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五千年的華夏文化留下了許多傳世瑰寶,老子的《道德經》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部。“《大家讀老子》是解讀《道德經》的一本好書。”據中國企業(yè)文化促進會閱讀專委會主任、雅悅草堂讀書會創(chuàng)辦人王珊介紹,為了讓書友們從經典中學習老子的戰(zhàn)略智慧,4月10日,雅悅草堂讀書會特別邀請這本書的作者——中華文化促進會書院聯盟副秘書長、北京崇賢館館長李克來到共讀沙龍現場,與書友們面對面進行交流。
作為傳統(tǒng)經典讀物,《道德經》的原文都是文言文,讀起來晦澀難懂,加之流傳版本眾多,各種解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都難以把握。王珊表示,基于這樣的考慮,她決定尋找一本幫助書友們學習理解《道德經》的好書。最終,她將目光鎖定在李克的《大家讀老子》。
據李克介紹,目前《道德經》流行的版本非常多,比如楚簡本、帛書本、河上公本、王弼本、想爾本等,他選擇的是通行本王弼本。“這個版本也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最認可的版本。”
老子生活在動蕩的春秋時期,他所著的《道德經》距今已2500年左右,這樣一部經典放在今天究竟能解決什么現實問題?針對這一疑問,李克給出了他的答案。“經典是經過時間淘洗之后的先賢智慧體系,值得我們花功夫鉆研。學習經典,不僅僅是了解歷史,也關乎每個人的修養(yǎng)提升,它更是一門未來學,正如老子所說:‘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在老子的思想中,無中生妙有,是東方智慧的精華。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對于這一點,李克多年前去日本考察時深有體會,“哲學不是無用之學,哲學是萬用之學,而且是不可不學的未來學,能指導我們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在李克看來,《道德經》講了三件事:天道、德用、修真。“今人學習《道德經》,通常會經歷四種狀態(tài):一是未知的信息,二是必備的知識結構,三是解決問題的答案,四是人生智慧的沉淀。”
“我先挑出幾章,給大家建立一個東方哲學思維的框架。這個框架的基礎,就可以使用天道、德用、修真。這是個多功能框架,在大家學習孔子、莊子、孟子的時候,都可以使用。”李克表示,學習老子,首要的前提是準確理解老子關于“道”的描述。“道”具有多層含義,《道德經》還可以理解為《德道經》《有無經》《名玄經》和《體用經》。同時,學習老子,還要注意準確理解“德用體系”與人的鏈接。
經過李克的導讀,大家對《道德經》的閱讀層次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據王珊介紹,李克研究和實踐《道德經》已經1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指導企業(yè)管理者制定組織戰(zhàn)略、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困惑,具有很強的實操價值。雅悅草堂讀書會的書友多數為商務人士,當天到場參加共讀沙龍的書友都是青年企業(yè)家。在互動環(huán)節(jié),他們就自己關心的話題,與李克進行了深入交流。
有人說《道德經》81章中,老子講了81種道,這種表述太過復雜。我個人認為,《道德經》最簡單的要素有三個,即:天道,側重空間與系統(tǒng);德用,側重當下與應用;修真,側重體認與能量。
那么,企業(yè)決策者為什么要運用《道德經》呢?使用邁克爾·波特的模型不就可以了嗎?我們知道,微觀一定是為宏觀服務的,或者說是互為支撐的。用老子的話說,就是“有生于無”;用儒家的語言,就是“致廣大而盡精微”。微觀跟社會結構、民族性都有直接的關聯,所以模型不能把“人”這個要素忽略掉。
那么,什么是戰(zhàn)略呢?我們面向企業(yè)決策者和管理者講戰(zhàn)略,絕不能空空論道。我對《道德經》的戰(zhàn)略智慧理解有三點。一是只要迎戰(zhàn),就必須要有省略,也就是有所放棄。所謂“戰(zhàn)略”,有“戰(zhàn)”有“略”,就是決策者最難做的企業(yè)目標與路徑的選擇。雷軍說:“不能用戰(zhàn)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二是善于做戰(zhàn)略分解。被稱為“競爭戰(zhàn)略之父”的邁克爾·波特總結了三種戰(zhàn)略模型:成本領先戰(zhàn)略、差異化戰(zhàn)略(藍海戰(zhàn)略)和專一化戰(zhàn)略,我頗有同感。三是微觀企業(yè)更應注重機會,如果非要定戰(zhàn)略,那就要在以下三個板塊形成明確的戰(zhàn)略:業(yè)務戰(zhàn)略的選擇、財務戰(zhàn)略的選擇和組織戰(zhàn)略的選擇。

《大家讀老子》雅悅草堂讀書會共讀沙龍合影
閱讀任何經典,都可以適用的方法是:誦讀、通解、專解、匯注(化用)。有了元典,也就是經典之中的經典,你的知識樹才有可能生根。能否鏈接起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就取決于是否能讓經典生根!包括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因為今天不再是明清時代。我們崇賢館已經在做《幾何原本》《東方圣典》這樣東西方經典的匯注了,包括王國維、胡適、陳寅恪、林語堂、錢鍾書等大家著述的匯注,做的就是這樣打通的工作。
企業(yè)文化戰(zhàn)略的建構,需要不斷調整、重構。為什么老子的戰(zhàn)略是核心戰(zhàn)略?因為組織必須要生存下來。先賢為我們提供了多種競爭戰(zhàn)略的選擇方案,這方面的總結,我認為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宮玉振教授說得非常好。在這里,我不妨引用一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家給出了自己的戰(zhàn)略方案。道家給出的是以時間為核心的戰(zhàn)略方案,曾國藩運用得最好,他總結為“拙誠之道、天道忌巧”。儒家給出的是以道義為核心的戰(zhàn)略方案,法家給出的是以效率為核心的戰(zhàn)略方案,兵家給出的是以結果為核心的戰(zhàn)略方案。這樣比較一下,大家就會明了老子給出了怎樣的方案。
我們學習《道德經》,本身也是一個不斷悟道、不斷求知的過程。相信大家在隨后逐章逐句的認真拜讀中,在不斷消化和理解中,一定會汲取到更多經典的力量,從知識的獲取進入悟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