提高井壁的承壓能力。
本井水平段設計使用旋轉導向技術,其對井眼軌跡的控制能力更加精確,該井實際完鉆水平段長1370.00m,全井水平位移1715.09m,最大井斜角91.88°。鉆成的井眼較常規井下馬達導向鉆具組合鉆出的井眼更加光滑,能夠有效減少摩阻扭矩和井下復雜情況的發生,加快鉆井速度,縮短鉆井周期。
通過收集資料,分析鄰井鉆井參數,主要推行“三大兩高”(大鉆壓、大排量、大扭矩、高轉速、高泵壓)的鉆井參數,在鉆機設備允許的情況下,將二開排量設計為60~65L/s,將三開排量設計為30~36L/s,既能保證井眼清潔,又能發揮旋轉導向儀器的優勢,可有效提高機械鉆速,縮短鉆井周期。
本井鉆遇巖性主要以砂巖、泥巖、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砂泥巖互層為主,目的層巖性主要是泥巖、粉砂質泥巖與泥質粉砂巖、粉砂巖、含鈣粉砂巖、油斑粉砂巖、油浸粉砂巖呈不等厚互層。經過巖石可鉆性和巖性預測,目的層巖石可鉆性級別為4~5,優選了鉆頭序列,設計五刀翼PDC鉆頭,減少了數量(二開1只;三開2只),增大了鉆進排量(二開65L/s;三開36L/s)。設計肇平26 井鉆頭程序為6.20m(PDC444.5mm)178.00m (PDC311.2mm) 1490.00m (3A215.9mm)1502.0m(PDC215.9mm)3674.33m。設計鉆頭使用情況詳見圖2。
依據三壓力曲線預測及地質風險提示,進行了三層井身結構優化設計,充分考慮到了鉆井難點及風險,井身結構設計與實際井身結構符合程度較高,滿足實際施工需求(詳見表3)。

表3 肇平26井井身結構設計與實際數據表
(1)井斜:在施工過程中一開及二開直井段,三開 造斜段及水平段,井斜均控制在中國石油天然氣SY/T 5088-2017《鉆井井身質量控制規范》的要求內,與鉆井設計基本吻合。最大井斜角:91.88°,其所在深度為:2357.42m。設計與實際井斜對比圖詳見圖3。
(2)井徑:二開311.2mm 井眼平均井徑擴大率3.46%;三開215.9mm 井眼平均井徑擴大率7.76%,目的層井徑擴大率11.19%(1600~2030m 定向段井徑超標原因:定向時間長,增井斜困難),符合地質設計中關于目的層平均井徑擴大率不超過12%的要求。設計和實際井徑對比圖詳見圖4。
通過對巖石可鉆性進行預測,使用鉆頭優選技術,設計與實際所使用鉆頭稍有差別,但是所替代的鉆頭均是同類型、同級別鉆頭,機械鉆速較高,設計符合率較高。三開水平段使用旋轉導向與PDC 鉆頭配合使用,在鉆進中通過鉆井參數優化,降低摩阻扭矩,控壓控時鉆進,鉆速較快且工作穩定。實際鉆頭使用詳見圖5。
肇平26井完鉆斜深3454.00m(垂深1895.51m),二開通過優化鉆井參數,實鉆平均機械鉆速31.26m/h,相比鄰井提高45.2%;三開水平段平均機械鉆速6.13m/h;鉆井施工順利,沒有事故復雜發生。
三開水平段應用旋轉導向技術,精準地控制了井眼軌跡,有效減少摩阻扭矩和井下復雜情況的發生,提高鉆進速度。該井造斜點井深1513.0m,入靶點方位角179.41°,終靶點方位角181.00°,入靶點井斜角85.49°,終靶點井斜角90.45°,水平段長1314.0m,全井水平位移1715.09m,最大井斜角91.88°。
二開應用抑制性強、封堵性好的鉀鹽共聚物鉆井液體系,三開麥克巴鹽水鉆井液體系,具有高抑制性、潤滑防塌性能和保護油氣層的能力,確保水平段井壁穩定。很好地滿足了水平段施工需求。
井口采用TF13-3/8″×9-5/8″×5-1/2″-70MPa分體套管頭;實鉆井徑擴大率符合鉆井設計要求;二、三開固井均使用雙密度水泥漿,固井質量評價均為合格;全井下入P110×9.17mm生產套管,為后期大規模壓裂施工提供保障。
肇平26 井以肇平22、肇平20 井為參考,收集鉆測錄探等相關資料,分析井漏、井斜、提速等施工難點,制定了具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并推廣軌道和井身結構優化等技術,通過了安全性評估。本井鉆井周期符合率90%以上,實現了高效安全施工,為完井獲得工業油流提供了保障。該井的順利完鉆,取得了以下幾點認識:
(1)肇平26井鉆井工程設計,設計合理,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為順利完鉆提供了安全保障。
(2)該區塊上部地層成巖性差,地層疏松,易造漿,塑性大,要適當控制鉆速,大排量鉆進,以免產生泥環,造成環空不暢。
(3)水平井對鉆井液性能要求特別高,必須做好鉆井液的配制及日常維護工作,保證鉆井液性能穩定。二開鉀鹽共聚物鉆井液體系,三開麥克巴鹽水鉆井液體系均滿足鉆井施工需求。
(4)旋轉導向工具可精確控制井眼軌跡,降低摩阻扭矩,提高鉆井速度,降低工程事故風險。
(5)根據施工情況和注水井壓力動態,及時調整鉆井液密度,以防水侵,并做好高密度壓井鉆井液儲備,保障了井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