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玲
一、中老開展湄公河流域跨國安全治理合作的背景
(一)區域發展的現實需要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政治多極化,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迅速發展,湄公河流域各國經濟顯示出持續發展的好勢頭。加強這一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互利互惠、共謀發展,成為湄公河流域各國的共識。區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趨勢使得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中國與東盟地區間的融合程度日漸加深。在此發展趨勢下,以安全為代表的區域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將為區域各成員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與保障。作為區域內重要的水系,湄公河為沿岸各國的社會生產、經貿外來、人員貨物運輸、旅游活動等提供了現實基礎。但由于湄公河流經治安混亂的“金三角”地區,各種犯罪活動、犯罪問題交織,尤其是猖獗的毒品走私,給湄公河地區的安全形勢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因此,從區域發展的現實需要來看,湄公河地區成員國的中國與老撾之間加強協同治理就有了堅實的現實基礎。其中,警務合作是兩國加強協同治理的重要事務之一。
(二)“10·5湄公河事件”推動的契機
2011年10月5日,中國籍船只“華平號”和緬甸籍船只“玉興8號”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襲擊,事件造成“華平號”上6名中國船員和“興玉8號”上的7名中國船員遇難。2011年10月31日,在中國政府倡導下,中老緬泰四國在北京決定建立湄公河流域安全執法合作機制。2012年4月25日,“10·5案事件”聯合專家組在老撾波橋省抓獲案件主犯糯康。2012年5月10日上午11點,中老警方在萬象機場舉行了案犯移交儀式。
二、中老兩國在湄公河流域跨國安全治理合作成效
(一)中老攜手打響四國聯合掃毒第一槍
2013年3月19日清晨,前方傳來消息:大批毒品被連夜裝上一艘貨船,駛向湄公河下游地區,極有可能于當天下午經過老撾境內的孟莫碼頭。接到消息后,中老兩國立即啟動聯合巡邏執法合作機制,對途經孟莫的船只進行攔截查緝。然而,當日16時許,本應出現在孟莫碼頭的運毒船,卻因為湄公河水位下降,擱淺在距離孟莫碼頭約60公里的上游孟巴里奧水域。如果等到天黑,毒品極有可能被轉移分散。對此,行動指揮部決定,必須在天黑前趕到孟巴里奧水域,控制涉案船只。中老雙方派出40余人組成查緝力量,分別乘坐執法船艇和摩托艇全速進發。兩個小時后,雙方執法人員發現目標船只,并順利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通過對船體近一個小時搜查,一舉繳獲冰毒579.7千克。破獲此案的意義重大,這不僅是四國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合作機制以來,破獲的首例跨國毒品案件和最大規模販毒案件,打響了四國聯合掃毒的第一槍,也創造了湄公河流域聯合執法新模式。
(二)“平安航道”聯合掃毒實現常態化運行
2013年4月,首屆中老緬泰“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在中國景洪啟動,歷時2個月,取得重大戰果。7月,四國一致認為要將這一行動常態化,并專門開展打擊糯康殘余勢力聯合行動。隨后,四國在湄公河重點水域定期開展聯合查緝行動,對過往可疑船舶、人員、貨物進行檢查,重點打擊販毒、販槍、偷渡等違法犯罪活動,并對船員和游客開展安全提醒、禁毒宣傳。2015年柬埔寨和越南加入后,“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已上升為瀾湄合作機制下的一項重要執法合作內容,有力打擊遏制了湄公河流域涉毒犯罪活動,維護了整個地區的安全穩定。據統計,僅2016年中老緬泰柬越六國“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的第二階段,就破獲毒品刑事案件647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927名,繳獲毒品12.7噸、易制毒化學品55.2噸,還繳獲了大量槍支彈藥。
當前,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越來越密切,聯合巡邏執法已實現每月一次常態化運行,并已從單一的聯合巡邏發展到聯合掃毒、聯合搜救等多元化合作模式,從傳統合作領域拓展到打擊恐怖主義、非法出入境、拐賣人口、網絡犯罪等新的合作領域,成為國際執法安全合作的成功典范,為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法律制度的相鄰國家開展多邊執法安全合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范本。
(三)瀾湄合作機制下的命運共同體
2016年3月,中老緬泰柬越六國在中國海南召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共商瀾湄合作發展大計,宣告瀾湄合作機制誕生。在此機制下,各國將攜手打造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和南南合作的新典范,結成更加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中老緬泰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只是瀾湄合作宏偉藍圖的一角,但卻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更為重要的是,各國在執法安全合作中,共同形成、發揚和傳承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包容并蓄、平等互利的“湄公河精神”。就像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時,湄公河六國外長在老撾萬象如期舉辦第五次外長會,各國外長共同聲援中國抗疫,在關鍵時刻給予中方支持。同樣地,之后老撾等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侵襲時,中方也給予了無私援助與強有力的支持。六國采取有力舉措遏制疫情蔓延,瀾湄區域累計確診病例和發病率顯著低于全球其他地區。盡管當前疫情仍未結束,但六國仍然繼續聯合打擊恐怖主義、網絡賭博、電信詐騙、人口販賣、非法移民等跨國犯罪活動,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合作,保障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完善區域治理貢獻“瀾湄智慧”。
三、對中老湄公河流域跨國安全治理合作深化的展望
(一)老撾警察隊伍業務實力不斷提升
堅定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是老撾警察干好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老撾警察的責任是維護國家安全、保障社會及政權穩定,組織安全防范、維護治安秩序,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總之,老撾警察的工作宗旨跟中國警察一樣,也是“為人民服務”。這也是我們老撾警察干好業務、做好工作的最根本初心所在。
充分運用科學技術手段是強化警察力量的重要舉措。當前老撾公安部警察體制機制指揮項目主要分為現代化警察指揮中心和政府熱線兩大部分,系統采用了先進的信息與通信技術,為警務部門建立起現代化指揮與控制系統,實現對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對警力準確指揮。與此同時,整套系統提供各種綜合應急服務,為市民提供緊急救援服務,確保城市公共安全。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市民可通過撥打1191號碼向警方尋求幫助,在指揮中心內部有警務大屏對各個區縣主要路段和地點進行實時監控,出勤民警使用可視手持終端通過4G網絡與中心保持聯系。
學習先進經驗、加強警務交流是培養高素質警察人才的重要保障。近年來,老撾政府已經向中國派出了不少警務留學生,進入中國優秀的公安類院校學習。我們在中國學習到了許多先進的知識、技能以及警務工作的經驗,開拓了職業眼界。相信學成歸國的我們,必將為老撾的警察事業、為中老的警務合作貢獻更多的力量。
(二)中老兩國警務合作機制的多方位深化
立足于兩國的現實國情與發展現狀,中國與老撾可以借鑒其在專門的執法機制、協同治理中的運作機制、信息情報交換機制、警察與海關聯合執法的跨部門間合作機制、跨國追逃警務合作機制等五個方面的機制建設經驗,并立足于兩國及地區實際現狀,進一步探尋最適合兩國的警務合作機制。我們認為中國與老撾在湄公河跨國警務合作治理上應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和協同治理的原則,通過不斷完善雙邊政策法規體系、構建專門的執法機制、建立兩國情報與信息交換機制、推動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完善跨國追逃合作機制以及鼓勵廣大公眾積極參與治理等舉措,能夠有效地提升中老湄公河跨國警務合作治理的水平,為本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三)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共同呼聲
自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就與地緣相近的老撾以及泰國、越南、緬甸、柬埔寨各國情意相連,和衷共濟。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發布標志著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也是瀾湄合作的新機遇。老撾將同其他湄公河各國一道,積極推進與中國合作,為努力建設更加安全穩定、繁榮發展、幸福安康的瀾湄區域作出應有的貢獻,致力于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富共榮的命運共同體。■
(責任編輯:周辰其)30D30070-1EF8-4D39-AC08-19F2A1693F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