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萌,曹廣喜
(臨沂市皮膚病醫院,山東 臨沂 276004)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后天色素脫失性皮膚病。此病在全球范圍內的發病率為0.5% ~2%。任何年齡段的人群均可罹患白癜風,此病患者平均的發病年齡為20 歲左右。局限型白癜風是指白斑僅局限于一處,可出現一片或數片白斑的一類白癜風。局限型白癜風患者的發病部位不固定,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出現白斑。由于此病患者的手、足、面頸部等部位可能出現白斑,影響其外在形象,因而給其造成的精神壓力較大[1]。本文主要是探討用308 nm 準分子激光療法聯合哈西奈德和他克莫司治療局限型白癜風的效果。
選取2018 年7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間我院皮膚科門診接診的76 例局限型白癜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局限型白癜風的診斷標準[2];病歷資料完整、真實、有效;精神狀態良好且認知功能正常;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近1 周內外用或內服過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或治療方法存在禁忌證;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有光敏性皮膚病、精神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惡性腫瘤。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35 例,女性41 例;其年齡為14 ~28 歲,平均年齡為(21.3±9.15)歲;其病程為4 ~11 個月,平均病程為(6.8±2.34)個月;其白斑的直徑為1.2 ~4.7 cm,平均直徑為(2.4±1.0)cm ;其中,居住地為鄉村的患者有31 例,為城鎮的患者有45 例;白斑分布于上肢、下肢、面頸部、軀干、腰腹部、臀部的患者分別有21 例、17 例、13 例、12 例、9 例、4 例;白斑數量為1 處、2 處、3 處的患者分別有49 例、18 例、9 例。隨機將其分為常模組和討論組,每組各有患者38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居住地、白斑的分布、數量及直徑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用308 nm 準分子激光療法對常模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用重慶德馬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308 nm 準分子激光儀對其進行激光照射治療,起始的照射劑量為最小紅斑量,前次照射后若患者未出現紅斑反應,則每次增加20% 的照射劑量,直至產生最小紅斑反應,將產生最小紅斑反應的照射劑量作為照射維持量。照射部位若出現紅斑,且紅斑持續存在的時間為24 ~48 h,則維持原有的照射劑量不變;若紅斑持續存在的時間<24 h,則下次治療時將照射劑量增加50 mj/cm2;若紅斑持續存在的時間>48 h,則下次治療時將照射劑量減少50 mj/cm2。治療后若患者的局部皮膚出現水皰、灼痛等癥狀,則暫停治療,待癥狀消退后再進行治療,但需要將照射劑量減少100 mj/cm2。對眼周白斑進行照射時需囑患者閉眼,非照射部位用布遮蓋,囑患者在治療期間避免過度日曬。2次/ 周,共治療24 周。用308 nm 準分子激光療法聯合哈西奈德和他克莫司對討論組患者進行治療。用308 nm 準分子激光療法對該組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同上,哈西奈德和他克莫司的用法是:囑患者在病變部位涂抹0.2% 的哈西奈德乳膏和0.1% 的他克莫司軟膏,每天各用藥1 次,持續治療24 周。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用臨床治愈、顯效、好轉、無效評估患者的療效[2]。臨床治愈:治療后患者的色素脫失斑全部恢復為正常膚色。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色素脫失斑部分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占原色素脫失斑面積的50% ~99%。好轉:治療后患者的色素脫失斑部分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小于原色素脫失斑的50%。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色素脫失斑無色素再生或白斑范圍擴大。總有效率=(治愈例數+ 顯效例數)/ 總例數×100%。
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 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常模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臨床治愈、顯效、好轉、無效的患者分別有10 例、10 例、18 例、0例,其臨床治愈率為26.32%,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2.63%。在討論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臨床治愈、顯效、好轉、無效的患者分別有25 例、11 例、2例、0 例,其臨床治愈率為65.79%,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74%。討論組患者的臨床治愈率和治療的總有效率均高于常模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期間,常模組患者中有5 例患者經激光照射治療后病變部位出現紅腫、瘙癢,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3.16% ;討論組患者中有5 例患者經激光照射治療后病變部位出現紅腫、瘙癢,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3.16%。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的上述不良反應均在2 d 內自然消失,均未影響正常治療。
白癜風是一種由于皮膚黑素細胞被破壞,導致皮膚黑色素(黑色素是一種決定皮膚顏色的重要皮膚內色素)缺乏而引起的一種皮膚病。目前臨床上尚未徹底闡明白癜風的發病原因,一般認為此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等有關。根據白癜風患者的臨床表現,可將此病分為局限型、散在型、泛發型和全身型四型。局限型白癜風患者的白斑大小不一,但白斑僅局限在身體某一部位。研究證實,白癜風患者的白斑部位有CD4+T 細胞和CD8+T 細胞浸潤,白斑部位和外周血中CD8+細胞毒性T 細胞(CTL)的數量顯著增加,且CTL 的數量與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3-5]。CTL 是導致表皮黑素細胞破壞的“元兇”,能被黑素細胞特異性抗原激活。白癜風發作時,CTL 受到相應趨化因子的趨化,會從血管遷移至表皮,與黑素細胞特異性結合,啟動特異性殺傷作用,導致黑素細胞破壞,從而使局部皮膚出現白斑。308 nm 準分子激光是誘導白斑中病理性T 細胞凋亡的最佳波長,有著激光的三大優點,即單色性、高能量和方向性,能明顯減輕白斑中CD4+T 細胞和CD8+T 細胞浸潤,同時還可作用于角質形成細胞,間接誘導T 淋巴細胞凋亡,促使黑素細胞遷移、分化、增殖,促進黑色素的生成和分泌。但進行308 nm 準分子激光治療的價格較高,因此僅適合治療白斑面積較小、數量較少的局限型白癜風[6]。他克莫司屬于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是治療白癜風的常用藥,可靶向T 淋巴細胞。此藥可抑制鈣調神經磷酸酶依賴性特定因子的去磷酸化激活,抑制細胞增殖的信號傳導通道,降低T 淋巴細胞的免疫活性,從而可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哈西奈德又名氯氟輕松,是一種局部抗炎作用較強的、人工合成的糖皮質激素,可減少白斑部位T 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的數量,同時還可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糖皮質激素和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聯合使用,是治療白癜風的一線方案[7]。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討論組患者的臨床治愈率和治療的總有效率均高于常模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這與相關文獻[6,8-9]報道的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308 nm 準分子激光療法聯合哈西奈德和他克莫司治療局限型白癜風的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病情,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