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7日,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翻越了長征途中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盤山。六盤山下有條自北向南流淌的小河,名叫青石河。在青石河的岸邊,有一個小村子,只有20來戶人家。村子里面,排列著一些破敗的窯洞和一些黃土壘砌的土坯房,這個地方叫青石嘴。就是在這里,中央紅軍殲滅了國民黨東北軍的兩個騎兵連,組建起了中央紅軍第一支騎兵連。
當中央紅軍偵察部隊翻越六盤山時,在青石嘴西面的山洼里抓到一個東北軍的便衣探子。經審問得知,門炳岳騎兵第十三團負責向寧夏固原運送軍裝和彈藥的兩個連,剛進入青石嘴,正準備休息吃飯。得知這一情報后,毛澤東當即命令一縱隊突襲青石嘴,打開東進的道路,并在六盤山北麓的一個山坡上坐鎮指揮。
縱隊首長迅速下達戰斗命令,由四大隊正面接近;一大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北面迂回插到青石嘴小山丘的后面;五大隊迂回到南邊,把平固公路切斷,形成了一個包圍圈。部隊接到命令,像猛虎下山一般撲向敵人。敵人這時正在吃午飯,萬萬沒有料到紅軍突然出現,還沒來得及解開韁繩上馬,就當了俘虜。不到半個小時,戰斗就結束了,敵人兩個連的士兵大部分被殲滅和俘虜,而紅軍無一人傷亡。戰斗結束后,紅軍首長審時度勢,以繳獲的100多匹戰馬為基礎,將紅一縱隊偵察連改編為騎兵連,第一任連長梁興初、副連長劉云彪,這就是中央紅軍第一支騎兵部隊。
(摘自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