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波,沈占軍,張 續,楊 柳,高郁凱
(安徽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乳化炸藥的油包水結構是一種熱力學不穩定體系,乳化炸藥的穩定性時常會受到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例如在高寒地區使用時,常規乳化炸藥因為耐低溫性能較差、時常發生拒爆現象,給工程項目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和財產損失[1-3]。從乳化炸藥的連續相——油相材料出發,研究提高乳化炸藥耐低溫性能具有重要意義。張續等[4]在耐低溫乳化炸藥配方的研究中得出一定條件下以機油為油相,以高分子乳化劑對水相、油相進行乳化,以乙二醇作為添加劑,采用化學敏化的手段得到的乳化炸藥耐低溫性能最優;朱可可等[5]在油相材料對乳化炸藥的耐低溫性研究中,通過甲醛法和顯微觀測法得出由5#蠟和華粵蠟制備的乳化炸藥耐低溫性較優;繆志軍等[6]在研究不同油相乳膠基質硝酸銨析晶率的實驗中得出3#蠟結合T152乳化劑制備的乳膠基質析晶率最低。從油相材料的組成和結構出發,探究油相材料中存在的化學組成結構對乳化炸藥穩定性的影響,選取8種油相材料,型號分別是PI-3、PA-165、PSW-803、PF-530、PF-1、PT-3、PT-30、PT-40。對上述8種油相材料進行核磁共振氫譜實驗,制備乳化炸藥,-20 ℃低溫儲存測定析晶率、電導率。
硝酸銨、8種油相材料、Span-80,氯仿、甲醛、氫氧化鈉溶液、燒杯、滴定管、AM300S-H數顯電動乳化器,KHSB可程式高低溫實驗箱,Magritek臺式無液氦60 MHzC核磁共振波譜儀。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種物理現象,是被美國科學家Purcell和Bloch等發現的,逐漸演變成一種廣泛應用在物理、化學等領域的分析手段,用于研究物質組成的分子結構[7-10]。由于核所處的化學環境不同,其電子云密度也會有所不同,導致其共振頻率也會有所差異,這種現象導致了每個原子頻譜信號的位置不同,因此,不同物質的分子結構就能被識別[11-13]。油相材料元素組成主要為碳、氫2種元素,通常為鏈狀烷烴結構。結合核磁共振氫譜(見圖1),分析得出:其中PA-165、PF-530、PF-1、PT-40 4種油相材料含有苯環結構(見圖1a、1b、1c、1h),其中PT-40峰面積較小(見圖1h),說明該環境下此類氫原子較少,推斷油相材料所含的苯環結構數量較少。
圖1 8種油相材料核磁氫譜
耐低溫乳化炸藥基質配方如表1所示。
表1 乳膠基質配方
按照表1配方制備乳膠基質,將其置于高低溫循環箱-20 ℃冷凍保存15 d后,采用甲醛法測定其析晶率,期間使用電導率儀測定分別置于自然環境、-20 ℃冷凍保存5 d及15 d的乳化炸藥電導率。
在乳化炸藥體系中,油相作為連續相,水相作為分散相。水相中充滿著大量的無機鹽,其中主要是NH4+、NO3-,在乳化液體系中,如果體系發生破乳,這種極性很強的粒子通過水的浸泡,會很快的從乳化液體系中游離到水中呈現出粒子狀態,再用甲醛和氫氧化鈉定量測定出游離的粒子,可以直接地反映出乳化炸藥的質量,從而評價其穩定性[14-15]。測得乳膠基質的析晶率如表2所示。
表2 乳膠基質析晶率
由表2可以看出,PF-1型乳化炸藥在-20 ℃的條件下保存15 d后的析晶率最小,可以判斷出在8種油相中PF-1油相制備的乳化炸藥的耐低溫性能最好,PF-530型油相材料制備的乳化炸藥耐低溫性其次,PT-40型油相材料制備的乳化炸藥在-20 ℃下保存15 d析晶率最大,析晶率超過50%,制備的乳化炸藥喪失爆炸性能,已經不能夠滿足工程應用條件。綜合分析可以得出PF系列的油相材料制備的乳化炸藥的耐低溫性能較優。其他類型乳化炸藥在-20 ℃條件下冷凍保存15 d析晶率超過15%。
吳紅波等[16]利用電導率的變化對動壓作用后乳化炸藥的破乳情況進行了研究,用電導率的大小表征乳化炸藥的破乳程度。在2個具有一定的面積和長度的平行極板之間填塞乳化炸藥,然后接通電源,施加一定的電壓,電導率儀顯示的即為試樣的電導率值,通過測量乳化炸藥的電導率的大小來預測乳化炸藥穩定性,所依據原理是乳膠粒子是一種帶電體,在外界電場的作用下產生電泳現象,其中乳化炸藥的電導率值K的大小與電泳速度U和單位體積內的粒子濃度k有關。
K=αUk
(1)
式中:U與乳膠粒子的帶電量、乳膠粒子半徑等因素有關,因此,用電導率法預測乳化炸藥穩定性的方法是可行的,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乳化炸藥電導率
從表3可得,PF-1型乳化炸藥的電導率測試值最小,說明其析晶情況最小,在-20 ℃條件下保存15 d后仍能保證較好的狀態,PF-530其次。從冷凍后的乳化炸藥物理性質分析,PF系列能夠在-20 ℃溫度下冷凍15 d仍能夠保持軟質狀態,由PF-1、PF-530、PA-165、PI-3制備的乳化炸藥可以保持軟質狀態;PSW-803、PT-30制備的乳化炸藥略有硬感,PT-3和PT-40制備的乳化炸藥在冷凍后完全凝固,粉碎后有較強顆粒感。由PF-1制備的乳化炸藥保存后的外觀狀態如圖2a所示,藥體柔軟,與冷凍前相比,相差不大;圖2b中,PF-530外觀相較于PF-1型乳化炸藥略差;而PT-40型乳化炸藥、PT-3型乳化炸藥在保存后藥體較硬,尤其PT-3型乳化炸藥,出現明顯結塊現象,且質地最硬(見圖2c、2d)。
圖2 4種油相制備的乳化炸藥
綜合析晶率、電導率實驗結果分析,以PF-1型、PF-530型、PA-165型油相材料制備的乳化炸藥在-20 ℃環境中保存,能夠保持較好的穩定性。油包水結構的連續相在低溫環境中保持結構穩定,有效包裹分散相,防止水相大量析晶情況的發生。通過對油相材料的核磁共振氫譜分析,存在較多苯環結構的油相材料,如PF-1型、PF-530型、PA-165型油相材料,故得出分子結構中存在較多苯環結構的油相材料,制備而成的乳化炸藥在耐低溫性能方面表現更優。
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以SP2雜化方式(即等性雜化)的苯環結構,體系能量降低,結構相對穩定;處于苯環中的大π鍵電子高度離域,電子云完全平均化,形成一個閉合的共軛體系,與苯環共軛的正碳離子和負碳離子都得到穩定,減少了體系內的排斥力,使得含有苯環結構的連續相在低溫環境中能夠保持穩定。物質的性質反映用途。穩定的油相材料是制備應用于低溫環境中乳化炸藥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探索耐低溫乳化炸藥油相材料的研究中,油相材料的低溫穩定性極其重要。
1)PF-1型乳化炸藥整體耐低溫穩定性較優,在-20 ℃條件下能夠保持較低的析晶率和良好的物理狀態。
2)分子結構中含有苯環結構的,作為油相材料制備成的乳化炸藥,具有較好的低溫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