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琛
6月8日至7月8日,兩場別具一格的展覽將在位于倫敦克利福德街10號的埃斯卡納齊古董行登場。一場是“當代竹藝:日本大師作品展”,另一場為“Gogottes:打開時光”展。而伴隨著兩大展覽的開幕,慶祝埃斯卡納齊舉辦主題展覽50周年系列活動的序曲也將揭開。
熟悉中國古董藝術品收藏的人,對埃斯卡納齊(Eskenazi)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放眼這些年來的全球古董市場,朱塞佩·埃斯卡納齊絕對是一位風云人物。雖然長著一副西方人的面孔,但他對東方古董藝術的熱愛以及其在收藏與經營方面的獨到眼光,使其在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亞洲藏家尤其是中國藏家最為欽佩的人物之一。
50年前,即1972年2月29日晚上,位于倫敦皮卡迪利街區的FoxgloveHouse,埃斯卡納齊舉辦的首場展覽在此隆重上演。與此同時,專為主題展而建立的空間——埃斯卡納齊古董行也正式開門迎客。值得一說的是,該空間設計本身就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由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前主席JohnPrizeman(1930年至1992年)精心設計,為觀者營造出一個優美、現代的藝術空間。
1993年,埃斯卡納齊古董行搬至位于倫敦中心的克利福德街。而古董行所在的這棟5層小樓也是大師之作——由已故知名建筑師JonBannenberg傾力設計。自此之后,一場場精美的亞洲藝術主題展在此輪番上演,令來自全球的訪客為之著迷,也成為不少古董收藏家、藝術愛好者在游歷倫敦時必去的“打卡地”之一。當然,這數十年,埃斯卡納齊古董行也成為東方藝術市場的重要風向標,每年的倫敦亞洲藝術周期間,這里一定是高朋滿座。
今年,為慶祝舉辦主題展覽50周年,埃斯卡納齊古董行將推出一系列高規格主題展覽,多維度地呈現與東方藝術和中國文人審美息息相關的主題。“當代竹藝:日本大師作品展”將聚焦日本當代竹藝大師作品,這是該古董行迄今為止首個該主題的展覽。另一個名為“Gogottes:打開時光”的展覽,則將以珍貴且極富魅力的砂巖結石為主題。這是該古董行繼2018年首次舉辦該主題展覽后,同一主題的再次回歸。
這兩場展覽一個聚焦東方藝術,一個極具西方風情;一個巧手經營,一個天然雕琢,將引領觀眾從不同角度重新審視能夠跨越時空界限的、具有普世意義又親近自然的美學情趣,從中領會寓藝術于自然的審美觀念。

1 1972年,埃斯卡納齊在Foxglove House舉辦了首場展覽。

2埃斯卡納齊古董行一樓空間極具東方情調。

3會議室也充滿了典雅的氣息。

4位于倫敦克利福德街上的這棟5層小樓就是聞名業界的埃斯卡納齊古董行所在地。

Honma Kazuaki《上升的積雨云》2010年作 高49厘米 寬56厘米 深32厘米“當代竹藝:日本大師作品展”展品
展現8位頂級日本藝術家創作的24幅竹藝作品,“當代竹藝:日本大師作品展”的陣容可謂十分豪華。其中既有以Tanabe ChikuunsaiIV為代表的建筑幾何風格的裝置,也有YoneezawaJirō等人創作的大膽紋理結構的作品,每一件都極富個性張力。
竹藝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應用于制作茶道、插花和盛放水果的籃子。明治時代(1868年至1912年)是日本竹藝發展的重要轉折期,富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大量出現,使得這門藝術朝著更為個人化和更具藝術表現力的方向發展,也讓創作者完成了從工匠到藝術家的轉變。
其中的高光時刻是在1877年日本東京舉辦的第一屆國家工業展覽會上,被視為“當代竹藝之父”的初代早川尚古齋(HayakawaShōkosaiI)憑借一件用于移動茶道中煎茶器具的便攜式野餐籃作品,一舉贏得“鳳凰獎”。其后這件佳作被日本皇后收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還有一件類似藏品。

HondaShōryū《在空中》2018年作高32.5厘米 寬54厘米 深26厘米“當代竹藝:日本大師作品展”展品
此后,日本竹藝大師們在國際博覽會上屢獲成功,為這項技藝帶來了廣泛認可和贊譽。時至今日,這一藝術門類在日本仍頗受推崇,頂級竹藝大師甚至被譽為“活著的國寶”。
最近幾年,在一系列高規格展覽和活動的助推下,比如2017年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的“日本竹藝:修道院收藏展”,還有2019年法國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舉辦的日本竹藝展中,來自日本的竹藝同樣獲得了國際業界的廣泛認可。而此番將在埃斯卡納齊古董行展出的多件作品,本身已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以及波士頓美術館等知名機構收藏。可以說,這些藝術家既是繼承傳統的“火炬手”,也是具有當代視野的藝術家。
值得一說的是,自1972年首次展覽后,埃斯卡納齊古董行每周都會安排新的日式插花,這項活動已持續30余年,并且成為古董行的一個傳統——每周一的早晨,日本花道大師Sumie Takahashi女士都會與丈夫一道創作精美的插花作品,供接下來的一周中光臨古董行的客人欣賞。本次“當代竹藝:日本大師作品展”也將融入這位花道大師的插花作品,為整體展出氛圍增光添彩。


“Gogottes:打開時光”展展品

2007年,《中國收藏》雜志記者專赴英國采訪朱塞佩·埃斯卡納齊(圖右)及其子丹尼爾(圖左)。
Gogottes是一種極其罕見且富有魅力的砂巖結石,由石英碎礫緊密結合而成,僅在法國北部的楓丹白露附近區域少量存在。近代地質活動中,一塊埋藏于地下超過3000萬年的巖石,要反復經過周圍富含硅元素的地下水沖刷溶解和沙子的打磨,日積月累才能最終沉積形成具有獨特外形的Gogottes。直至最近幾個世紀,珍貴稀有的Gogottes才被陸續發現,堪稱為地質學的奇跡。即將開幕的“Gogottes:打開時光”展覽便集中呈現了砂巖結石的魅力,十分難得。
在歷史上,此類砂巖曾備受法國路易十四的喜愛,他將其作為裝飾品放置在凡爾賽宮著名的三泉林花園中。知名當代藝術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也收藏有一件Gogottes。另外,法國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也熱衷于從Gogottes豐富的造型中汲取靈感。這與中國傳統文人熱衷于藏石、賞石,以及充滿詩意的中國傳統美學和自然觀念似乎有著某種契合之處。
2018年5月,埃斯卡納齊古董行首次舉辦了以Gogottes為主題的展覽,展覽圖錄由知名藝術家湯姆·菲利普斯(Tom Phillips)和傳奇博物學家大衛·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爵士提供導讀。在這次展覽獲得成功之后,埃斯卡納齊古董行在今年繼續推出該主題展覽,圖錄中的學術論文由曾獲得約翰·巴勒斯獎章的英國地質學家邁克爾·韋蘭(Michael Welland)所寫,而12件展品中就包括迄今為止私人收藏的最大一件此類藏品。
值得一說的是,在這兩場開局大展之后,埃斯卡納齊古董行還將陸續推出中國主題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