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君
現代社會,職業分工日益細化,與之相適應的職業服裝也琳瑯滿目。這些現代工裝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剪裁立體、精準,能讓著裝者顯得神采奕奕,繼而呈現出一種飽滿的工作狀態。
而在古代職場中,人們又是如何著裝的呢?是否像舞臺或者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的那樣人人都是寬袍大袖?通過對一些古代繪畫、畫像磚、陶俑所描繪的職場人士的著裝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事實并不都是這樣的。不過,古代服裝中的職業工裝無論形制如何變化,有一個特點卻十分鮮明,那就是所追求的審美性和功能性與現代工裝有著天壤之別。它們并不像現代職業裝這樣,通過約束人體來達到提振精神、呈現面貌的目的;而是反其道行之,力求讓著裝者在一種寬松愜意的狀態下進行工作,從而達到優質高效的工作效率。
在河北望都1號東漢墓的前室北壁上部,有一幅縱90厘米、寬65厘米的《著袍者》壁畫,畫中是一位頭戴黑色進賢冠、身著寬袖闊擺袍服的男子,正神態謙卑地跪坐于矮榻之上。此人的身份為“主記史”,也就是官員府中專門負責記錄文書的小吏,相當于現在的領導秘書。主記史身旁放置的硯臺和水盂就像現在的電腦一樣,是其完成工作的工具。
從這位“秘書”的坐姿和神態看,此職業的社會地位古今并無太大差異。但有趣的是,古代“秘書”的著裝風格走的卻是與現代秘書西裝領帶完全不同的路子。他們身上穿著的是一種名為“襜褕”的古代服裝,這種長款的直裾單衣的造型與僧侶禪衣頗為相似,是男女通用的非正朝之服。這位“秘書”的著裝體現了漢代公職人員職業著裝是以舒適為第一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充分尊重人體感受的職業著裝風向更是盛極一時。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戰亂不斷,王朝更迭頻繁,人們的禮法觀念變得淡薄,衣冠服飾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尤其是隨著南北不斷交融,職業著裝也出現胡漢雜糅的趨向,變得更為隨意自由。
假如說“秘書”的職業特點還不足以讓他們在著裝上太過放肆,那么地位顯赫的士大夫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現收藏于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的北齊楊子華《校書圖》,就為我們生動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社會文化精英們無比灑脫的工作狀態和輕松隨意的工作著裝。

東漢 《著袍者》壁畫河北望都1號東漢墓

北齊 楊子華《校書圖》(局部)27.6厘米×144厘米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坐在榻上的這四人居然穿的都是袒胸露肩的吊帶長袍,外面僅披一件透明紗衫,讓人感嘆那時的工作環境也太寬松了吧。(圖片由邊志軍提供)

南朝 河南鄧縣南朝墓出土畫像磚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這兩位古代“快遞員”上身束腰帶、膝部縛緊,穿著非常干練。
這幅帶有紀實性質的古畫,描繪的是北齊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遜等人校勘內府所藏圖書的真實歷史。此畫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在畫幅中間的一組畫面中四位坐在方榻之上的士大夫形象。這四人中既有執筆認真工作者,也有拉扯聊天偷閑者,其上班狀態刻畫得極為生動逼真,與當今社會有人埋頭苦干、有人忙著“摸魚”的職場生態幾無二致。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工作狀態,這四位士大夫的服飾竟是如此一致,穿的都是袒胸露肩的吊帶長袍,外面僅披一件透明紗衫。不過細想之下也不難理解,這校勘典籍是一件多么煩心累人的活兒啊,那時候又沒有空調冷飲可供享受,穿得通透、舒服一點,才能有好的工作狀態嘛。
上到士大夫、下至主記史,古代公職人員的職業著裝不拘小節,講求的是舒適。那么其他職業的工裝是不是也以舒適、實用為主?答案是肯定的。漢代的勞動女子大都上穿短襦、下著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勞動男子的常服則是上身著襦、下身穿犢鼻褲,并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寬松舒適,因此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士人,在勞動的時候幾乎都穿著一樣。

河南洛陽北魏孝子畫像石棺上著袴褶裝的勞動者

北魏 彩繪執盾陶武士俑 高30.8厘米河南洛陽元邵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此武士在甲胄下穿袴褶,便于行進和作戰。
南北朝時期,一種名為“袴褶”的工裝大行其道。在河南鄧縣南朝墓中出土的模印畫像磚中,有許多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畫面,其中有一塊磚畫刻畫的是馬匹運糧。在這塊磚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類似于現今快遞員的從業者——當然他們的交通工具是馬匹而不是電動車,運送的是糧食而非外賣。這兩位古代“快遞員”穿著非常干練,上身是束著腰帶的短衣“褶”,下身是大口、合襠的“袴”,這種服裝統稱為袴褶裝。
由于袴褶裝十分方便、舒適,因此就成了許多行業的職業裝,不僅運送糧食的“快遞員”會穿,作坊里的雜役會穿,甚至連行軍打仗的官兵也愛穿。在河南洛陽出土的北魏孝子畫像石棺上,就有身著袴褶裝的勞動者形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些雜役所穿的袴裝都在膝部用繩帶打了縛結,原因是大口袴行動不便,所以需要將袴管向上提,并且在膝部縛緊,這被稱為“縛袴”。因為穿上縛袴行動起來干練利索,于是在部隊也開始流行。河南洛陽元邵墓出土的北魏彩繪執盾陶武士俑就在亮閃閃的明光鎧甲下,貼身穿著一身袴褶,既方便行軍打仗,也利于騎馬作戰。
無論“襜褕”還是“袴褶”,古代服飾都是采用平面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的,在剪裁上與講究立體精準的現代裁量方式有著很大不同。平面剪裁的服飾會顯得更為輕盈飄逸,穿著起來也更加寬松舒適,能夠適應人體展開的各種動作,充分展現出無限自由的美感。
因此,我國古代的職業工裝雖然不像現代的職業裝這般專業嚴謹,卻更能體現出一種以人為本的哲學理念。(注:本文圖片除注明外均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6E232746-A4BE-4281-A304-2E28DE2E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