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肯德基聯合寶可夢推出兒童節套餐,套餐里面均含隨機的寶可夢玩具一個。但令人意外的是,兩個站C 位的皮卡丘沒火,魔性的可達鴨卻先火了!在網友們發布的各種視頻里,可達鴨被貼上文案、穿上衣服,換上不同的皮膚,甚至出現“加勒比海盜鴨”“白娘子鴨”等多種網友自創的形象。
肯德基并不是第一次推出可達鴨玩具,而往年的可達鴨并不怎么出圈,真正使可達鴨產生破圈效應的,是網友們的二次創作。隨著社交媒體上網友的一段段視頻發出,讓呆萌可愛的可達鴨多次登上微博熱搜。借著“網友傳播力+互聯網發酵速度”使其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潮品。
無論是前段時間的“瘋狂星期四”,還是如今的可達鴨,不可否認的是,這家已經接近百歲的企業,總能在營銷上與中國年輕消費者玩到一起。

近日,沙縣小吃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條文旅創意廣告片。福建省文旅廳為沙縣小吃拍攝了一支天馬行空的廣告片《來福建享福味》,該廣告片集齊諧音梗、無厘頭、偶像劇、王家衛四種風格,而且全是網友秒懂的梗。幽默搞笑中不失溫情,上演了一部官方自黑、最為致命的福建美食文化宣傳片。
短片從畫面、文案、創意等全方位的展現,讓這支廣告擁有了火爆的基因,也讓沙縣小吃在消費者心里打下了深深的品牌烙印,既刷新了人們對沙縣小吃的認知,又增強了福建與福味的吸引力。
福建省文旅廳與沙縣小吃的相互賦能,不僅展現出福建文化IP 生動接地氣的獨特氣質,也提升了福建文旅品牌的知名度。
中年男性的快樂,你根本想象不到!不論是油膩、中年危機,還是成熟、有擔當,抑或是事業愛情雙豐收,這些都不足以成為中年男性尋找歡樂路上的障礙。畢竟相信光的男性的快樂是與年齡無關的。
近日,厚工坊發起“525 中年節”,推出“男人的快樂很簡單”短視頻挑戰賽。在沒有流量明星、沒有熱門節點的情況下,吸引了龐大的男性群體圍觀,全網互動超11 億人次。相關視頻和話題展示了大多數男人更普通、真實、立體的一面,成功掀起大眾對中年男性的關注。
厚工坊將最難的“中年他經濟營銷”玩出了久違的走心感,社交平臺的共創也引導他們找到了“同甘共苦的戰友”。以品牌為橋梁,連接無數內容孤島,讓時常以一笑告慰自己的中年男性,在這一刻仿佛找到與同圈層用戶一起會心一笑的情感共鳴點,也由此吸引了更多目標用戶在真情實感的原創故事上打下品牌的烙印。
不難看出,厚工坊選擇的是一條用戶共創的道路,精準把握了中年男性群體“需要關注”的心理需求,以簡單的話題喚起互動討論,憑借深刻的人群洞察和輕巧的互動玩法,打造了一例流量爆款。不管是引發了共鳴的出圈營銷,還是走心溫馨的產品廣告,厚工坊都在努力突破從圈層走向公眾,將營銷的情感共鳴點,落在自身的產品上,也體現了厚工坊的營銷核心思路。
“吃著火鍋唱著歌,看著夜景吹著風,巴適得很。”在慢節奏趣生活中,成都人民似乎總能在平淡的日常中抓住一閃而過的新奇創意。
近日,由成都公交集團、成都文旅集團以及大龍燚火鍋聯合推出的全國首輛火鍋巴士在成都正式上線,該巴士串聯起了成都春熙路、太古里、望平街、339 電視塔、天府廣場等多個夜景地標景點,目前一天只有一班,晚上7 點出發,全程大約90 分鐘,開啟成都夜間游玩新體驗。
一口麻辣鮮香,一眼煙火街巷。成都火鍋巴士算是賺足了眼球。如此新奇的創意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成都上線火鍋主題巴士”也順勢登上了微博熱搜榜,讓人躍躍欲試。
在這樣一個講究新鮮感和氛圍感的時代下,成都嘗試通過火鍋巴士的形式,在滿足大眾想出門走走的情緒的同時,也實現了美食、出行、旅游、文化等多圈層的融合。
大龍燚也通過此次場景創新,給用戶帶來了極具新意的飲食、玩樂的新體驗,從社交媒體到線下的打卡嘗試,實現了品牌文化、城市文化與用戶之間的互動,讓消費者在嘗試不同方式夜游成都之余,也加深了對大龍燚的印象。

對愛情異常清醒的當代年輕人,面對不合心意的禮物,選擇這樣優雅地婉拒:“一面之緣了哈!”
“一面之緣”為2022年“520”的愛情“閑學”話題。意為5月20日送出的禮物,5月21日就出現在了閑魚上,與收到禮物的人只有一面之緣。在此話題下,今年5月20日,閑魚推出一款限定掛面“一面之緣”。
為強化這一主題,閑魚還為其拍攝了一組“掛”起來的時尚大片和一支糖分為0 的宣傳短片。并貼心推出了6 款包裝來舉例,哪些禮物活該被掛閑魚,每一款包裝上都寫上了“只有一面之緣的理由”。以“大冤種”口述般的文案,詼諧幽默地演繹了送禮踩雷的名場面,讓人有種“真不想要”的真情實感。
不得不說,這樣的營銷倒是有點“販劍文學”那味兒。一方面,通過打造“一面之緣掛閑魚”,去強化不合適的禮物可以掛閑魚的用戶心智;另一方面,閑魚這次玩梗,除緊跟節點玩出新意外,亦能令品牌展現出自己對年輕人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折射出這代年輕人與時俱進的價值觀。

5月21日正逢“小滿”節氣,一汽奧迪推出由劉德華出鏡的品牌宣傳片《今日小滿,人生小滿就好》。該視頻風格簡潔,立意上佳。在視頻中,劉德華以直白的口吻娓娓講述節氣的故事,并上升至人生態度,引發網友的普遍共鳴,也因此形成一輪刷屏之勢,獲得過億瀏覽量。
但是一件事從狂歡到打臉,其中反轉需要的時間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短得多。當晚這段視頻就被抖音博主“北大滿哥”指責文案抄襲。對比兩段視頻,從文案的遣詞造句到表述順序,都存在大量雷同。
在過去,各大品牌高度依賴4A 廣告公司營銷宣傳。但在互聯網時代,面對新媒體日新月異的變化,4A廣告公司的危機不斷增加,因而,低成本的抄襲,便成了廣告界趨之若鶩的現象。
本次奧迪廣告所引發的輿論效應,或許能夠對多數抄襲者形成一定的震懾力。以此事為戒,品牌也需明白,產品力才是品牌最應該亮的一張底牌。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品牌女性營銷翻車,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即便是在有諸多先例的情況下,仍舊有新的品牌精準“踩雷”。
5月17日,“婦炎潔廣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熱搜。隨后,婦炎潔發布道歉信稱,公司為婦炎潔官方旗艦店產品展示頁面對女性不尊重的不當內容,鄭重道歉。
幾十年來,婦炎潔“洗洗更健康”的廣告語深入人心。但是,此次廣告詞突破了底線,涉嫌侮辱女性,把露骨當成了一種吸引消費者的手段,把正常的生理問題渲染成了一種隱晦的“錯”,這樣沒有底線意識,而且有虛假宣傳的嫌疑,不僅傷害用戶感情,品牌多年來積累的口碑與形象也損傷大半。
《中國婦女報》評論認為,主打女性用品的品牌,要想立足這個市場,首先要尊重自己的顧客,而不是走歪路,以一種獵奇、低俗的心態去鉆營;無論做的什么生意,都有必要遵循男女平等這一現代社會基本準則,對女性投以平等的目光與基本尊重。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只有真正從女性視角出發,站在女性立場考慮問題,才能激發目標群體共情贏得受眾的認可,從而做好女性營銷。
近日,迪士尼CEO 鮑勃·查佩克在財報電話會上回答提問時表示:“即便沒有中國市場,也不妨礙迪士尼獲得成功。”這樣自負的表態一出,引發了國內觀眾的爭議。小樣,賺我錢的時候怎么不說,現在開始跟我玩這套?迪士尼是在“吃飯砸鍋”嗎?
除了迪士尼電影、迪士尼樂園以外,迪士尼衍生品的開發等多線IP 業務,在國內市場也是相當活躍,很多國內觀眾是看著迪士尼的動畫片和電影長大的,良好的受眾和IP基礎,讓國內市場成為迪士尼的一大收入來源。所以,鮑勃·查佩克這番言論,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難道迪士尼要放棄中國市場了嗎?
仔細研究,就會發現網上這段話是不全的,應該是:“我們非常有信心,即便在中國發行遇到一定困難,沒有了中國市場,也可以過得很好。”
鮑勃·查佩克之所以會這么說,大概是因為國內作為一個電影大市場,審查制度也越發嚴格,截至目前,今年在國內上映的迪士尼電影只有《尼羅河上的慘案》及《魔法滿屋》。可即使是這樣,國內也是迪士尼各項業務的重要市場,這樣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寒了國內迪士尼粉絲的心。長此以往,國內觀眾對這些IP 也會產生抵觸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勢必會削減觀眾的熱情,勸退迪士尼在國內市場所累積的粉絲。

近兩年,因為廣告而翻車的品牌不在少數,有的是過度營銷,有的是虛假宣傳,但也有品牌因為打擦邊球等行為,被罰款、警告。這次,就輪到了知名品牌安踏。
近期,安踏某款女鞋的宣傳海報,因為拍攝的角度問題,疑似故意打擦邊球。該海報還被用在天貓平臺安踏官方網店的首頁位置。事后,安踏官方網店客服表示,收到反饋后,該海報已下架,目前也在繼續跟進此事。
某些品牌在廣告上選擇打擦邊球,主要還是因為,現在廣告的投放轉向移動端,審核變得相對寬松,且可以在短時間里引爆輿論,煽動受眾的極端情緒。雖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也確實能提升品牌的記憶度。正如此次安踏的宣傳海報是否存在擦邊,網友們爭得面紅耳赤,有人認為“其實不說,我都看不出來”,也有反方觀點認為“攝影師故意在構圖上把觀眾視線通過鞋底的洞引導到隱私部位”。
品牌在做廣告宣發前,溝通尊重是基本前提。作為行業頭部品牌,不論安踏這波操作的目的是什么,都略顯掉價了。
近兩年,“顏值經濟”的火熱肉眼可見。以新氧科技為代表的醫美平臺,狠狠抓住了人們求美心切的心理,利用不斷滋生的容貌焦慮,瘋狂收割消費者。
近日,企查查信息顯示,北京新氧科技新增了多條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件,原告方包括楊冪、秦嵐、張含韻等明星。對此,新氧方面回應稱,上述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涉及的爭議均來自發布在去年10月之前的內容。
對新氧來說,被明星起訴,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毫不夸張地說,起訴過新氧醫美的明星,足以橫跨大半個娛樂圈。但新氧的流量密碼,不僅僅是明星們的八卦,還有販賣“容貌焦慮”。早年間,新氧通過一則“女人美了才完整,做女人整好”的口號廣告,在電梯間循環播放,引起爭議,但也成功破圈,有效地提高了大眾對其的關注度。
之后,隨著不斷破圈的營銷手段,新氧以利益為導向,用可能傷及公司根基的方式,通過對流量和用戶進行提前變現和消耗,去提升當前的收入狀況。在新氧微信公眾號上隨手一翻,就能找到對于不同明星顏值變遷史的分析和點評,高頻率的推文、雷人的語句、屢屢“碰瓷”明星,幾乎讓人以為,新氧才是娛樂圈的“吐槽大會”。
或許新氧在營銷方面的出格作風,在早期而言,的確很好地提高了其關注度,但從長期發展來看,這個曾經的“互聯網醫美第一股”,顯然并沒有扮演好“醫美中介”的角色。在顏值內卷的當下,不斷經受整容事件反噬的新氧,還能做好顏值這門生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