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秦怡傳》作者唐明生"/>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 何娟
5月9日,“人民藝術家”秦怡因病逝世,享年100歲。百年光影,芳華永駐。秦怡演繹過眾多善良、勇敢、堅毅的女性形象,她也將善良、勇敢、堅毅等優秀品質寫進生活的劇本,優雅詮釋人生如戲和戲如人生。
連日來,全國影迷、電影從業者先后發起追憶秦怡的活動,感懷中國電影百年征程。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秦怡傳》作者唐明生接受本刊記者專訪,回顧他撰寫《秦怡傳》期間與秦怡有關的點點滴滴。
很多網友都在緬懷秦怡,向這位百歲老人表達敬意。聽到秦怡去世的消息,您是什么感受?

5月9日上午吃罷早餐,習慣性地打開手機,看朋友發來的微信,第一條便是“沉痛悼念人民藝術家秦怡老師!”這刺眼揪心的文字,心突地一下收緊:啊,秦怡老師走了?接著忙看第二條、第三條,內容大體相同。至此我依然將信將疑,隨手給秦怡老師的女兒斐斐姐發了一則短信,委婉地詢問,很快得到回復,秦怡老師于凌晨4時8分仙逝。放下手機,一時閉目無語,胸中涌起一股哀悼之情。少傾,從書櫥抽出《秦怡傳》一頁頁翻閱,往事在眼前浮現。為寫這本傳記,我一次次采訪,不斷地走近她,從她人生之旅中獲得諸多教益。從1938年11月到中國電影制片廠當見習演員,至2017年1月集編劇、主演、出品人于一身打造電影《青海湖》,她從藝近80年,塑造了眾多不同時期、不同身份的女性形象,感染打動了幾代觀眾。整整一天,與朋友間的往來微信,離不開對秦怡老師的悼念,一致的看法是,作為中國電影百年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她雖然駕鶴西去,但她的不朽藝術、美麗形象,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斯人已故,緬懷永存,與秦怡交往的哪些畫面讓您印象深刻?
秦怡老師的兒子小弟是精神病患者,50多歲還像個孩子,穿衣吃飯,打針喂藥,洗頭洗澡,樣樣要她動手操勞。一次談話進行到一半,她突然停下,說了聲“對不起”,然后朝另一個房間喊道:“小弟,該吃藥了。今天天熱,吃的時候倒點涼水,當心別弄翻了。”類似的情景多次出現。“媽媽,今天天熱,等會兒你幫我洗澡。”“媽媽,晚上出去吃飯,穿這件衣服好嗎?”每次小弟進來,她都給我打聲招呼,表示歉意,然后耐心回答兒子的問題,陪他回自己的房間,對兒子說:“媽媽正和客人談事,這也是工作。”她親力親為照顧兒子長達40多年。目睹這些畫面,我感慨不已。所以,施瓦辛格說:“秦怡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您多次近距離與秦怡接觸,聽說她幾乎從不以素顏示人,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她的場景嗎?
每次去見她,都是事先聯系好的,因此我從未看到過她素面朝天的形象。她總是略施粉黛化淡妝,衣著搭配色彩和諧,得體大方,給人的感覺十分端莊、優雅、和藹、可親,不失一位表演藝術家應有的風范。在她看來,以美麗形象示人,不是為了張揚自己,而是對他人的尊重。耄耋之年的她,銀絲白發,面色紅潤,思維敏捷,謙虛隨和中透出堅毅剛強的個性,別有一番光彩。她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善良美麗的女性,與她本人形象高度契合。正因如此,第一版書取名《跨越世紀的美麗——秦怡傳》,到二版、三版時才定名《秦怡傳》。
接到為秦怡立傳的工作,當時是什么心情?為她寫書會有壓力嗎?
為迎接中國電影百年誕辰,真實記錄優秀電影藝術家的心路歷程,推進中國電影的史學研究,中國電影家協會決定編纂一套《中國電影家傳記叢書》。2004年春節剛過,我接到中國電影家協會友人的電話,約請我為該叢書撰寫《秦怡傳》。能為廣大觀眾所熱愛的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傳,是件非常榮幸的事,我當即爽快答應了。放下電話就倍感壓力,主要是怕寫不好,影響不好,因為秦怡老師不是一般的傳主。所幸,采訪、寫作一切順利。后記中我寫下這樣一句話:“已有的文字是否勾勒出一位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的真實一生,我真誠希望聽到來自讀者們的評判。”說穿了,是心中無底,擔心讀者不買賬。《秦怡傳》于2005年11月出初版,人民日報出版社在首版問世7年后,接連修訂第二版、第三版,這也使我有機會持續補充秦怡老師新近創作與活動的情況。一本傳記,10余年間接連出3版,這并非我寫得有多好,而是因為秦怡老師深受觀眾的愛戴。
完成這部書稿大概花了多長時間?秦怡老師本人提出了哪些意見?
從采訪到寫作,一年又一個月,其中采訪7個多月,寫作、審稿5個多月。采訪時間比較長,主要是秦怡老師太忙,每天工作都排得滿滿的。采訪只能安排在周末,每次兩三個小時。寫作由我自己掌控,寫畢交秦怡老師審閱,五章一送。同樣因為忙的原因,她審得比較慢。我一次次催,催到后來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因為采訪充分,資料素材收集齊全,案頭工作做得細,加上她比較寬容,不對具體寫作提過多要求,所以只核實了時間、地點、事件與人物是否有差錯。整個審稿,有兩處她認為有拔高她而貶他人之嫌,要求虛化或刪除。
您能否分享采訪秦怡印象最深的幾個小故事?對話期間,她的哪些話語讓您記憶猶新?
印象特別深刻的有兩次。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提前站在客廳門前微笑等候。進入客廳剛落座,她就將茶幾上的一杯茶推到我面前,說:“你喝茶,剛泡的茉莉花茶,蠻好喝的。”聲調很好聽,剎那間,我的拘束感和陌生感全都消除了,接下來的對話也變得自然輕松。第二次是采訪結束,我列好章節寫作大綱征求她的意見。她略略翻看了一下退還給我,說:“怎么寫是你的事,我就不說什么了。不過,有一點請你注意,不要為了抬高我去貶低別人。”兩件小事,表明她雖功成名就,卻毫無某些名人特有的偏執與傲慢。至于她說的話,也有兩句讓我記憶猶新。一句是“活到老,學到老,一生都在追求中”;另一句是“事業,是一支我永遠唱不盡的永恒之歌”。兩句話均出自她所著的《跑龍套》一書。
作為電影從業者,您認為秦怡的一生對于演藝圈的后輩有怎樣的啟示?
毫無疑問,秦怡老師是演藝圈后輩做人做事的一面旗幟。聯系當下演藝圈種種負面現象,有兩點尤其值得年輕一代認真學習。第一,演戲和做人是聯系在一起的。秦怡老師認為,演戲、拍電影不能是為了個人名利,文藝需要一種內在的強大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一方面來自對文藝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來自人民群眾。將自己從藝術中得到的精神力量釋放給別人,這才是一個稱職演員應該追求的境界。第二,要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這是超越物質層面的精神遺產。即演員通過塑造人物,能留下一種信念、一種品質、一種看待事物的方法,觀眾才會既記住角色、又記住演員。市場化條件下,一些年輕演員為了個人名利,同時接好幾部戲,別說體驗角色,就連劇本都沒時間讀。對此,秦怡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浮躁的心態,靜不下來,沉不下去,演不好人物!”演員的職業,需要多方面的知識體會、感悟的積累,“這樣演出來的人物才會真實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