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



隋唐時期是中國傳統藻井裝飾的高光時刻,它是建筑結構中的瑰寶,經過歷代的演變至隋唐時更顯流光溢彩、翩躚多姿。藻井裝飾圖案內涵豐富、紋樣紛繁、色彩斑斕、結構完整,表現手法精美絕倫,充分體現了裝飾符號藝術的魅力。文章通過隋唐這一階段的藻井裝飾符號在現代空間設計中的應用,體現了藻井裝飾符號在室內空間中的對稱均衡美、色彩形態美、古樸素雅美以及文化內涵美。
藻井的概念
藻井是中國古建筑中一種傳統的、獨特的裝飾結構,似“井”字形狀,藻井的設計方位在宮殿廳堂的寶座上方或者佛寺廟宇的神壇上方這些醒目的、重要的位置,它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木質結構的、經過雕刻或者鏤空等手法處理過的天花頂棚。
藻井源于遠古時代的“中溜”。古代穴居頂上的通風采光口稱作“中溜”,也是后來經過演化的室內頂部,中心位置,也是空間中視線的中心。一般的藻井就像一個平底的碗或斗被倒扣了的形態,在交錯重疊的長短梁椽上,構成凹面,并在它的邊框和平面上,進行雕刻、鏤空或彩繪。藻井的這種裝飾,其原始含義與防火有關。依據古籍《風俗通》中所記載的藻井:“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因此,在古建筑室內最高處作井,用一些水生的藻類植物作為裝飾,比如荷、藕、菱等,可見人們希望以水克火,防止火災的發生。古時木結構的建筑容易著火,人們很是懼怕,所以很重視對于藻井的裝飾和設置。裝飾紋樣多系藻類水生植物,所以成名藻井。
在古代,藻井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可以運用的,它是尊貴的象征,普通的建筑是不可以使用的。藻井是頂棚上向上凹進的部分,形狀有八角、圓形、方形等,多用斗拱和極為精致的雕刻組成,是我國古典建筑中的重點室內裝飾部位。
隋唐藻井裝飾符號的美學特征
藻井裝飾符號作為一種高度抽象化的裝飾藝術,自身具有以下藝術特征:對稱均衡美、色彩形態美、古樸素雅美和文化內涵美。在現代室內空間之中,也同樣存在以上藝術特征,但兩者并不完全相同。
對稱與均衡,都具有較強的秩序感。它們是在室內設計中尋求穩定平衡和重心平衡的兩種形式。也是造型藝術中最基本的構成形式。無論中外的傳統造型藝術中,還是現代造型藝術中,這兩種形式美感都被廣泛運用。對稱,是指左右或上下的均齊;均衡是指人追求視覺的安定感。我國傳統的建筑形式,也大多是對稱的。對稱與均衡的造型法則是建筑設計、室內空間設計中運用較多的美的形式。特別是古代一些帝王的宮殿、園林、寺廟等,這些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建筑物的設計,其中的“藻井”(屋內房頂方格內的圖案)圖案,也大多采取對稱的表現形式。封建統治階級,通過建筑形式的莊嚴,顯示它的“皇權”和“神權”的威嚴,并象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穩定”,也常常見到對稱的形式。大部分藻井圖案都是具有對稱特征的,在隋唐時期大量的藻井圖案中,這種對稱的特征比比皆是,也表現一種寧靜而安定的美。
莫高窟第161窟千手觀音藻井,正是對稱均衡形式,是隋唐晚期的一件經典作品,千手千眼觀音位于井心即構圖的中心,對稱開來,方形框中繪制千手圓弧,藻井裝飾符號整齊一律偏重秩序,漸進有序,追求節奏;第272窟蓮花飛天藻井是莫高窟現存最早的藻井圖案,也是現存的第一個斗四藻井,形式對稱均衡、深入淺出、層層疊疊。藻井圖案的井心,是由45度三層漸小的方頂套疊而成,藻井正中繪的蓮花呈倒置的狀態,即“反植荷蕖”,套斗邊精細彩繪忍冬紋(也就是黃白相間的金銀花),繪制的云氣紋和飛天紋有著吉祥的寓意。還有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北大廳的頂棚飾以富有民族特色的對稱均衡的藻井裝飾符號,藻井內重復排列110個象牙黃底色,上著素色萬年青花紋的葵花燈,整個大廳形成了一種莊嚴而雄偉,肅穆而壯觀的氣氛,具有一種對稱感、崇高感和壯美感。在裝飾裝潢中,運用對稱整齊一律法則烘托氣氛具有其他形式美法則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色彩和形態的特征是藝術作品中最顯著的視覺特征,可以迅速吸引觀眾的眼球。對比于藝術的其他特征,尺寸、視角、方向等,色彩和形態具有較高的視覺識別度。藻井裝飾符號也不例外,平涂設色是其主要的表現方式,其疊運色法極為生動別致,主要的顏色是紅色、黑色、白色、金色、藍色、綠色。有的圖案在青綠紋樣之間加上大量的米色、赭色,也有在青綠色的紋樣邊緣用鮮明的赭色線細細描繪,讓補色調和,為了顯出金碧輝煌的效果,還會再相互襯托上金色與黑色。以藍綠色系為主調的圖案,不同色度的藍綠色一層一層、漸進組合,層層疊疊,深入淺出。綠、赭、中灰、酒紅、淺灰、橘黃等色相在畫幅中,雖也出現,但在這些顏色中混了一些的藍綠色進行調和,讓其成為同一色系的不同色相。這樣就使圖案的色彩在整體中有一種統一的感覺,讓人體驗到色彩的和諧。
隋唐時期藝術設計中多有吉祥寓意的作品如金銀平脫鸞鳥銜綬紋銅鏡、蝙蝠鹿(福祿)瓦當、鋪地等。其中圖形寓意,諧音寓意比比皆是?!翱谩敝C音“科”,“鷺”諧音“路”,蘆葦、蓮花一棵連一棵地生長,寓意“連科”,即考生金榜題名,逢考必勝?!苞Q”諧音“合”,“鹿”諧音“六”,“六合”寓意天地萬物,生機盎然。藻井裝飾符號中的文化內涵,寓意更為巧妙有趣。
藻井裝飾符號在佛殿式窟中心位置,凡繪藻井必先畫框架,方井與岔角交織的地方,然后按形裝飾,如方井內飾倒置荷藁,岔角畫火焰、飛天紋,邊飾畫忍冬紋,各有固定位置。方井周邊連綴有瘺珞流蘇裝飾的垂帳紋。兩者結合若華蓋懸空,象征設華蓋以祠神靈。蓮花代表吉祥清凈。蓮花是菩薩和佛的床座,阿彌陀凈土以蓮為居室?;鹧婕y象征佛光,隨著佛教傳播,蓮花紋和忍冬紋亦為廣泛應用?;鹧婕y在隋唐圖案中已是裝飾圖案的主體。
莫高窟第431窟的蓮花忍冬紋人字披圖案。人字披圖案是蓮花忍冬紋閃光的大舞臺,內涵豐富且寓意古樸。所有的人字披圖案都以蓮花忍冬藤蔓紋為基礎,穿插著飛天、菩薩、祥禽瑞獸、化生童子紋組成的適合形圖案。紋飾舒展自由,在窟內構成青藤繞梁、仙人出沒、瑞獸祥禽攀緣的仙境,別有妙趣,寓意深遠。
龕楣是佛龕門楣裝飾。佛龕個個有龕楣,形似桃形冠狀圖案,上沿飾火焰紋,內繪蓮花忍冬藤蔓、摩尼寶珠、禽鳥、化生童子,伎樂等組成的圖案。第296窟的蓮花忍冬紋伎樂龕楣,畫一組七人伎樂坐在花叢中歌舞,兩邊還有小雀筑巢﹑獼猴攀緣,將佛龕裝飾得若置深山幽林中,令“束廬為室”的禪窟產生“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飛鳥相與還”的幽趣。通過藻井裝飾符號的分析,體會了隋唐藻井的吉祥寓意:對多子多福、長壽健康等的祝福。在現代的室內空間設計中也可以看到蘊含藻井裝飾符號寓意的圖案,其中每個細節都代表著美好的象征,帶有古樸的美感。
隋唐時期藻井裝飾符號的藝術價值
隋唐時期藻井在現代設計中的材料選擇,已經不純粹是一種物質材料了,而是表現情緒、傳遞感情、渲染溫度的介質。藻井裝飾符號融入現代設計中將成為新材料運用的一種創新和亮點。合理運用新的材料基于充分了解現代室內設計空間性質、功能、結構、造型等,拓寬傳統有限的裝飾工藝材料,使環境保護不再只是一個口號。
傳統材料在現代案例中的演繹。目前民居創新設計會捕捉傳統的影子,如西安的特色地方民居建筑,是典型的關中民居,石砌巷道和高大、精美、典雅的四合院門樓。建筑主要材料為青磚、土坯、木材,特色的“房子半邊蓋”建筑使用的材料造價較為低廉,多為就地取材,關中的土坯建筑堅固性、穩定性都比較差,既要保持關中地區特色民宿的基本特征,又要在性能方面改進技術。材料優化可選擇預制混凝土,其成本低、性能高、靈活可塑,是綠色環保的優選材料。
關于藻井的繪制程序,在《營造法式》中是這樣記載的:第一步大面積平涂底色,即“襯地”,也就是將整個畫面進行統一;第二步給花紋均勻地上大塊顏色,即“襯色”;第三步為勾勒細節花紋,即“細色”;第四步為圖案點綴泥金或金箔,即“貼金”。唐宋時期殿堂的藻井之所以層次分明,流光溢彩,正是因為采用了這樣細致的工序。這種精美的藝術符號一直在演化,不斷地完善與優化,難的是其并未受到歷史洪流中風雨波濤的侵襲。
隋唐時期藻井色彩的使用有巧妙之處,即相近色,整個窟頂色調根據整個藻井選擇基本色作為色相,在色環中選擇相近的三個顏色,而基本上不使用互補色,畫面充滿自然之色,使人感受到隱秘、幻想、執著、穩重的色彩氣息;另外是對比色,在色環中互成對角的兩種顏色,在藻井中的顏色分布上,大小相近,是熱忱、清楚、有力地表現了堅定的意志,有強烈的情感在敘述。
隋唐藻井裝飾符號在室內空間進行布局時,可以運用于空間的頂部、二次劃分空間的陳設上等,通過這些手法可以增加空間的層次感與尺度,讓局促的空間變得具有張力,顯得開敞空曠。而對于一些較為空曠的會讓人產生虛化感受的空間,需要用分隔和重組的手法進行二次劃分空間,創造具有私密感與穩定性的小空間,而作為分隔隔斷的陳設,其上繪制藻井裝飾符號,不僅能夠起到穩定空間作用,還能起到裝飾效果,創造出更有格調、更有品味、更為舒適的空間。隋唐藻井裝飾符號,是寶貴的藝術財富,其結構層次分明,圖案均衡有序,色彩斑斕多姿,題材內涵豐富,給現代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隋唐藻井裝飾符號裝飾藝術特征,能讓我們更好地從傳統中獲取現代設計的靈感和源泉。
我國有很多像藻井這樣的傳統裝飾符號也都有豐富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蘊,可以提取與重構。在現代設計中,將隋唐藻井裝飾符號傳承發展,不僅應該掌握隋唐藻井裝飾符號所蘊含的靈魂,還需要將隋唐藻井裝飾符號就行轉化提煉,將傳統和現代存續流長進行重構和演繹,從而推動傳統裝飾符號的可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2021年度西安思源學院?;鹳Y助(項目編號:XASYQN-B2102)。
作者單位:西安思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