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是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是我國食用菌領域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小木耳大產業”的領路人,更是國內“南菇北移”“北耳南擴”等食用菌產業發展戰略的首倡者,農民朋友喜歡叫他“蘑菇院士”。
2012年以來,李玉率領團隊深入全國40多個深度貧困縣市進行科技扶貧,引領食用菌栽培成為脫貧致富的產業明星。他研發食用菌栽培技術300余項,培育適宜貧困地區應用的食用菌新品種45個,探索出“科技專家+示范基地+農業技術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農戶”的食用菌科技扶貧模式,幫助800余個村、3.5萬戶貧困戶實現徹底脫貧。
“不要在黑板上‘種地,要深入生產實踐,田間地頭的成果比任何榮譽都更有價值?!边@是李玉心中的價值天平,更是他一以貫之的行動。扎根人民沃土,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才能找到科技創新的落腳點。為找準目標、給農民送去急需的技術,李玉團隊每年有280多天與農民干在一起;為把良種優品送至田間菇棚,雖已年過七旬,李玉仍堅持去山里、跑一線,為推廣食用菌產業奔忙。
從河北阜平到安徽金寨,從云貴山區到雪域高原,處處都有食用菌助力脫貧攻堅的故事。這些故事,因腳上沾滿鄉野的泥土而鮮活,因心中充滿對農民的熱愛而動人。
(摘自“光明網”2022年2月7日)
素材解讀
熟悉的村子、熟悉的村民,卻是嶄新的路、嶄新的家、嶄新的面貌——這些鄉村的巨變,展示著脫貧攻堅結下的累累碩果,李玉繼續把對鄉親們的熱愛、對心中的信念、對肩上責任的執著,書寫在廣袤大地上,并繼續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而奮斗。
適用話題
技術助農 腳踏實地 鄉村振興C657C382-18B4-494A-8042-F7973D3AA0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