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移宸 陳亮 王思 西安醫學院體育部
在2021中,我國運動員代表國家在東京夏季奧運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與我國長期的奧運戰略目標密切相關,這之中不乏在社會和各運動隊中廣泛選材、歸化高水平運動員和根據奧運周期規劃運動員訓練和競賽任務等模式。我國在奧運會中取得的成功為全民健身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能夠充分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從事體育活動,開展一系列各層次運動賽事。也為我國的體育事業特別是社會體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使社會體育能更好地實現最大限度地提高全民體質健康水平,保證全民健康的生產生活,保障國家的穩步健康發展。
結合我國體育競賽的現實,對我國在奧運會后體育競賽的方向引導和實施策略做一些設想,目的在于更大程度的發揮體育競賽的引導和榜樣的作用,使體育競賽水乳交融般滲透于體育的各個領域,特別是與社會體育的結合,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體育的蓬勃發展,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
1.奧運戰略與錦標主義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競技體育實行的奧運戰略使得我們國家大型的體育競賽都圍繞奧運周期來進行,所有的組織管理工作都率先保障這一戰略的實施。這就導致了各省、市、地區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與運行又圍繞全運會和國家的大型賽事來實施,這樣層層圍繞一直到最基層的業余訓練都脫不開奧運戰略的影子。結果導致各級體育競賽組織管理與運行都缺乏了自主性和靈活性,形成一潭死水式的固定模式,極大地束縛了競賽的組織管理與實施,缺少變通,同時也限制了體育競賽的科學發展。
功利思想導致的錦標主義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國體育競賽走入歧路,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更多的圍繞奪標和取得好成績,為了運動員巔峰狀態的調節,生硬的使各級各類的賽事組織管理與運行過程主動去適應更高一級的賽事,而罔顧人體自然生理規律和運動規律。錦標主義思想也導致競賽的組織管理和資金更傾向和適應重點項目和優秀的運動員,客觀上限制了競技體育參與程度,忽視了競技體育的引領和榜樣作用的功能。
2.過高的專業化限制造成從下到上參與人群的相對固定,不利于運動梯隊的建立和成長
我國各級各類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和舉行大部分都承擔著為更高一級的賽事選拔人才的任務,從而在比賽規程的制定和比賽規則的選用方面非常注重參與者的專業水平,注重比賽過程與更高一級比賽的契合。再結合前文所述的錦標主義思想的影響,在一定時期內使得各級各類比賽的參與者基本保持穩定,總是一些熟悉的面孔。各級單位部門為了保障成績在運動員的選拔訓練和選派方面極大的向優勢項目和運動員傾斜,不利于整體的發展和運動梯隊的建立和健康成長。例如筆者就了解到很多高校為了取得和保持好的比賽成績,為了自己學校特招的部分優秀運動員能較長時間的為本校效力,制定各種優惠政策使之從本科到博士一路順利,客觀上減少了后續人才選拔的機會,也可能造成運動梯隊的斷層。
3.高層次競賽組織管理與運行的相對完善和低層次競賽組織管理運行的不完善
國家層次和較高層次的競賽組織與管理都有完善的組織機構和運行機構,有相對科學合理的實施流程,充足的資金支持,完備的檢查監督機制,保證了較高層次體育競賽組織管理的相對合理運行。較低層次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存在隨意性和臨時性以及形式主義,而且這種現象越往低層次的體育競賽越明顯越嚴重。筆者了解到很多基層的運動會是領導臨時起意倉促舉行,還有很多基層,往往只有一天半時間且主要以田徑運動為主的運動會,準備時間通常需要一個月左右,而運動會開幕式流程占據了3個小時左右,外加一天的比賽草草收場。體現出越往基層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與運行越違背競賽組織管理的原則,對體育競賽本身和體育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傷害。
4.行業體育競賽覆蓋面較窄而且嚴重不平衡
我們國家也存在著從上到下的各個級別的行業體育競賽,根本上行業體育競賽的覆蓋面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上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客觀上造成行業體育競賽組織管理與運行除了具有我們前文列舉的問題之外,更體現出影響力小和較大的差別,很多不景氣的行業體育競賽是缺失的。目前,國內具有頂級商業價值和影響力屬性的體育賽事仍以國外著名賽事為主導,例如世界杯、英超、西甲、NBA 等。國內具有影響力的賽事主要以足球、籃球為主,其中,2018年中超影響力排名第一,其次是CBA 和LPL(見表1、圖1)。

表1 2018年國內體育賽事影響力TOP10

圖1中國體育賽事構成情況(單位%)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以來,特別是國務院2016年又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我國的社會體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參與人數穩步增長,鍛煉形式更加多樣化、科學化。在體育競賽方面有關部門選取了一定數量的群眾體育運動項目納入全運會的競賽,例如氣排球運動于2017年納入全運會的群眾性競賽項目,并且劃分了包括老年組的各個年齡段組別。這些措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體育的發展,推動了社會體育領域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和開展。但是由于傳統體育思想的影響、社會體育快速發展的時間尚短、國家政策傾斜和支持力度的不足,社會體育領域的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和運行還存在很多不足。
1.賽事少,專業性缺乏,資金支持缺乏
通過現場觀察和與長期從事體育競賽組織管理工作的部分專家交談,了解到我國社會體育領域的體育競賽從高到低呈倒金字塔狀的頭重腳輕的分布,最高級別和較高級別的賽事相對較多和完善,越往基層的社會體育競賽越是缺失,不但賽事少,而且不正規,隨意,可重復性差。特別是到鄉鎮、街道辦,居委會和村,群眾體育的賽事少之又少,多以自發組織,隨機偶發為主,這就形成我國基層社會體育參與者基本上從事相對穩定的簡單的鍛煉形式的枯燥重復,有損社會體育參與者的積極性。通過觀察和訪談還了解到,目前國家和各級政府對社會體育的資金支持有限,絕大部分用于場地設施的改善,尤其是基層用于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和運行的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極大地限制了基層社會體育賽事的組織管理和實施。盡管近年來我國體育賽事市場發展迅速,但總體仍處于初級階段,2019年體育賽事表演活動占總體體育產業的市場份額僅為1.05%。反觀體育賽事發展非常成熟的美國,職業體育賽事活動在其體育產業中的占比則達到18.6%,我國體育賽事產業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2.缺少專業的賽事組織管理實施和指導
由于對社會體育認識的偏頗和不足、基層行政編制的限制、資金支持的缺乏,基層社會體育的競賽很少有專業的人員指導,很少有專業的賽事組織管理和實施機構和人員,因而基層社會體育的競賽不但少而且以自發隨機為主,不專業、爭議多、吸引力低、可重復性差、沒有可持續性。
3.體育競賽的引導、榜樣和輻射作用缺失
基層社會體育競賽過少、專業性差、可重復性和可持續性不足致使體育競賽的引導作用、榜樣力量、和其輻射影響作用不能發揮,進而造成基層社會體育的簡單重復,科學性缺乏,可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社會高速發展,科技高度進步,生產生活愈加現代化,自然災害、人為災害時有發生,全面大力發展社會體育,全面提高全民體質增強抵抗各種災害和疾病的能力已經成為必然,而且愈加急迫。筆者僅就東京奧運會后我國體育競賽的思想引導和具體實施方向做一些設想。
奧運戰略固然有體現國力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在特殊的時期也起到了可觀的作用。我們應該認識到,社會高度發展的現時代,這種強心針式的刺激不可能與實實在在全面發展體育運動、全面提高全民體質相提并論。所以在政策方面應該淡化奧運戰略,淡化全運布局,消除錦標主義思想,漸進式的把體育競賽真正地融入民間,融入社會體育。通過體育競賽充分體現出體育的健身功能和娛樂功能,全面促進國民的身心健康發展。長期如此對體育競賽進行組織管理和實施,反而使我們奧運戰略的初心成為水到渠成的結果。
具體的實施方面,可以把最高級別和較高級別的體育競賽更大程度上作為基層體育和體育競賽的檢驗和展示,在過程中自然客觀的選拔高層次人才而不是刻意的選拔。
在淡化奧運戰略突出體育的健身娛樂功能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充分認識到體育的各種功能,充分認識發展社會體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讓社會體育參與者充分認識體育競賽的引導、促進、榜樣、輻射、學習、美學、娛樂等等功能。通過支持引導和資金支持促進基層社會體育競賽逐步、全面開展并保持常態化,加強基層社會體育競賽的組織和管理,使得基層體育競賽成為我國體育競賽的最廣泛、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基層政府編制中體育專業人才的缺乏是阻礙社會體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造成基層社會體育競賽無法開展和無法科學持續開展的重要因素。因而應該逐步穩定的增加基層體育專業人才的配備,以滿足社會體育發展和社會體育競賽組織管理和運行的需求。這些專業的體育人才可以廣泛地開發、引進更多的體育競賽項目,并且可以對基層的體育競賽進行相對科學合理的組織管理,制定結合實際的競賽規程和采用切合實際的競賽規則,同時指導監督其靈活的實施運行。最終促使基層社會體育競賽的持續開展,成為我國體育競賽的堅實基礎。
在終身體育思想的指導下,盡量發掘更多的年齡和性別群體可以參與的體育競賽項目,使各個年齡層次的人都能參與到體育競賽中,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同時體驗愉悅,成功,融入等等的心理享受。這方面氣排球從1994年自我國民間發源到如今的廣泛成熟發展,為我們這方面的工作做了完整的啟發和運行演示。
現有的體育賽事模式注定了參賽人員及競賽模式的相對固化,針對于當前政府及各級領導部門倡導的全民健身、終身體育等思想下,優化賽事結構、增加賽事模式,使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可以依靠體育競賽達到強身健體、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和培養主動運動意識的目的。奧運會后的體育競賽體系,應可以有效發揮體育競賽作用,激發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活力,實現人人參與、人人健康。有效地將業余體育賽事同專業體育賽事相結合,推動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形成良好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機制。讓已有的體育參與者能夠獲取更多的競賽經驗,讓潛在的體育參與者愿意踏出自主運動的那一步。同時還可以有效培育業余體育競賽市場,大力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