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奔馳其實很早就發布了電氣化的EQ戰略,輕混、插混和純電都屬于EQ戰略的范疇,而在能源形式的多樣性上,奔馳也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所以電氣化時代奔馳其實早有準備。EQS的基本底層架構是全新開發的,機械結構,電氣化架構和軟件車機都不同于現有奔馳的所有產品,這對于奔馳來說其實也是一個挑戰,因為燃油車時代的豪華車造車經驗其實有些不適用了,比如優秀的發動機變速器組成的動力總成,這方面是奔馳非常擅長的領域,相比競爭對手來說,動力強勁的同時還兼顧了燃油的利用效率,且輸出平順貼合駕駛者的駕駛輸入動作,這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經驗的積累,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電動機的輸出特性直接且迅猛,簡單粗暴就達到了內燃機淬煉多年修出的內功,但瞬間的大能量輸出對電池是巨大的考驗,這些對于奔馳來說都是全新的領域,而傳統內燃機廠的優勢在于,積累技術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如何取悅駕駛者的經驗,所以在動力輸出層面,奔馳EQS是目前做得最讓人舒適的電氣化車輛,動力的輸出曲線和駕駛者的心理預期高度一致,這不像很多其他品牌的電動車,有些新勢力電動車廠的動力輸出就像把家用吸塵器的電機放大n倍之后直接接到了輸出軸上,風量就是小、大、MAX,不能說動力不好,但輸出真的不舒服。以奔馳對駕駛的理解,顯然不能忍受那樣的動力輸出,EQS580的電機可以輸出380kW的最大功率,以及568Nm的最大扭矩,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4.4s,在體驗層面遠比數字所呈現出的感覺更好。底盤的反饋也非常棒,EQS的綜合續航里程達到了720km(CLTC),奔馳為這輛車準備了111.8kWh的大容量電池,電池的尺寸與重量都為這輛車的底盤調校制造了難題,2690kg的整備質量,對整車的動態都是很大的負擔,奔馳為它準備了空氣懸架以及最大轉向角度達到10°的后輪轉向技術,為了提升車輛的操控靈敏度以及適應不同的駕駛模式,這讓我們駕駛這輛車長達到5224mm,軸距為3210mm的龐然大物變得輕松了很多。


奔馳用100多年的時間來揣摩豪華車用戶的需求,盡量打造出能夠符合苛刻的高端用戶需求的車輛,越是高等級轎車越要重視細節,EQS580的售價其實相當昂貴,奔馳除了要定一個價格標桿,還要讓這輛車給它的用戶應有的豪華體驗,奔馳EQS發布的時候最為驚艷的Hyperscreen的確給人非常震撼的視覺體驗,屏幕的邊緣處理以及與空調出風口的銜接都體現出精雕細琢的工藝,空調出風口使用了渦扇發動機葉片的造型,這些為了讓使用者獲得更好體驗的成本支出,對于奔馳來說是值得的,更細密的出風口不但可以打碎氣流讓吹出來的風更接近自然風,看起來也更加賞心悅目。此外奔馳還在平時我們不那么關心的細節上頗下功夫,比如來自仙人掌纖維的人工合成皮革不但帶來很好的觸感還可以自然降解,這也踐行了奔馳的可持續發展環保理念。


屏幕的尺寸和顯示分辨率是硬件,而全新一代MBUX則是屏幕背后承載的軟件,車機的反應速度很快,應用也很流暢,x在本土化應用方面,奔馳也做了諸多努力,包括在語音識別方面加入方言識別包以適應不同區域的市場,但是在智能車機方面,中國本土品牌發展非常迅速,奔馳與一些本土供應商合作解決了一些問題,不過如果要讓車機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則需要開放更多的底層權限,并且和更多的本土供應商合作。
最后再說一說EQS的外觀造型設計,如果只保留整車輪廓,EQS的設計極具流線性,奔馳告訴我們這輛車的風阻系數達到了0.20cd,這是一個相當低的數字。封閉的中網是為了減少風阻,但是我們習慣了奔馳有一副大氣的前臉,對于現在的科技感前臉還沒有很高的接受度。雖然車身尺寸很大,像一把長弓的整個車頂曲線讓EQS看起來很長,但是這些需要站在實車旁邊才可以感受到,而如果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就很難感受到這種體量感,豪華的氣場就會減少一半。另外造型的科技化風格設計可以有很多種表達,現在EQS使用的這套表達方式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當然審美見仁見智,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和我們互動,告訴我你的想法。


EQS是奔馳的電氣化旗艦,奔馳按照傳統豪華理念去打造這輛車,不過是使用了電氣化時代的新技術和新方式,有些地方可能會有些探索的性質,但是奔馳在細節方面的用心是一點都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