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鄧大洪

1月28日上午,貴州省民政廳召開2022年全省民政工作視頻會議,全面總結2021年全省民政工作,開啟2022年全省民政工作新起點。在過去的一年,貴州省民政部門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貴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全國民政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攻堅克難、勇毅前行,交出了一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新“答卷”。
貴州省把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印發《貴州省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出臺《貴州省特困人員認定辦法》。貴州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省鄉村振興局聯合制發《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省現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88.7萬人、城市低保對象60.8萬人,2021年以來實施臨時救助19.3萬人次。貴州民政部門通過“匯數據、篩數據、督數據、核數據、管數據”的方式,實現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的動態監測預警全覆蓋。
著眼助力鄉村振興,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為社工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提供有效途徑。貴州省促進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全力推進慈善組織和志愿服務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全省現有慈善社會組織196家,設立志愿服務站點1.51萬個,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實名注冊志愿者達675萬人。全省設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站153個,培育社會工作機構105家,現有持證社工3247人。
加強養老服務制度建設。貴州省出臺《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規范養老服務工作、推動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推進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印發老年養護樓、敬老院、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裝修和改造提升指南,整合專項資金4.8億元,改造提升130個標準化養老院、1.3萬張護理型床位;積極發展健康養老產業,舉辦第二屆貴州省健康養老產業現場觀摩暨項目推介會,全年招商引資規模突破100億元。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設。貴州省民政廳打造兒童福利“育苗”平臺,修訂《貴州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建立高效權威便捷的統籌協調組織體系、一體化監測預警工作機制,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建立省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聯絡員會議制度,出臺省未成年人信息監測預警工作方案、省四類特殊未成年人關愛救助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省、市、縣三級全面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覆蓋率達100%;指導各地依托“兒童之家”“童伴之家”“益童樂園”等關愛服務陣地開展未成年人關愛服務;強化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關愛保障,加強動態管理,及時足額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推進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兒童之家等兒童服務機構功能互補,探索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網絡化建設,不斷拓展兒童福利服務范圍和服務群體;啟動建立全省未成年人保護一體化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動態管理兒童福利服務機構和服務對象,實現數據實時更新,截至目前,已采集1029.4萬名未成年人基礎信息;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鞏固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態勢,優化兒童福利機構資源配置,確保保障服務更加高效;將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建設納入《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加強社會事務管理。貴州省開展了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行動,成立省級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市(州)對應建立協調機制;召開省級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進一步強化救助管理工作,形成工作合力。2021年以來,全省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33萬人次;做好殘疾人福利保障,為37.8萬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為35.4萬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貴州省開展婚姻登記“全省通辦”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深化殯葬服務供給方面,全省共建成具備火化功能的殯儀館67個;建有城鎮公益性公墓28個、農村公益性公墓6186個;2021年年初以來,全省共發放惠民殯葬補貼1.03億元。
提升城鄉社區治理能力。貴州省印發了《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高質量做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推進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建設集約化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社區減負增效,在全省88個縣(市、區)110多個村(社區)試運行,目前已經完成4000多萬條數據采集;命名889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示范村(社區)、336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探索基層治理模式創新;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下撥3000萬元資助城鄉社區建設,用于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等工程;全省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以社區服務中心(站)為主體、各類專項設施為配套、服務網點為補充、室內外設施相結合的服務網絡已經形成。
穩妥推進區劃地名管理。貴州省調整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優化縣域空間布局,加強行政區劃和地名管理,組織實施鄉村地名信息服務提升行動,建立省地名信息系統;組織開展了修訂完善設鎮、設街道的調研工作,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出臺市、縣兩級政府駐地遷移申報審核工作規程等,提升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開展“保護地名文化、記住美麗鄉愁”鄉村地名信息服務提升行動,講好地名故事,弘揚紅色文化,收集整理紅色地名故事175個,完善地名信息,留存鄉愁記憶,共增補完善鄉村地名信息3.12萬條,采集圖片2萬余張;加強地名應用,進一步滿足社會公眾交往出行需要。
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貴州省加強社會組織執法監督與風險防范,加強年檢年報的審核,上線社會組織法人庫,推出人員信息登記系統;加大行政執法力度,貴州省民政部門全面部署“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整治行動,將40家社會組織列入異常名錄,對47家社會組織送達撤銷登記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完成18家社會組織撤銷登記的行政處罰工作;與相關部門建立健全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聯動協調機制,堅決打擊和查處非法社會組織;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對36家會費收取不規范的社會組織下達建議書,限期完成整改;開展社會組織“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分兩次抽查了111家社會組織;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全省共減免企業稅費6583萬元,惠及企業1.62萬家;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貴州民政部門落實黨建工作與成立登記、業務發展、年檢評估“三同步”工作機制;全面推進社會組織培育發展,開展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三年行動。
貴州省民政廳廳長彭旻表示,2022年全省民政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貴州省委“一二三四”總體思路,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按照“保基本、補短板、謀突破”的思路,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加快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持續提升基本社會服務水平,進一步推動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社會和諧進步作出新貢獻。